前三年落下的是火山灰,属于干的喷发物。
干的都混合雨水下来后,就轮到湿的了。
天空漂浮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在空中形成硫酸盐气溶胶,这些微小的液体又轻又小,能够在空中漂浮好几年。
洛阳这边之所以四五年还没结束,主要这些东西主要在平流层,平流层的天气非常稳定,也几乎没有降水。
这些东西依靠空气阻力漂浮了四五年的时间后,终于稀薄了起来。
如今降落到对流层,就会和雨水一起落下来形成大量酸雨。
同样是酸雨,腐蚀性的高低也有区别,浓度不一样。
被一群文盲膜拜的北极武没有飘飘然的感觉。
脚踏实地的北极武思考着如何解决被酸雨影响的土质。
办法就是慢慢来,不断改良土壤。
“山农族真是多灾多难啊…”
全球各地都是差不多,等会风就把酸雨吹到别的地方了。
谁先下雨,谁就倒霉。
下到哪里不是北极武说的算,但是只要有一片好地方不下雨,那么那片地方就是北极武的。
山农族的优势就是地盘大,有足够的空间找出一片好地方,养活不到一亿人。
伴随着火山灰和冰川混合导致的加速融化出现,北极武感觉明年夏天到来之后,麻烦会更麻烦。
冰山下游的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河流生存的数千万人口都会受影响。
要么水涝,要么干涸。
北极武走回屋子里,开始给各地下达指令。
吐蕃那边要快速撤离,那里本身高寒,全球降温对那里意味着冬季极端低温。
这几年那边一直都因为大雪封山形成孤岛。
好在前几年提前让人撤离出来,原来的吐蕃人怎么活得不管,但至少是把派过去的官员和士兵翻译都带去了绿洲地区。
那些在绿洲的人也会面临各种麻烦。
冻伤、肺水肿等疾病高发,再加上吸入火山灰颗粒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和眼部感染。
打仗的时候肯定要顶上去,现在既然老家安全,那边看起来又要发生灾难,这时候也该提前回来了。
北极武又仔细想着还有哪些地方的人要提前撤回来。
西亚省的情况还可以,那里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吃的,土地也足够大,可以靠畜牧撑几年。
如今气候恢复,那边已经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了。
安南省还要承担这两年的粮食供给,等气候恢复到两广地区时,就可以撤离了。
北极武处理各种政务,不知不觉又到了晚饭时间。
有时忙碌,有时候也享受。
第二天一如既往的处理各种事情,制定计划,审批事情。
***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苦尽甘来!灾难就要结束了!】
从这一天开始,预示着很多人不愿意再回想的黑暗时代,终于要过去了。
虽然回想起来感觉就是一场噩梦,但这场噩梦夺走了无数人的家人,有些地方更是全灭。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种地!种地!种地!!!”
失业五年的四九八开心的大喊,人们上街终于不需要火炬了!
在阳光出现后,人们开始种植土豆和荞麦,也开始在南方光照足够的地方种植小麦获得珍贵的麦种。
不少人把屋子里养在盆里的植物搬出来,进行久违的光合作用。
这一天的中午其实就如阴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日头一样昏暗,但是阳光出来的那一刻,黑暗已久的世界就亮了起来。
山农人开始种植蔬菜,开始改善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壤。
山农日报,逐渐成为了科普教材,指导人们如何在这最初的阶段快速育苗,提高种子成活率。
随着第一缕光的复苏,为了耕种粮食吃饱饭,营养不良的人们开始怀着希望去干活。
死了的人被挨家挨户的查找出来,没有墓地,只有火化堆。
死的人太多了,没时间去立碑立墓,所有人都要快速投入到生产恢复,只有这样才能早一天吃到粮食。
农历四月下旬开始,黄淮省和长江中下游区域都进入了恢复期,而黄淮省利用庞大的人力和土地,以及种植技术,快速播种了一个多月就能收获的生菜菠菜种子,以及土豆。
虽然也有下雨的风险,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一部分人负责改良土壤,一部分人负责维持城市和工业农业的运转。
整个黄淮省只剩下了一百多万人,每年至少需要三亿斤粮食。
经历了这种灭世级别的天灾后,北极武不再考虑控制海外的事情,也不想着移民全球了,如今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这四年直接把山农国的人口干崩,山农国至少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几年前的规模。
山农国人口不足六百万,工业农业都接近瘫痪。
牛羊马匹更惨,从上亿规模直接降低到了两位数,这些年几乎都是依靠吃牛羊的尸体坚持下来的。
不是北极武下死令保护各种动物百只,如今牛马已经灭绝了,根本没有草给牛马吃。
野外没有任何可狩猎资源,人吃人在山农人看不到的地方,经常发生。
很多女仆和宫女的家人都死了,洛阳城内同样是天天死人。
六月时,北极武久违的吃上了新鲜蔬菜。
在数百位女仆面带欣喜的注视下,北极武吃着从皇家田圃里培养出来的清新生菜。
北极武端起一碗阳春面,安静的吃着这久违的大餐。
除了珍贵的面条之外,还有更为珍贵的酱料和生菜。
北极武吃完后放下空碗,用妃子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嘴。
“扩产。”
北极武微笑道:“尽快让所有人,都吃上新鲜蔬菜!吃上面条,喝上面汤!”
“遵旨!”太监立刻郑重的接旨。
不论是宫女还是太监,妃子还是女仆,甚至是所有海内外的山农人,都知道好日子又要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