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常沙后,两人并未做什么,而是研究了一晚上的真经。
翌日上午。
他们一行五人,上了一辆大七座商务车。
宁乐开车,宁萌坐在副驾驶。
素心棠和秀莲阿嬷坐在中排,孟白一个人坐在后排。
车上的气氛有些严肃。
甚至,就连众人的装扮也是如此。
说起来,来地球这么久,素心棠还是第一次穿的如此正式。
米色的衬衫搭配着黑色的长裤,外面套着一个黑色薄外套。头发高扎成丸子,身上没有带任何饰品。
就连手上的镯剑都已经收了起来。
扭头看向了窗外。
高大的楼宇,如水的车流。
素心棠忽然在语音里感叹道:“孟白,即便我来地球已经很久了,即便我已经逐渐适应地球人的身份。
可每每想起来,我依然惊叹于地球人的智慧。这里,真的是一个人杰辈出的地方,如此有限的生命,却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
几百年放在河鼓,不过弹指一挥。我们活了又死,在太阴地府不断轮回,直到哪天魂体再经不起轮回而消散。
百年、千年、万年,河鼓似乎还是那个河鼓。这里不一样,几百年,天翻地覆。”
听到素心棠的话,孟白笑道:“单论个人的生命那确实是极其有限,但先贤精神和智慧的传承,却是无限的。
咱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无数人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接力创造出来的。”
“我其实一直很奇怪,这些先贤为什么还没有明星们受关注呢?我似乎很少听到人们谈及他们。”
“因为谈论知识是有门槛的,是枯燥的;可谈论明星却没有门槛,是好玩的。没门槛又好玩的事,自然干的人就多,很正常的,不值得奇怪。”
“说的也是。”
约莫二十分钟之后,车开到了位于常沙县的墓园外。
一下车。
孟白和素心棠便感觉到了一股特殊的气,覆盖在了整个墓园的上空,整个天空竟然呈现五彩祥瑞之色。
这气息,不像之前在凤岩古庙和妈祖像身上看到的香火,而是……
“功德庆云,不该啊。”素心棠抬头喃喃道。
话刚说完,气息又消失不见,天空中什么都没有,只有蓝天和白云。
似乎,两人刚刚看到的是幻象,是错觉。
“消失了?”孟白不解。
“人杰非神非仙,本就不该有这些玄玄妙妙的东西存在,是咱们的错觉吧?”素心棠摇了摇头。
孟白点了点头:“走吧。”
说罢,他上前搀住了黄秀莲的胳膊,扶着她慢慢朝着墓园内走去。
走着走着,一座稻穗形状的功勋纪念碑出现在了五人眼前。
这座碑,黄秀莲驻足良久,轻声道:“其实杂交水稻技术并不是咱们国家首创,当初美国和日本在这个上面也有研究。
尤其是日本,上世纪在杂交水稻上面的技术一直领先于全球。可他们的技术一直出不了实验室。”
听到这话,宁萌和宁乐对视了一眼。
他们并非相关专业的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
黄秀莲继续道:“彼时,农学家们都认为大规模水稻杂交是不可行的,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技术,无法真正落地推广。
我当年在研究农学的时候也这么认为。袁先生及其团队的研究,在那个时候的我们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经费。
直到88年,我读到了袁先生和陈先生合著《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美国人和日本人办不成的事,真被咱中国人办成了?竟然真的有团队,把大规模水稻杂交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说到这里,黄秀莲顿了顿。
接着,她抬头看向了天空,喃喃道:“真是天佑我中华,若不是先生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坚持,又怎么能碰的到那三株野败?”
闻言,宁萌和宁乐又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说实话,他们没听懂。
什么叫野败?
他们也没有多问,而是静静等候。
不过,黄秀莲没有再多说什么了,而是挪动脚步,朝着上方的墓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