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陆元玉
感受体內產生的先天混元一无,陆明闭上了双眼。
这先天混元一无与普通的灵气完全不同,仿佛有灵智一般,在陆明体內化成一小人模样。
令人惊奇的是,陆明竟然能与这小人直接共享视角。
与此同时,陆明之前在陆家院子里种下的那枚青玄道种,竟然也生出了根芽,长势茁壮。
陆明的生命力与法力越强,院子里小树苗的长势便会越发喜人。
“那枚青玄道种乃是由神农鼎中取出,神农鼎早已与我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繫,青玄道种自然也是。”
陆明於静室闭关一年,等到出关时,见女儿又长一岁,不禁感嘆,时光短暂,韶华易逝。
不过想到待自己成仙,不说福及后世,至少身边这些最亲近的几人,能容顏不老,寿达千载,陆明也就释然了。
出关后,陆明入金兜山寻青牛,询斩三户之法。
青牛只打量了陆明一眼,已是错无比。
他只想著陆明若能炼化清浊之气,便已是颇为不易。
万万没想到,陆明竟能从中炼出先天混元一无。
青牛神色复杂道:“你能炼出此无,前途必不可限量,也罢,俺老牛如今帮你这些就当结个善缘·::···
,“这先天混元一,可有什么说法?”
陆明闻言也有些惊。
他没想到青牛对此给出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那等至高之事,俺老牛也不敢妄言,待万载之后你到了那等境界,自然能明白。”
陆明见青牛说的这般玄奇,愈发好奇起来。
但青牛不愿多说,他也不好多问。
“如今青玄葫芦里的清浊之气已被我尽数炼化,可到了斩去三尸的时候?”
“不急。”
青牛高深莫测的笑了笑。
“若你未能炼出这先天一无,急些倒是没事,但现在,你应当先培育先天混元一烈,不然日后的路可是不好走。”
“这是何故?”
“那清浊之气已是上古混蒙之时的產物,天地间少有,更论你这先天混元一无,是而,先培育元无再成仙也不急。”
闻言,陆明心中瞭然,对自己目前的状態也有了更明確的定位。
修行先天混元一无,就好比在遮天世界修炼荒古圣体。
虽然修炼难度没有这么夸张,但道理都差不多。
日后,待陆明成仙,同境界仙人的法力定不如他。
就算境界更高,也得掂量掂量再对他出手。
享受到了这些好处,与之相对应,要付出的代价便是修行的加倍艰辛与不易。
但对於仙人而言,这些艰辛似乎也算不了什么。
仙途漫长,欲得大道,本就不是一日两日能够急来。
有了青牛这番话,陆明也安心了不少,谢过青牛后,陆明便离了青牛洞府。
他在金兜山中又寻了一圈,仍没见到白狐的身影,想来是还在闭关。
白狐显然也料到自己可能会闭关相当长一段时间。
於是事先便將陆乐乐的修行引上了正轨,又留下详尽至极的修行指南,这才隱入山林陆明望著葱葱鬱郁的林木,遥忆当初一人一狐雪地论道,不禁笑著摇头:“不知你我重逢,又当是何许年也·::··.”
所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春日寒梅傲然,柳絮如雪。
夏日艷阳灼灼,农田劳作。
秋日肃杀清寂,大火向西流。
冬日银装素裹,天与云与远方,连成素白的一大片。
转眼间,四载光阴已逝,四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对陆明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
但对於青山村里的村民们,却能带来许多改变。
村里和蔼可亲的李阿婆平静的离世。
许多年前还叫著討不到媳妇的王麻子早早当上了爷爷。
有老人逝去,有娃娃出世。
至於陆家。
柳兰的变化,是除了陆明之外最小的。
陆康和红缨虽然住在万丝国,但每年过年都会回到村子。
陆元玉这小丫头每次回家,陆明都能看著她比以往又长了个子,从一个不会说话的瞒珊小童,长成了五六岁,马上就要上学堂的小姑娘。
李雅和陆安还住在家里。
陆安虽有了炼神返虚的境界,还学了一手符篆阵法之道,但他心气不足,只想平平淡淡过日子,倒也没在修行一途上有太大成就。
虽然两个年轻人麵皮薄,还未將窗户纸挑破,但大家都已经默认了两人的关係。
每到快过年时,回村的陆康都会笑著打趣自己这有些闷闷的弟弟。
而陆乐乐,已然长成了大姑娘。
十七八岁的碧玉年华,放到寻常人家,已该急著去寻婚求配。
但陆乐乐没这等心思,陆明和柳兰也不会主动去要求,只管隨女儿去了。
修行之人漫长的寿元,註定了这十八年光阴,只会占据陆乐乐人生中极小的一个部分。
这一日,万里无云,秋高气爽。
陆明结束了一天的修炼。
此时,他体內灵气的浓度与四年前已是天差地別。
明面上的境界仍是炼虚合道,对標妖族中的妖王。
但现在再將陆明放到清河潭,让他面对数名妖王与无数大妖,就算没有白璣相助,他也能独自轻鬆应对。
“我已做到青牛所说的培养元,这先天混元一无自此不再是我的拖累,而是助力。”
“可以去寻求斩三尸的方法了。”
在此之后,陆明心念一动,他体內灰白色的先天混元一无凭空出现,隨后进入院子里的那株碗口粗细的小树中。
“未来难免遇到险境,还是先留个后手为好。”
另一边。
万丝国。
“元玉,明日就要去上学堂了,在学堂可要听先生的话,与同窗们好好相处,莫要惹祸·::···当然,若真有什么事,和家里说便是,有爹娘帮你解决。”
陆康千叮哼万嘱咐,为女儿陆元玉收拾好行李,心中五味杂陈。
送六岁的女儿出远门了,做父亲的难免会捨不得。
陆康忽然想到,当初阿爹阿娘送自己离家游歷时,也是这种心情吧?
陆元玉要上的玉府学堂,离万丝国足有数百里之遥。
倒不是陆康与红缨夫妻俩执意让女儿出远门。
只是万丝国內虽也有学堂,却只是最普通的学府。
先生摇头晃脑的教学生念书,学生们似懂非懂的跟著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