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淮把灌木杂草清理,孟川抢起洋镐干了起来。
这山里的土地,表面上看著平平无奇,但在这时节,往下没多深,就是冻土层。
冻土本就不好刨,还要成方形,两人轮换著,干了没多长时间,就额头冒汗。
半个小时后,就不得不停下来,抽支烟,稍微休息一会。
饶是如此,愣是了一早上的时间,才刨出一个方形深坑,
两人又按照鄂伦春人的方式,用锯子斧头,砍伐一些粗细差不多的落叶松,按照尺寸,先在坑底部,用落叶松树干铺了一层,周边则是以木刻楞的型式,砍出卯,构筑四面牢实的木墙挡著泥土。
等到布置得差不多,两人才又上树,用绳索捆了樺皮棺,从树上放下来,又挪进坑里,顶上也用落叶松树干挨著盖上,这才开始回填泥土。
坟堆堆垒起来,表层又铲来草皮蒙上一层,等到温度升起来,雨水来了,这些草皮將会在坟堆上生长起来,护著那些鬆散的泥土,防止被雨水冲毁。
等到这些事情忙完,天色已经昏暗。
卫淮和孟川又在坟边过了一夜。
晚上在火边烤火的时候,卫淮用锯子锯来一段落叶松,用斧头修整出一个平面,没有笔,就和了些稀泥在平面上糊了几个字:爷爷葛依瓦尔之墓!
糊好后,將木头放在篝火上面烧。
等到平面表层被烧得冒火,用泥糊成字跡的地方,依然完好。
卫淮只是將那些碳化的地方用猎刀清理后,一个简单的墓碑製成,被用斧头打在墓前。
至此,老葛的墓终於完成。
隔天早上,两人再次祭拜后,才返回黄岭。
找来车子,將收来的皮毛猎获,运到城里,肉送到食乐馆,皮毛则是送到孟川家里。
几个猎手这个冬天收穫一般,大概是因为不少时间在了在江里捕鱼的事情上,並没有多少。
不过,卫淮倒也不奇怪,肉多了,短时间內消耗不了,温度提升起来,反倒不容易保存,造成浪费。
这个时候,除了进山採摘野菜、打鹿胎,山里边没多少搞头,呼兰区就在松江畔,守著这么大一条江,不搞一下里边的鱼都对不起这条江。
卫淮也存了看能不能在江里捕到鲤鱼的想法。
大鲤鱼的传说非常丰富多彩,大部分都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满清政府有关。
蝗鱼外观细长,宛若金龙,相传从清朝康熙帝起,每一位皇帝登基,都要脚踏鱼头,象徵金龙坐金鑾殿,守得江山千秋万载。
鲤鱼和清朝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鲤鱼生长於黑龙江、松江、乌苏里江流域,而满族的先祖女真人,就生活在这片广的地域,並且靠渔猎为生,所以清朝皇帝对鱼情有独钟也不难理解。
有传说康熙出猎,见到一个渔民捕到一条大鱼,在场群臣都不认识,也都叫不出这条鱼的名字,因为是皇帝所见,故名“皇鱼”。
这也是食乐馆里何师傅所作的菜餚都掛上龙鱼的名头的原因。
鲤鱼体大数量少,性情凶猛,力可翻船,平时潜伏在深水激流中,伺机捕取食物,行动迟缓,
一旦活跃起来,能量极大。
卫淮见过鱼不是一次两次,见识过鱼在水中倒竖,搏击波浪。
食乐馆里出售千斤鱼,引起轰动,不少老食客带来的各种传闻中,张晓兰听过不少,也跟卫淮说过很多。
这玩意儿口方如袋,潜入水中吸食鱼虾,就连七八斤重的狗鱼和十多斤重的鲤鱼也常是它腹中之物。
也正是从这些传闻中,卫淮得知,在清朝的时候,民间不得私捕鱼,更不许擅自食用,违者是要砍头的。
每捕到鲤鱼,就要到衙门登记造册,然后送往“鱼圈”里去饲养,等到冬季,破冰下网捞出蝗鱼,冻挺授直,用黄綾裹好,装进特製的桃木小车,送往京城。
定好启程日后,护送人员必须提前三日沐浴更衣,食宿都在衙署,能享用到鱼的人除了皇帝妃子之外,非得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不可。
而这其中的重点就是“鱼圈”一一鱼能进行人工饲餵。
这也就让卫淮生出些想法。
比如,也建造一个鱼圈,圈养捕捞到的大小鲤鱼。
比如,鄂伦春人用於捕捞鱼的樺皮船太小,是不是可以弄一个更大的捕鱼船?
卫淮开始盘算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少骑著马到松江畔溜达。
数日下来,还真让他寻到一个挺好的地儿,就在滨水公路旁边,有一片七八亩大小的如同腰子形状的水洼,只有一个很小的缺口跟松江相连,水挺深,只要把缺口堵住,就能成为一个顶好的鲤鱼圈。
而鲤鱼圈的做法,卫淮也早已经打探出来,用鱼梁的方式就能搞定。
前往完达山数次,卫淮不止一次看过鱼梁,也在兴安乡阿木尔河上,看生產队製作过鱼梁。
说白了,用鱼梁打鱼,就是利用鱼儿的生活习性,在河的两岸掘土为梁,在完达山那边叫“旱阡”。
罕阡修得有点像城墙,只是规模小,基宽一米,高也一米,顶宽四五十公分的样子,可以供行人行走。
罕阡本就是寻稍高的地方修建,实在绕不开的水线洼地,就用杨树做成木箔,辅以木桩水杆,
竖著戳进水中,挡住鱼儿就行。
藉助地形之利,卫淮其实所要做的,就是在缺口处用粗大的耐水浸泡甚至能成活的杨树做木箔,挡住那个缺口就行,留有的缝隙能供小鱼进入,直接成为鱼的口粮,在里边养上几十条大大小小的鲤鱼不成问题。
看好地形后,卫淮特意往食乐馆跑了一趟,找土管所的人,送出一支五匹叶棒槌,就用近乎免费的方式,將那个看中的大水潭给包了下来。
隨后,卫淮找人,往缺口处打了杨树木箔,修建了罕阡,还在水塘周围,拉上铁丝网,在里面建起一座小屋,將这片地变成了自己的鱼圈。
另外,还从水產局里边,买到了一艘掛子船,这玩意儿,无论是用来在江上追鱼,都比樺皮船给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