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76游猎东北 > 第440章 新玩法

第440章 新玩法

在老爷岭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董启元可没少见卫淮用弓箭射杀灰狗子、野鸡之类的野物,但他很快又疑惑起来:“用弓箭带绳索,不太可能吧?”

卫淮指著那堆破烂渔网说道:“粗大的绳索带不动,咱们可以带点细的,用渔网网线编上几根,应该会简单得多。”

“涤纶网线编织出来,確实很结实·—可射中鲤鱼后,得能勾住鱼皮才行啊。

安巴,你这次带来的就是普通箭头,又没有倒鉤—”

孟川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这简单,那把渔叉,有四个齿,每个齿上都有倒鉤,咱们把它弄下来当箭头不就行了?”

卫淮早已经想到。

这要是成了,以后也算是一个新玩法。

见三人说得兴高采烈,一旁听不懂的霍岔布只能出声问孟川,在听到孟川解释后,立刻对卫淮竖起了大拇指。

本就是为了帮他办事儿,一张破渔网,他没什么捨不得拆的,那把渔叉自然也不在话下。

趁著现在迷雾笼罩,也没法探查河面上鲤鱼的动静,四人立刻开始著手准备。

拆渔网编细绳,將渔叉烧红,用斧头截出倒鉤尖端並捶打截口方便绑绳索。

小指头粗细的木箭箭杆,显然只能用来作为催动箭头的力量媒介,在上面绑绳索用来拽鲤鱼肯定不够看,绳索也就只能绑在截下的渔叉尖端上。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著,河岸边弄得叮噹作响,

卫淮和孟川都是用箭好手,他们知道箭矢该怎么綑扎製作,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四根渔叉箭头的木箭被製作出来。

渔网也被拆出涤纶线,搓成了三十来米长的四根细绳,绑在箭头上。

这样的箭,卫淮没用过,但以他现在对射箭的手感,只需尝试几下,就能找到感觉,

並具备相当的准头。

四人一起来到河岸边,看看卫淮试射。

目標是岸边的一棵樺树,前面七八次尝试,卫淮没有一次命中目標的。

主要是箭头上繫著绳索,在射出箭矢后,不断地因为绳索带来的越来越强大的下坠力道影响。

卫淮细想了一下,意识到以拋射的法子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又尝试了几箭,准头就出来了。

这让霍岔布大喜过望,觉得这一次,只要找到鱼,应该稳了。

卫淮也相信,以柘木弓强劲的弹性,有足够的力道让箭头深深扎入蝗鱼体內。

说实在的,自从这把柘木弓被孟川送给卫淮以后,用来射杀灰狗子的次数最多,面对这样的小动物,柘木弓都不用张得太大。

而这一次,带上涤纶细绳后,也只要张开大半,都不需要拉满弓,就已经够用。

箭头能没入樺树树干近三公分,就足以说明。

“好了,接下来,砍木头,咱们得在水中支起一个三角架子,到时候,董老哥负责守在高架上,站得高,看得远,专门帮忙看河面上,看到哪里有鱼出现,就告诉我们。

1

董启元本就是生活在黑龙江边的人,江里有鱼,他不可能没见过。

“我跟川哥负责守在樺皮船上,川哥,你得出大力气,到时候,董老哥发现哪里有鱼,你就得顺著他的指引,朝著鱼所在的地方靠过去,越快越好。

我负责站在船头射鱼!”

卫淮想了想,又衝著董启元问道:“董老哥,鱼体型大,往往在河里游动的时候,

还没有在水面露头,就能看到水面被搅动起的水纹,这是別的鱼所没有的,你有没有看到那种水纹?”

董启元点点头:“放心,这点眼力劲我要是都没有,那我这些年在江边就白混了。”

得到他的肯定,卫淮心里也就变得踏实起来。

霍岔布在一旁听著几人说了半天,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又忙著问孟川。

待孟川將卫淮的安排解释清楚后,跟著问道:“那我干什么?”

“你就负责弄吃的,主要是樺皮船里只能待两人,多了不行,守台架上也不合適,我听不懂你说话,到时候怕是会误事儿!”

卫淮作出解释。

听完孟川的解说,霍岔布只能遗憾地嘆息,说这么精彩的事儿,自己居然没办法参与对此,卫淮他们三人也只能笑笑。

趁著雾气还未散,孟川、董启元和霍岔布,忙著砍木桿,用绳索、藤条綑扎,往河里深入二十来米的样子,在那里搭了一个立在河中的高架。

这一段的比金河河流平缓,河面也宽,据霍岔布说,河心的水最深,估计能有四五米的样子,而河岸两边是浅滩,哪怕深入二十来米,也只是齐腰的样子。

在三人摆弄那个高架的时候,卫淮继续在河岸边试射,想要把射箭的准度再提高一些。

直到孟川他们三人绑好高架,浑身弄得湿淋淋的,被冷得瑟瑟发抖,忙著回窝棚边烤火的时候,卫淮才停了下来。

他將霍岔布放在河岸边草地上的樺皮船扛到河边,把四根箭头的绳索授顺,一圈圈挽起来放在船头,细绳的末端则是拴在樺皮船內的横档撑杆上。

到时候,只要射中鱼,那么鲤鱼將会拖著樺皮船在河里折腾,那时候就需要非常高超的划船技术了,不然一个不小心,小船很容易被拽翻。

在场的四人,卫淮只相信孟川。

准备妥当,卫淮暂时没什么事儿,他先划著名樺皮船到高架边,將船固定在高架的木桿上,爬上高架顶端,开始在河面上观望。

有了这个架子,看出百来米水面上的情况不成问题。

直到这个时候,河面上的雾气都还有一层薄雾笼罩著。

突然,寂静中,上游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正在卫淮愣神的时候,看到上游弯拐处,一条快艇高速顺著河面驶来。

这是毛子的边防快艇。

在下滩渔村寻找过江位置的时候,他曾看到过毛子的边防快艇在乌苏里江上驶过。

此时,快艇突兀地出现,让卫淮心里打了个颤,身在高架上,他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就生怕快艇停下,並朝自己驶过来。

还好,快艇在离高架外三十多米处驶过,並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么近的距离,他清楚看到有两个毛子兵並排坐在艇尾,穿著粗呢大衣,胸前挎著没枪托的衝锋鎗,大沿帽压得低低的,都没有长鬍鬚,估摸著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

看著边防快艇飞快走远,卫淮悬著的心终於放鬆下来。

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该待在高架这种显眼的地方,赶快下了架子,划著名樺皮船返回岸边。

等著三人在火堆边烤乾衣物,已经是中午了。

霍岔布又给三人煮了顿狗子肉,吃过后,他自己到林子里去下套子。

孟川划著名樺皮船將董启元送到高架上,回到岸边,和卫淮一起等著。

也不时沿著河岸搜寻,看能不能在董启元看不到的地方,寻到鱼。

就这样,三人在河边呆了足足三天,始终不见鲤鱼踪影,倒是又看到过两次边防快艇直到第四天早上,刚把董启元送到高架上,等了大半个小时,他突然叫了起来:“射鱼啊,在哪里—”

等在樺皮船上的卫淮和孟川,看了眼董启元所指的方向,在斜上方河中心的位置。

卫他忙抓起弓箭,双腿分开,撑著船底,让自已在樺皮船上站稳。

孟川则是划动樺皮船,朝看河心过去。

猛然间,河心忽然翻起一片巨大浪,瞬间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