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这鲤鱼卖给我,这种大傢伙难得弄到,我送到宾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不说多的,四五百块钱不成问题。”
李嘉树心心念念的就是他的宾馆。
“这个时候弄回去,你不臭了?从这里到伊春,路程可不短!”
“我开著车来的!”
“汽车?”
“小汽车,我今年买的!”
“啊—真赚到大钱了,把车都开上了。不对啊,这个时候私人好像不能买车吧?”
卫淮手头有钱,到了城里,看到车子,自然也心动,多少打探过怎样才能弄到汽车。
一打探才知道,这玩意儿,就不是一般人才能弄到的,因为政府採用的,还是个人轿车的配给制度,有钱也没地儿买。
倒是在林场的时候,他看到有人骑上了摩托,听说是通过一些渠道弄到的进口车。
“各有各的招,宾馆开起来,结识了不少人,私人是没法弄到小轿车,但找找关係,
还是可以的,我弄的是辆吉普车!装车上拉著,就这么点路,开快点,中途休息一阵,明天一早就能到,正好能赶上明天中午,相信有不少人想尝尝这大鱼的味道。”
“我们留在家里,除了吃,好像也没啥用,既然能变成钱,那是最好了!”
“我现在就走,你们把事情处理好了,到伊春来找我,到了城里边,找人问泰和宾馆,肯定有人知道。到时候车旅费啥的,我出。”
“行!”
卫淮痛快地点头,找来绳子,穿了蝗鱼的鱼鳃,拦在樺皮船后边拖著,划著名从阿木尔河岔往村边的转水湖,直接划到自家木刻楞旁边的水泡子。
到了那里,果然看到一辆半新的吉普车就停在自家院门口的土路上。
两人將鱼搬上岸,装到车子后面,这个时候,鲤鱼还在不时挣扎一下,拍得车里啪乱响,力量惊人。
李嘉树给两人一人发了支烟,简单打个招呼,开著车子就走,很快就出了村子。
卫淮和孟川稍微休息一会儿,又划著名樺皮船回去收最后一根鱼线,这根鱼线却是空了。
两人也就没有继续折腾,把渔网、鱼线和鱼获都带回家。
选了一些狗鱼餵狗,大鲶鱼、昂刺鱼和哲罗鱼留下,其它的就放在柳蒿帘子上晾著。
晚上的主菜,自然是那条不小的哲罗,倒是又陪看老葛美美地喝了顿小酒。
隔天早上,两人各自骑著马,赶往狗子沟,將看守的事情,跟陆勇和徐少华好好交代了一番,无外乎就是以看守参田为主,至於打溜围啥的,能打就打,遇到没把握的,千万不要勉强,在周边下些夹子、套子之类的东西得了,千万不要走太远,不能再出现李建明之类的事情了,承受不起。
两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卫淮和孟川在狗子沟住了一晚,第二天赶回家。
趁著时间早,去公社车队找好汽车,另外又到武装部,钱弄了一些五六半的子弹。
打猎,还是这玩意儿靠谱,这一次,他打算冒险带到伊春去,在车上藏严实点就行。
隔天早上,找好的车子早早来到黄岭,这一趟过去,卫淮还打算將自己的踏雪和孟川的枣红马也都带上。
甩脚板子,永远比不上骑马。
跑那么大老远去打猎,当然希望儘可能地弄到大货,马匹会是非常给力的帮手。
所以,马匹上了车,猎狗也上车,吃过早饭后,立刻动身启程。
好几百公里的路程,他们中途沿著边界的国防公路而行,一路上也遇到几次哨卡和巡逻队伍,不过,看到两人都有三证,又是鄂伦春人,只是简单询问就放行了。
真正上车检查的,只有一对巡逻队伍,倒是让卫淮的心都跟著悬了起来,因为从驾驶室座位下的工具箱里,看到了卫淮的五六半。
本来卫淮觉得会遇到大麻烦,但几人一看他们鄂伦春人的身份,其中一人说政府还专门给鄂伦春人发五六半打猎,也就放行了。
不得不说,鄂伦春人的身份,给卫淮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若是没有这层身份,別的不说,在黄岭想要脱离种地,直接以打猎为主,到处跑就是件挺难的事情。
更何况,政府还有照顾政策,草儿上学是免费的,上缴的公粮也比汉人要少一些,反过来还会有一些补助。
车子在hh市的一个宾馆落脚,过了一晚,第二天继续启程,过嘉荫、汤旺县、丰林,
在傍晚的时候,终於抵达伊春。
还真如李嘉树所说,他的泰和宾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在伊春有了不小的名气,找路人询问,很快就在山珍南路上找到宾馆所在。
这一晚,两人被安排进宾馆住著,马匹和猎狗也被引到后院。
往来宾馆的人不少,吃野味的人也多,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猎狗在这样以野味为主招待客人的宾馆里,自然不缺肉吃,李嘉树也捨得,就连两匹马,餵的都是精饲料。
卫淮和孟川没有忙著进山,路上折腾两天,马匹也需要调整。
就在第三天,忽然颳起了西北风,晚上更是下了小雪。
卫淮在宾馆房间里,看著窗外飘飘洒洒的雪:“川哥,今年这雪下得有点早啊!”
“早点不正好吗?好码踪!”
孟川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