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76游猎东北 > 第387章 大赚

虽然还未放开人参种植,所有的种植仍按需进行,但这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加大了种植热情。

甚至银行还发放贷款。

这也让不少人手头缺钱的人,有了种植人参的本钱。

就连在大坡,北边的山沟里,都一下子多了不少偷种人参的人,这家种三分,那家种半亩,已然不是什么秘密。

参籽一下子变得紧俏起来,也就变得值钱。

想要种植人参,得有种子啊。

种子想来是人参种植最大的投入。

一亩地通常需要播种五到六斤的人参种子,大约是四五万粒,这需求量可不少。

正好,现在没有完全开放,不少人想要人参种子还不容易搞到,尤其是想偷种的。

换句话说,这些种子,只要运出去,单是那些散户,就能消耗一空。

卫淮到参田里查看的时候,曾经数过,发现一个人参榔头上,结的参籽,少的五六十颗,大的能结七八十粒种子,以现在的种植密度来简单衡量,一亩地,能產差不多一百五六十斤的种子。

哪怕现在的种子一斤不过十来块钱,也能赚不少回来。

要知道,这可是三十多亩的种子。

正如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就单凭这些种子,就能把这几年的投入赚回来,还有大半结余。

接下来的时间,几人除了在地里干活,就是好好地守著那些参籽,老葛也留在里边,

每天巡视著参田。

又过了十多天,进入八月,眼看参田里的参籽渐渐变黄,有的开始转红,灰狗子和一些鸟雀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参田周边,找著机会进入参田啄食参籽。

老葛也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开始在参田里布置长线拉上成串的活扣套子,捕捉鸟雀,也扛著猎枪,打灰狗子。

直到麦子成熟,卫淮才將他送出山。

他往公社跑了一趟,了点小钱,找来机器收割麦子,顺便把万永华、虎子和李建明家的,也帮忙收割了。

用机器省时省力,加之有好天气,倒是在九月雾雨朦朧那时段之前把粮食收起来,並晒乾入仓,把公粮也给交了,他这才又骑看枣红马进山,告诉卫淮,今年粮食產量不错,

交完公粮还有不少结余,顿顿白面都没问题,甚至还能出售不少。

產量当然不错,要知道,地里那是放了肥料的。

这年头的土地就是这样,只需要丁点肥料,就能带回非同一般的高產。

卫淮有这条件买肥料,不少人家却只能更多地依赖农家肥,没法比。

而此时,参田里,已然是一片红艷艷的景象。

沉甸甸的红榔头,將人参子,都压得弯了下来,看上去东倒西歪的。

到采红榔头的时候了。

几人从两天前就开始做这事儿,背著兜子,到参田里將那些红榔头一个个摘下来,扔在兜里,装满后又去装袋,然后送到对子房前面堆起来。

原本卫淮还担心这样的堆会腐烂,徐少华说了才知道,这些参籽上面那一层果肉本就要揉搓掉,剩下的种子淘洗乾净,晒乾了才能出售。

野生的人参种子,自然脱落的话,在山里需要两三年时间才会发芽,那就是因为种子的外层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包著,本就出芽非常困难。

这也是种植人参需要对种子埋沙催芽的原因,不然没法第二年开春长出参苗来。

在野外风吹日晒都能扛上两年不烂,只是堆放几天,完全没必要担心,果肉能腐,更方便搓掉上面的果肉,將种子脱出。

红榔头的採摘容易,后面的事情,才是真的繁絮。

得先找来筛沙的纱网,將红榔头上种子通过揉搓的方式,將种子脱粒,然后送到河边搓洗,生生將果肉搓完。

再把脱出的种子进行晾晒。

前后忙了八九天时间,才將所有种子脱出来晒乾,用架子车运到黄岭。

这趟出山,卫淮更主要的是召集人手,因为入秋了,马上下霜,得赶在下雪之前,將参苗给挖出来,移栽到鹿角沟整理好的面上。

就凭他们几个人,根本办不到。

反正他们几人在山里种人参的事儿,知道的人也不少,卫淮乾脆钱请人办事儿。

庄稼收完,不少大老爷们打算外出到林场伐木,女人们閒著也是閒著,也就在家喂喂猪、忙著做点粘豆包、酸菜、酱料、砍点木柴啥的,正好没多少事儿做,卫淮就让张晓兰去找了七八个平日里和她玩得到一起的年轻女人,带进山里帮忙。

家里照管草儿和牲口和头的事情,则是丟给了艾和音和张茂秀。

就种人参这事儿,只要把人参种完,每个人就能得到四十块钱,这都跟老爷们去伐木所挣的工钱差不多了,她们当然乐意。

反正狗子沟和鹿角沟都建有对子房,住的地方也有,带上铺盖就行,吃喝还是卫淮他们供著。

卫淮、孟川、陆勇和徐少华也是分往两头,卫淮和孟川进山领著栽种人参,陆勇和徐少华则是找了车子,將参籽运走,到大坡周边出售,他们了解过情况,对这事儿熟悉。

事情紧锣密鼓地进行著。

卖参籽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包括来回,只是十天的时间,陆勇和徐少华就带著钱回来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放出消息,只是几天的功夫,找上门来的人就把那些参籽给抢购一空,这家三五斤,那家五六斤,十八块钱一斤的价格,单是参籽,就卖了六万七千八百多块。

大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