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76游猎东北 > 第237章 打消的念头

第237章 打消的念头

顺著坡路,两人首先来到一座高大的建筑前,那里是一间工场。

李楷介绍说,这是大网房。

工场宽大,明亮,地上打扫得乾乾净净,连一根草毛都见不到,不少妇女在里边织网、捕网。

各种工具井井有条地摆在墙边的夹子上。

管中窥豹,看得出渔丰这个小小的渔村,被李楷这队长管理得有条不素,这是在黄岭、大河西村、而是五站村这些地方都看不到的情景。

一路上攀谈,也是两地对比,看得出,李楷对自己的管理,也很满意。

在工场的大樑上,卫淮看到大量上垂掛著两个胶丝线线撑子,他没见过这东西,也就隨口问问。

李楷解说得详细,说这些是进口胶丝,用来替换尼龙线织造掛子网的。

兴安公社周边挨著大江大河,捕鱼向来是各个生產队的副业。

卫淮在黄岭村子,见过队上的仓房里也放著不少胶丝线,但一直解决不了缠捌的问题,始终无法使用,那些胶丝线被倒瞎了,用牛皮纸裹了,就扔在仓房里。

见这边用线撑子很好地解决了缠倒的问题,卫淮觉得有用,立刻虚心请教。

李楷也是知无不言。

捌胶丝线必须使用线撑子。

线撑子就像一个放风箏的线车,长短差不多,半径比那要大多了。

先做两个一尺多长的十字架,再做四根二十公分长的木棍將两个十字架连接起来。

十字架是活的,可以卸下来。

四根支棍儿固定在一面十字架上,其中一根也是活的。

上线时先套上三根支棍儿,再用那根活棍儿將胶丝线绷匀绷紧。

四根棍儿都绷直了,再將活十字架扣进四根支棍。

两个十字架的中心交叉处都有个圆孔,插进一根木棍或铁棍,吊在房樑上,

渔民们就可以上梭子织网了。

胶丝线又软又滑,不用此法根本无法捌卸。

看到这发明,卫淮是深受启发,好好的钻研了一番,寻思著等回去了,倒是可以將那些废弃的胶丝线弄来用用。

黄岭村里不少人念叻著,隨时代进步,鱼儿的视力也在不断地增长,鱼是越来越难捕了,看到网知道会躲避了,所用的掛子网要用透明的胶丝线织造,否则捕鱼的產量就会下降。

但在李楷这里,他有另外的解释:挠力河、七星河这些河流沿岸,有不少渔村和开荒的连队,也一样是在以捕鱼为副业,经过这些年的捕捞,里边的鱼在减少。

从大网房出来,三人顺著渔村坡路向南山坡的船度码头走,过了一条小河汉。

这河汉一直往东边走,就是西丰,河汉南面是从完达山分支出来的长长的低矮山樑,连著椭圆形小山头。

渡过河汉爬上小山头的东坡,那里就是养貂场。

李楷介绍说,貂场建在这人烟罕至的地方是防疫的需要。

整个貂场就像一个晒麦棚,有顶无墙,度一面放著两排养貂的木箱,木箱子放在架子上,离地不到一米高,大小和蜂箱差不多。

箱內用木板隔成前后两部分,后面是居室,有门口相通,前面是貂的活动场所,箱子的前半部分是铁丝网,为的是採光和容易观察,铁丝网下边是投放食物的活口。

紫貂的皮毛珍贵,卫淮和孟川文岂会不知。

李楷介绍说,因为需要,国家鼓励各生產队饲养紫貂,並且高价收购皮毛,

一只紫貂皮的价格现在已经高达一百五十多块,比餵养一头肥猪还贵,因此银行投下巨款支持渔丰建立紫貂饲养场。

种貂的价格更是不菲,平均每只差不多三百元,就眼下这个紫貂养殖场,投资了两万多块。

还说渔丰貂场建场的那一年,不慎跑掉一只紫貂,多少人寻找,结果找到二十九连,已经被没见过紫貂的知青当成变异老鼠给拍死了,餵了狗。

李楷还说,貂皮最轻暖华美,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穿得起貂皮製作的大衣,

三九严寒,夜里把一碗水放在院子里,只要用貂皮盖著碗口,第二天早上水就不会结冰,还说飞行员穿的衣服都是貂皮製作的,只有貂皮既能扛得住高空的寒冷,又能活动自如。

还有人说,用貂皮做大衣领子,雪落在貂皮上之间就被貂皮的热气嘘到一边,根本就落不在貂皮上,传得是神乎其神。

能不能让碗里的水不结冰,飞行员是不是真的穿貂皮,卫淮不知道,他只是知道,貂皮的针毛,戳到眼珠上都不带疼的。

上个冬天,又是黄岭周边的远山,又是依林林场那些大山,下了不少硬板夹子,卫淮几个月折腾下来,弄到的紫貂也不过十多只。

这等值钱的玩意儿,要是真能养,那就赚大钱了。

结果,他一问李楷收入如何,立刻就打消了这念头。

紫貂繁育能力太差,而且,交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咬死的情况,这些年下来,一直不曾盈利过。

专业的尚且如此,何况自己这个啥都不知道的人。

事情可不是將紫貂抓来关笼子里那么简单。

还是老老实实地打,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