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76游猎东北 > 第148章 能吊命的宝贝

第148章 能吊命的宝贝

片刻,婴儿就会顺利生下。

所以,这成熟脱落的参果,又被称做催生籽』。

而没有脱落的那些参果,把头会把它撒到抬棒槌那地儿的周围,过些年后,

又会长出人参,留给后来人。

参果都有这种作用,想来人参吊命不会假。”

他说完这些话,一双手捧著那乾巴巴的,破损有些严重的鬚根,看一眼这四匹叶棒槌,就瞪卫淮一眼,恨不得用目光刮卫淮几刀:“我细细看过了,有六十八年,鲜活的时候,差不多二两左右,已经是很难得的东西了,送收购站,少说也是两三百的东西,现在皮子根须被你弄成这样,能有人给你一百块,那就谢天谢地了。

这抬棒槌啊,是精细活计,那根须啥的,一点都不能破损了,以后有机会遇到,得剥树皮,找青苔和离娘土好好包著,打个参包,可不能再这样了,看得人又恼火又心疼。”

卫淮又听到了不明白的东西:“啥是离娘土?”

老葛解释道:“就是参坑里的原土,这土生万物,不跟娘亲一样?人参被带走了,那就是离开家的孩子,就像很多老辈人远行,会带上一些家乡土,防水土不服,都是一样一样的。”

卫淮郑重的点点头,那么一小根玩意儿,居然就值得那么多钱,是应该好好重视。

至於是不是真的有“吊命”这种神奇的功能,卫淮还真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值钱就好!

寻思一会儿,卫淮又问了一句:“四匹叶都那么值钱,五匹叶,六匹叶,又该是何等金贵,这事能搞啊!”

老葛笑笑:“当然能搞,但你也要知道,想靠放山抬棒槌的人有多少,咱们这边没有棒槌,至少我活了大半辈子,没在这边山里见过,小兴安岭里边有,但数量不多,最多的,还是长白山上,张广才岭,老爷岭那些地方有,那边是主產地。

嗯—.听老辈人说,从那边过了江,到海参崴那边的山上也多。

可长白山那边多,放山的人也多啊,不少生產队,不仅队上种人参,像现在这种时节,还会组织会抬棒槌的把头带著人手进山去找,只要能找到一定量的棒槌,那就给全年的满工分,到时候回来交给队上,分钱分粮,要是能找到更多的,那就是你自己的。

就像十八站的猎民队,猎民完成队上的指標,超出的猎物就是自己的一样!

不过,抬棒槌,这事儿规矩多,讲究大,没个熟手领著,不会观山望气,那就是瞎子进山,说不定踩到了都不知道,可比打山牲还要辛苦艰难得多,更是碰运气。

运气不好,在山上折腾大半年,也不见得能寻到一棵,要是运气好,进山就遇,出了大货,那就是一笔动輒过千,甚至数千的大財,一夜暴富都很正常。

但,有这样运气的人,可不多————“”

说这话的时候,老葛扭头朝著卫淮看了过来,用一种很怪异的眼神,看得卫淮浑身不自在:“大爷,咋这样看著我!”

“去掏个老子窝都能让你碰到个四匹叶棒槌,你小子这运气————·

老葛审视好一会儿后,微微点点头:“说不定还真可以去试试!”

卫淮笑笑,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心里边说没有想法,那是假的,这么值钱的玩意儿,要是找到一片,可就是数千的收入。

只是,现在人都还没有安定下来,想这些东西,时间早了些。

但有机会,一定会去试试。

“大爷,你知道那么多,抬过棒槌?”

见老葛说得头头是道,卫淮好奇地问。

“以前有段时间,被小龟子追得厉害了,跑那边去藏过一段时间,没专门去找过,但接触不少人,多少知道一些,也在山里见过棒槌,说下来,我也是见过大货的人!”

老葛抬头看著东边,深思远游,似乎想起了一些別的事儿。

卫淮没有打扰他。

过了好一会儿,老葛终於回神了,又给自己卷了烟点上:“你这棵四匹叶棒槌,都能成撮了,周边应该还有一些,你有没有仔细看过?”

“是隨便瞟了一眼,確实看到几棵小苗子,都是些小苗子,没见过有分叉的—对了,大爷,我还在发现棒槌的地方,看到旁边一棵紫树上,好像被人剥了一片树皮,刻了痕跡,是不是某种標记啊?”

卫淮想到了那些刻痕。

“那叫砍兆头,这说明啊,你发现棒槌的地方,是老掩,就是被人抬过棒槌的地儿。”

老葛想了想,接著说:“这棒槌抬出来以后,要砍“兆头”,就是在棒槌出土的附近选一棵粗大的红松树,在距离地面差不多一索拨棍的位置,面向棒槌出土的地方,用刀、斧削掉一尺见方的树皮,在光溜的树干上,左侧刻横槓记载参帮人数,右边刻横槓,记载抬出的棒槌是几匹叶,这就是兆头。

为了让兆头几十年后还能看清楚,需要给兆头“洗脸』,用火去烧兆头四周流淌出来的松油,防止以后长癒合了,看不出来。

在山里边,看到这样的兆头,放山人只要对著兆头的方向寻过去,就有可能在附近再找到棒槌。”

卫淮就有些不理解了:“这么好的东西,做上標记,那不是明摆著告诉別人那位置有棒槌吗,干嘛不留著自己以后慢慢去採挖,还能赚上一笔。”

老葛笑了起来:“你小子这就不懂了吧?砍兆头,一来是纪念这里出过棒槌,二来就是为了提醒后来的放山人而砍的。

你得想想,棒槌长多慢啊,一般看到的,能卖点钱的,几乎都被当时就找得差不多了,留下的就是些小三、巴掌之类的,等到这些小苗子长大,那得是几十年后的事儿了,这人一辈子,有几个几十年啊!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得看人的胸怀,也有人打著独占,或传给子孙的想法,不砍兆头的,这不好说,按照规矩,那必须得砍。

你以后要是碰到,砍不砍兆头?”

卫淮想了想:“砍——就像大爷你说的,这人能有几个几十年,自己留著也没啥意义,再说了,几十年后,都不知道又是啥样了。”

老葛听完,笑著说了句让卫淮傻眼的话:“所以说,你小子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有啥好砍的啊?每年进山的参帮不知道有多少,要是让人看见,动歪心思,

你咋办?那棒槌,可是很容易让人眼红的,毫不夸张的说,在那些山里边,那些棒槌,就是老天爷留下的诱饵,围著这诱饵的,就是一个个死亡陷阱。

就像跑山打猎一样,这些凶猛的山牲,也是一个个可能让人丟掉小命的诱饵一样。

规矩是死的,但人得是活的。

想显胸怀,去別的地儿选,山林里边,活著就已经很难了。

砍了干啥,以后的事儿,关我屁事,別给自己找麻烦,再说了,你刚二十出头,说不定过上三四十年还有机会去抬一次,干嘛不留著!”

卫淮发现自己,又被老葛好好上了一课。

这个鄂伦春族的老爷子,不简单吶。

正如卫淮所想的那样,能从那纷乱的年头活下来的人,那心思,都不会简单他知道,老葛才是对的,自己太小看人心了,他又想到了那被风葬了的老鄂伦春人孟金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思和老葛的很像,只是,孟金福更为尖刻,又远不如老葛了。

於是,很认真地点头:“大爷,是我太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