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电喷,传感器少,结构简单,自然成本就低。
因为比较简单的集成电路,都能轻易的卖上百美金。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国内改革后,那时期国内的汇率也正常。
一台新型的控制设备,比较复杂点的集成电路就是控制核心,进口的控制设备,要是集成电路坏了,按照美元换算,几万块美元的集成电路可能就得要几十万。
因此有一些写的人还真写过这类的故事,因为一些‘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处理设备,有些高价进口的设备,集成电路被一些懂行的人拆走。有些集成电路是可以成为类似产品替代品的,然后卖出高价获得第一桶金。
单点电喷成本低,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才逐渐被多点电喷给取代。原因很简单,多点电喷技术主要结构就是集成电路的控制,这个成本不低,有这成本,还不如换一个更好的发动机,油耗高点就高点。
江成带着郑可去了趟发动机厂,他算是很久没有去发动机厂了,发动机厂的一些技术人员得知他来了,还真是甚是怀念。
发动机厂以前叫昌城柴油发动机厂的,现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都生产,所以早就改名把柴油两字去掉了。
也就是因为江成当初跟着他们一起研发讨论发动机,带来了不少研发的理念和一些方向,让发动机厂算是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次江成过来,直接是发动机厂的技术负责人和一些技术干部来接待的。而且外厂的技术人员过来,一般都是讨论新技术的。
目前发动机厂的研发进入了缓慢期,知道一些方向,但突破不了。几乎是跟汽车厂一样,在材料方面被限制住了,无法制造出更精密的发动机。
这情况跟之前的汽车厂一样,没有往计算机方向发展之前,江成也只能用涡轮增压的办法来提升汽车的性能。
传统的机械汽车在动力性能上因为材料限制,已经没有多少提升空间了。所以汽车厂也只能往舒适度方面去创新。
搞空调,搞收音机,座椅和一些内饰。如果没有电子技术的突破,可能除了增加一些汽车款式可以宣传,也就只能在内饰上做文章来搞创新。
但有电子技术,没半年往外抛出去一个新技术,足够昌城汽车厂支持很多年了。
在发动机厂,江成带着郑可在跟发动机厂的技术人员谈新的发动机创新方向。
江成说的方向理念,大家很容易听懂,就是精准控制对喷油量,传统的化油器完全依赖机械结构,均匀性很差,而且机械调节反应慢,容易出现呛油和供油不足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气缸越少越省油的原因,单缸发动机肯定不会出现供油不均匀的问题。双缸开始,就已经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汽车油耗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供油量不大,有些气缸的燃烧会直接出现没有多少燃油可燃烧,提供的动力就不达标。
发动机厂的人自然也懂这个问题,但这问题很难解决,发动机本来就算是工业领域里一个复杂的结构了。想用物理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不到需要的结果,可能还要添加很多装置,让发动机更复杂体积更大。
现在昌城汽车厂的技术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江成说这个技术的时候,哪怕面对的都是级别不低的工程师,也完全是在对牛弹琴。
那场面,让江成想起了华为任总的一段话,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那个方程啊,神仙才看得懂啊,幸亏我懂呀。
江成现在跟发动机厂的人谈微处理器,就是接收传感器信号,电子技术测算发动机的转速,进气量,水温等。
然后再用信号处理芯片,来收集信号并且进行信号放大。
还有驱动芯片,也就是电流伺服阀之类的。跟最早冷轧机制造薄板那样,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
两年前就为了一个汽车薄板,江成在没有这方面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可是硬生生推衍了很久,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脑细胞才弄出来了电液伺服阀。
现在江成再回过头来看,电液伺服阀也就是一个简单的东西。真是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呀。
最后就是电源管理芯片了,控制电流压力,保证精准控制。
一个多点电喷,看上去就是加了几个喷头的喷油装置,但背后涉及的技术目前在国际上没有哪个国家能造出来。
就算是在昌城汽车厂集成电路领域里,也没有谁能单独完成这个技术的研发。而且黄文仪还离开了,虽然还有一批人在研究电路控制,但跟黄文仪在的时候没法比。
多点电喷技术,需要多个集成电路研发方向的负责人配合,共同来完成。而这个技术负责带头人,就算黄文仪在的时候,让她负责也头大。
这得要一个神人来带头,才能快速的完成研发。这巧了,江成目前就是集各种集成电路分类技术为一体的神人。
江成在发动机厂就郁闷呀,怎么这发动机厂就没有任佬的那种神人,起码能听懂他说的技术也是好的呀。
真是一群笨蛋,就这还是央企发动机厂的技术负责人,还有一群工程师技术干部。
高处不胜寒呀,只是小露一手,两年前还跟跟自己谈笑风生的一些技术人员,现在已经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了。
在发动机厂混了一顿不错的饭菜,江成叮嘱发动机厂早点安排一批技术人员到汽车厂去。这是发动机厂走上巅峰的机会,飞机制造厂,船舶制造厂,还有各种车辆制造厂,以后都会来发动机厂找他们的。
而汽车厂这边,以后可能就要组建一个集成电路厂房了。不过目前昌城汽车厂这边对集成电路的复刻能力不强,对外出售集成电路,最多只能少量的定制,无法批量。
这样一来,还真别说,一块集成电路板专门定制的话,这价格还真便宜不了。普通人要是损坏一块集成电路板,那真的赔不起。
在八九十年代国外有上千美元的高端集成电路,而那个时候国内正在招商引资,需要美元。另外为了保护国内的设备生产,进口税很高。因为国外的设备好,都去买国外的了,国内的设备卖不出去就发展不了。
所以一千美元的一块高端集成电路,加进口税到我们国内,对于那个年代的人真是天价。
可惜呀,现在国内实力不强,又被封锁。否则江成也能把集成电路天价卖出去,老美那边虽然也搞出来了集成电路,但是这样短的时间,可能一些发展方向都没有摸清楚。
“老江,这次你要带队搞发动机电喷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