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合院,喜梅正坐在院子里看书。
刘一民问道:“喜梅,这次自考成绩出来了吗?”
“出来了,刘教授,考了三门,只过了一门。”
自考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最多可以报四门。专业不同,考试的科目数量也不同。自考相当于把大学要学的课程专业全部考一遍,专业全部考试合格才能毕业。
“没事,接下来还有的是时间。可能是没找到出题重点,等重点找好就容易过了。”刘一民安慰道。
喜梅遗憾地说道:“另外一门考了59,就差一分。”
“那是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刘一民笑道。
喜梅将书放下:“霖姐,我去给刘雨和刘林洗澡。”
“没事,我跟刘老师去,你再看会儿书。”朱霖拉着刘雨和刘林往浴室走,刘一民跟在后面。
刘一民和朱霖在浴室一边给两人讲故事,一边用手搓洗身体。两个小家伙一碰水就乐个不停,不断地用手拨水。
“安生点。”朱霖忍不住说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骨子里带着的游泳基因,等啥时候你教教他俩游泳。”
“他俩还太小,等再大一点。”朱霖说道。
“咱爸妈这阵子来信了吗?”
“来了,问咱们在燕京怎么样,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信。我让咱爸妈暑假再来燕京,还没回信说什么时候过来。”朱霖搓了搓手心的洗头膏,等到搓出沫了再抹到刘雨的头发上。
给他们两个洗完澡,刘一民和朱霖身上也都湿了。等喜梅把他们带进房间,刘一民和朱霖又冲了一个澡。
回到屋子,一番大战自然是难以避免。等到月上银杏梢头,屋子里的动静才慢慢沉寂了下去。
“刘老师,谁的电报?”
“弗兰克的。”刘一民看到获得“金棕榈奖”的消息笑着说道:“不负众望,弗兰克拿奖了。现在《绿皮书》未映先火,我看接下来全球票房的成绩会无比耀眼。”
朱霖接过电文看了一遍:“全球同步公映的国家有二十多个,主要是西方国家,这动静越来越大了。什么时候咱们国家的电影拍出来,也来一个全球同步公映。”
“慢慢来,不要急。现在咱们的电影和国际接轨还需要一段时间。”刘一民在心中忍不住也对《绿皮书》的票房预测了一波。
上午,《文汇电影时报》率先报道《绿皮书》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棕榈奖的消息,接着国内其它媒体陆续转载报道。
《绿皮书》这部国内大部分人都看过,此时也不禁好奇电影到底拍的如何。
可惜《绿皮书》不会在国内上映,中影根本买不起这么贵的电影。
不过刘一民剧本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让国内导演一时间将目光都聚集在了刘一民身上。谁不想在国际上出名?现在有一条看似便捷的通道放在了自己面前,谁又能保持淡定呢?
黄祖默等导演,成了众人心里羡慕的对象。
正在拍摄《一个人的朝圣》的黄祖默看到报纸,猛抽了一根烟后二话不说,带着焦晃继续开拍。
朱霖去上班,刘一民上午在家里带着两个小家伙玩了半天,下午在书房写《上帝的签证》的话剧剧本。
六点左右,朱父朱母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四合院,朱父包里还放着他已经写好的论文。
“姥姥,姥爷!”正在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小家伙,看到朱父朱母出现,立即放下东西跑了过去。
朱母将自行车扎好:“快来让姥姥看看,你们两个最近长高没有?”
刘一民听到动静立即走出书房:“爸妈,你们赶紧坐。”
“一民,到鹏城转了一圈,有什么感触没有?”朱父乐呵呵地问道。
“有不少感触,鹏城发展的速度确实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但科技含量确实太低。”刘一民说道。
朱父坐下说道:“《科技报》转载了你在《特区报》接受采访时的讲话,我认为你说得对,当地政府在吃代工红利的时候,也得想办法扶持一批自己的科技企业。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你们两个啊,一见面就谈政策,谈文学。一民够累的了,你就别再问东问西了。”朱母忍不住说道。
“妈,没事儿。”刘一民笑道。
喜梅将切好的西瓜和茶端了过来,朱父也问了一嘴喜梅的考试情况。
“过了一门也是过,只要有进步即可。”朱父勉励道。
朱母此时想起自己买的菜还在自行车上挂着,于是起身去将菜送进厨房,并帮喜梅做饭。
朱霖下班时临时开了一个会,等到回家刚好饭菜全部做好。
“一民,恭喜你的电影获得了金棕榈奖,听说这奖在西方可不了不得,是最有名的电影奖之一。”朱父拿出酒盅要跟刘一民喝两杯。
刘一民将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不单单是我的功劳,是导演拍的好。”
“没有好剧本,再好的导演也是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朱父又给刘一民倒了一杯。
刘一民怕朱父喝醉,特意控制着量。等感觉差不多了,立即将酒给盖上了。
“爸,每天少喝点酒对身体好,喝的多伤身。”刘一民说道。
朱父看到刘一民将酒给拿走也不强求:“行,那就不喝了。”
吃完饭,朱父走进刘一民的书房,将自己几人写好的论文交给了刘一民。
“一民,我们的论文已经写好,你看看写的怎么样?”朱父满脸期待。
刘一民掀开论文,他只看了关于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技术发展重点及建议三部分,太过于细节的技术他也看不懂。
“石油危机之后,说明石油不再是安全的能源,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是贫油国。一旦石油安全没办法保障,我们国家经济便会陷入停滞。
我们未来的技术要研究出省油的汽车,另外听说西方还在研究电车,我们都觉得应该在这方面也有所投入,不说全力攻坚,但是得做一些技术储备。”
电车研究开始的很早,等到了六七十年代,对电车的研究再次增加。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两个汽车大国,都制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
“写的很好,爸,等过几天我有机会就交上去。”刘一民说道。
朱父闻言非常激动,但是又怕做起来太难,于是说道:“一民,你顺其自然就好,千万不要太过作难。”
“没关系,上级部门正需要这种深入产业实际,为国内产业做规划的论文。何况您也写的好,要是写的太差,我肯定不会拿给上级。”
朱父高兴地说道:“一民,你真觉得写的好?”
“写的非常好!”刘一民夸赞道。
朱父激动地搓了搓手,声音中带着一丝矜持:“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那您拿回去再改改?”
“啧,就这吧,你这孩子!”朱父无奈地瞥了刘一民一眼。
朱父又跟刘一民聊了聊先锋文学的事情,让刘一民不用去管那些吵闹的声音。
“爸,你放心吧,这些吵闹声影响不了我。”刘一民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
晚上九点,朱父朱母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四合院。回去的路上,朱父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曲。
朱母看着他得意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论文结束了?”
“结束了,一民说写的可以。”朱父思考一下觉得自己说话不严谨,于是再次强调道:“只能说是这阶段结束了,学术研究是循序渐进的,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
要是发到内参上反响比较好,到时候上级肯定会支持我们做专项研究。”朱父得意地说道。
朱母撇了一下嘴角:“瞧把你得意的!”
“哈哈哈,发表到内参上,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一民真是我的贵人呐!”
“呸呸呸,你怎么说话呢,一民是你女婿,别把长幼关系给搞乱了!”
ps:下一章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