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来,鹏城要想成为科技之城何其艰难。尤其是岛上代表,他们承认鹏城发展迅速,但此时根本不具备发展科技的条件。
如今的鹏城发展是建立在开放政策、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由此承接了外国大量制造业务。但发展科技,那是需要实打实的钱。
齐邦媛望着远处的楼房询问道:“我在岛上和香江,都看过关于大陆改革开放的文章,加上我最近的了解,改革开放在大陆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都说大陆能不能坚持下去尚未可知。”
“一定能坚持下去,齐大姐,你就看好吧。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改革都不会停止。”刘一民说道。
李敖提起苏联继斯大林之后的改革,苏穗宗和苏勋宗之后也提出不少的改革开放,但目前看来,苏联这架机器有越来越生锈的苗头了。
“自斯大林之后,苏联那也他妈能算改革?都是修修补补或者是找一套说辞罢了。分析苏联,要从主体斯拉夫人的性格上分析,这个民族就是极端好胜的民族,况且想要通过意识形态来组建自己的秩序,这是行不通的。
想要在美西方之外组建一种世界秩序,不能简单靠意识形态来进行敌我区分喽。国与国之间真正捆绑在一起的,只有利益,哪有什么哥们儿义气。”刘一民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
负责招待的同志不敢接他们的话,犹豫片刻后迅速转换话题,称要带着他们去附近的蛇口工业园区一趟。
“今年底我们鹏城出口规模有望达到十四亿人民币以上,人均出口值涨到一千二百美元。为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不仅给政策,还在简化手续上下功夫。
不仅在工业上发展快,在出口农业上也发展快。香江距离我们鹏城近,但是香江这个地方寸土寸金,不仅蔬菜本身无法自足,就连淡水都没办法保证。
我们养鸡养鸭,种植蔬菜往香江送,光这些都能赚七八个亿的港币。”
走进蛇口工业园,各种各样的外资和合资工厂映入眼帘。门口卡车进进出出,甚至有的地方排成长队,工人们来回装货卸货。
工人们虽然疲惫,但没有人抱怨。跟以前相比,打工赚的钱比以前多多了。现在能将汗水换成钱,以前想换钱都没地方换。
汪曾祺看到这一幕乐观地表示:“若将鹏城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到时候全国都是鹏城喽。”
刘一民笑了笑没说话,老汪同志还是太乐观了。
在鹏城要参观三天,前两天大家组团参观,第三天则是分队参观,代表们可以自己定目的地。
前两天行程结束之后,鹏城主要领导邀请代表团吃了一次晚宴。在晚宴上,鹏城领导回答了许多关于鹏城改革的问题以及整个城市的规划。
他们用白纸形容鹏城这片土地,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白纸上规划厂房、公路、大楼和小区。
“我们鹏城已经开始了商业化住房,大家可以在我们鹏城买一间房子,时不时来看一看,我相信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鹏城第一个商业住房小区东湖丽苑,卖的时候五万元一套,之后房价一路上涨,涨到四五万块钱一平方。
该小区是鹏城出地,港商出钱,最后销售按比例分成,这种模式就叫做补偿贸易。
刘一民笑着说道:“听说现在鹏城的房子可不好买,房子看着不便宜,但是鹏城有钱人多啊,加上外商和华侨,房子一直是供不应求。”
“哈哈哈,刘教授说的对。当然我们鹏城看着是风光,可是我们其实也难。全国上下都在看鹏城,我们压力很大。”
晚上宴会散去,众人望着鹏城的夜景,耳边还能听到轰隆隆的建造声。
“真是一片希望之地!”蓝博洲说道。
连着参观两天,加上鹏城的气温很高,对于众人的体力是极大的消耗。刘一民回到酒店没多久,就躺在床上睡了起来。
翌日,刘一民和李敖、白先勇、汪曾祺四人去参观了一下鹏城的公园和中英街,之后抵达国际贸易大厦。
等抵达国际贸易大厦才发现,几个小组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国贸大厦。
“看来大家都想看看三天一层建成的国际贸易大厦。”刘一民伸手请大家往前走。
齐邦媛抬头望着五十多层的高楼,眯着眼说道:“这可是大陆第一高楼啊,鹏城改革开放的代表,我们当然要来看一看。”
国际贸易中心集办公、贸易、金融、食宿和观光为一体,上面有国内最先进的旋转餐厅。
众人坐着电梯走上观光层,大半个鹏城映入眼帘,现场观光和洽谈合作的人不少,刘一民还遇到了豫省过来学习的团队。
“既然来了,咱们就在国贸中心用餐吧。”刘一民说道。
见大家同意,刘一民立即让闫真过去准备,闫真因为没搞懂餐厅的点餐顺序,还搞出一点笑话。
走回来的闫真讪讪一笑:“鹏城发展的太快了,好多东西现在也跟外国人接轨。咱们大家是喝茶还是喝凉饮?”
“喝茶吧,谁喝凉饮自己去取吧。”刘一民说道。
现场大多数都上了年纪,刚经历过大汗淋漓,这时候再喝凉饮,回去能不能睡个安稳觉还不一定。
接待负责人说道:“刘教授,明天《特区报》想要采访一下大家,您看是否接受一下采访?”
“采访就采访吧,我相信大家看了特区的建设,也有许多想说的。”刘一民说道。
“行,那我晚上给他们回电话,采访时间就定于明天上午如何?”
“好。”
李敖说道:“在这几百米的高空吃饭别有一番滋味,尤其是在咱们自己的百米高空。”
“好好帮特区宣传宣传,不仅是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侨可以来建厂,岛上企业也可以来嘛。”刘一民说道。
晚上,刘一民还接到了香江的电话,香江代理人古剑想过来见一见刘一民和汪曾祺。
“老汪同志,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古剑?”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汪曾祺说道:“那就说来话长了。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
“我?我跟他根本就不认识,我是通过“中央社”记者谢忠侯认识的。”刘一民以一种极为舒服的姿势坐在了沙发上。
“古剑要来,正好我跟他商量一下版权代理问题。这些事情烦死我了,上次采访我的岛上记者也想要代理。我其实是倾向于古剑,但记者的面子也不好驳斥。”汪曾祺陷入了内耗之中。
刘一民说道:“有些时候,要学会快刀斩乱麻,不能太照顾到每个人的面子了。”
争夺代理权,其实也就是争夺中间的代理费。
汪曾祺此时已经有追求高稿费的意识,但是骨子里还带着读书人“重义轻利”那一套。
酒店会议室,刘一民带着代表团参加了《特区报》的采访活动。
《特区报》记者询问最多的就是大家对于鹏城的感受,以及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众人嘴里说的最多的是“发展速度超出预料”、“简直是个建设奇迹”等词汇。
“刘教授,您去过很多国家,您觉得如今的鹏城发展如何?”记者笑着转向了刘一民。
“当然是非常好,我在燕京上课时,经常鼓励学生到鹏城看看,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前线看一看。我其实一直想来,我在国外呼吁外资来大陆发展,但我一直没机会过来。
如今的鹏城发展出乎我的意料,但我希望以后的鹏城发展更好。鹏城也要发展科技,建设中国的‘硅谷’,让更多的科技企业发展起来,让更多的科技企业落地鹏城。
另外,我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监管。我们的工人在创造劳动财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他们有健康的工作环境。”
1987年,第一批将对鹏城影响深远的草根科技企业开始成立,例如:华为这个通信行业科技巨头。
1987年成立,1992年销售额就过了亿,发展速度简直不可想象。
记者采访完之后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刘教授,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不知道能否以权谋私请您签个名?”
“小吴记者都开口了,我自然就不能拒绝喽。”刘一民笑着拿出钢笔在《一个人的朝圣》首页签上名字。
签完后刘一民审视了一眼:“小吴记者,我再帮你要点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