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91章 百所高校一网打尽

第391章 百所高校一网打尽

第391章 百所高校一网打尽

翌日,刘一民和严家炎刚醒,屋门口就响起了敲门声。听门口的动静,像是有好几个人。

两人急忙穿好衣服,严家炎说道:“肯定是其他学校的,说不定是我的一些好朋友。”

“严教授不仅桃李天下,教育界也是朋友颇多。”刘一民揉了揉眼睛,消除倦意。

“哈哈哈,知道来了,肯定会先过来拜访一下。”严家炎应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领口和扣子,见刘一民说了一个“中”字,他自信地转身将房门给打开了。

“严教授,别来无恙。”

来人中等身材,穿着中山装仪表端庄,别的教授都是带着褐色的眼镜框,他戴着金丝眼镜。

严家炎看了一眼后面的刘一民说道:“一民,找你的。”

“嗯?”

“他是你们省郑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张静教授。我瞧瞧,后面的这是河师大的教授于安澜先生,于先生,您年龄这么大了,还来这里凑热闹?”严家炎关心地问道。

前文写错,此时河nan大学还没改回名字,用的是河师大老名。】

“老头子爱走动,特意来看看您。”

“您是来看望一民的吧。”

几人相视一笑,郑大的张静教授说道:“刘一民同志,咱们终于见面了。”

张静是冀省人,东北上的大学,说话并没有豫省口音,吐字十分清晰。

“张静教授,于先生,我应该去拜访你们才对,感谢郑大中文系和河师大中文系对我的支持。”刘一民说道。

于安澜说道:“谁拜访谁都一样,都是见面,无非是多走几步路的事情。至于教材的事情,纯粹是因为你教材写得好啊。”

严家炎看到了吃饭的时候,提议一起到餐厅吃饭,边吃边聊。

大家更多谈的是以后的中文系教育问题,在国门开放,文学思潮碰撞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去培养中文系的学生。

“我们认为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张静教授说道。

刘一民道:“我们不能培养学术上的好学生,我们得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有才无德是不行。我觉得现在学生需要更多的家国情怀教育,我们要培养一批担起国家发展重任、文学发展重任的学生。”

张静和于安澜点了点头,认为刘一民说的有道理,又说道:“你们是老大哥系,我们呢是努力往前跑的中文系,还是得你们多多指导。”

严家炎听到这话,心立马警惕了起来。

食堂内,大家拿着复旦中文系发放的餐票打了份饭,坐在偏僻不引人注意的一角聊着天。

“其实啊,我们中文系更缺的是先进的办系理念。”

看张静和于安澜两人一唱一和,严家炎忍不住问道:“你们不会是想挖人吧!”

“可以挖吗?”于安澜笑呵呵地说道。

严家炎放下筷子:“于先生,当然不可以,一民可是我们燕大中文系培养出来的,刚当上副教授。”

“来我们这儿,‘副’字儿就能去掉了。”张静笑道。

严家炎道:“不用去,也能去掉。”

刘一民冲着严家炎笑道:“严教授,张教授和于先生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挖人哪有当着您中文系主任的面挖的。张教授,于先生,您两位是什么意思?”

张静笑道:“严教授,瞧,不愧是豫省走出来的人才,哪像你,都说沪市的男人小家子气,看把你宝贝的。

我们是想请燕大中文系指导我们办学,聘任严教授、孙教授、一民同志、中文系的其他教授当兼任教授,不用上课,有时间帮我们做场报告,指导一下中文系建设,合作一下研究项目即可。”

严家炎长舒了一口气,但也没有轻易的答应。尽管是兼任教授,可是两地实在有点远,恐怕牵扯教授的精力。

刘一民笑道:“严教授,我觉得不错,一独放不是春,百齐放春满园嘛!”

严家炎看了一眼刘一民:“你小子我还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我得考虑考虑。”

张静和于安澜看向刘一民,眼神里的意思无一不是在说,要刘一民好好的帮一帮家乡高校建设。

刘一民边吃饭边讲这件事情的好处,帮助兄弟院校,这是一件名利双得的事情。

旁边的张静和于安澜开口附和,等吃完饭严家炎心里面已经同意的七七八八了。

另外,兼任教授只要教授本人同意,系里面也没办法阻拦。之所以找到严家炎,两校更想得到系统性的指导。

“张教授、于先生,我同意,不过我还得回去商量一下。另外两地距离远,报告不宜过多,否则影响两地教学。”

“我们明白,来往我们承担航空标准的差旅费。”

来到食堂外面,张静冲刘一民说道:“刘教授,当我们郑大中文系的兼任教授怎么样?”

刘一民伸出手说道:“为家乡教育做一份贡献,责无旁贷。”

于是,刘一民正式成为了郑大和河师大中文系的兼任副教授,需要刘一民做的事情,双方商量着来。

比如报告和课题指导,都先要争取刘一民的意见。

张静和于安澜又冲着严家炎伸出了手:“严教授,咱们合作愉快,希望能跟着老大哥系的脚步一起前进。”

两人都比严家炎年纪大,一句“老大哥”系吹的严家炎飘飘欲仙,当即表态全力支持豫省的文学发展。

“我们今年就要改回河大的名字了,如果有机会,希望到时候咱们中文系可以派人参加。”于安澜说道。

吃完饭回到招待所,整座招待所都热闹了起来,各学校的教授系主任都集中赶到。

严家炎和刘一民等人作为主办方之一,和复旦中文系、美国文学研究学会一起在招待所门口欢迎大家。

清华大学、上交、西交、上大、北师大、浙大、金陵大学、金陵师大、中山、暨南等高校先后来到,最远的学校是兰大,更偏远的几个则是没有来,不过都送来了贺电。

“真成了华山论剑了,来的学校有三百多所。”严家炎感叹道,刚感叹完就要起身说欢迎词,文学界熟人太多了。

刘一民在旁边站着,听严家炎不断地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刘一民副教授。”

话听多了,人都听麻了,来人严家炎必进行介绍。然后刘一民机械地伸出手,露出礼貌的微笑,再听对方说几句“后生可畏”“久仰大名”、“如雷震耳”的夸奖。

到了下午,刘一民见到了徐驰,徐驰是刘一民点名邀请来的,他在鄂省过来也方便。

刘一民终于有了偷懒的机会,跟严家炎告假带着徐驰进了房间交谈。

“一民,这次的阵仗不小啊,一板砖扔下去能砸死俩教授,另外一个是系主任。”徐驰看着下面的人调侃道。

“很多是来凑热闹的。”

来了三百多所学校,能发言的学校也就那几个,其余的都是听。

“你觉得你们教材能够被多少学校所采用?”

刘一民仔细想了想:“能增加五十所学校算成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师资开展这门课的,有的学校中文系教授都不一定有。”

“你有点悲观,可以更乐观一点。”徐驰说道。

两人坐在房间里面谈论了一下《宠儿发表的问题,徐驰说道:“等我今年到美国,帮你看看《宠儿的盛况。”

“你要到美国?”

“是啊,爱荷华国际写作训练营邀请我去,聂华令女士亲自写了信。”

徐驰准备到了美国,就去采访一下李政道或者杨振宁等华裔科学家。

徐驰的兴致很高,这次到美国不用受代表团的限制,可以去做不少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徐啊,到了美国你悠着点。”

跟徐驰聊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坐了很久的车也困了,就带着他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下楼后见到了李学勤,他正被严家炎拉着当苦力呢。看到刘一民后,李学勤顿时放下了东西,冲刘一民做了一个拥抱。

“叙旧以后叙,好好干活。”严家炎说道。

晚上,刘一民和李学勤吃了一顿饭,这小子大吐苦水,最近论文写的他快头秃了。

“好了,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刘一民笑道。

李学勤研究生读完之后不会再继续读博,按照他说的,应该会回到浙省的浙大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