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63章 再扛老北平文学的大旗(两更万字)

第363章 再扛老北平文学的大旗(两更万字)

刘一民对着朱霖说道:“以后人艺上班,中午就别去四合院吃了,就在食堂吃,上下班我送你。”

朱霖没有反驳点了点头,旁边的朱父和朱母齐声道:“这样好,是得小心点。”

老赵和李记两人倒是不用担心创作之家,周边是各大机关单位的疗养院,更有重地,目前整个地市,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了。

下午,朱父和朱母两个人到海边过了一个二人世界。朱父不需要上班,但是朱母需要,两个人只能在傍晚坐上火车再回到燕京。

“爸妈,你们回去的路上小心点。”朱霖担心地说道。

“放心吧,你们两个在这儿好好休息。”

到了月底,刘一民和朱霖在创作之家工作人员的送别中,离开了秦皇岛。

“刘一民同志,朱霖同志,等苹果熟了,我再给你们送点。”

“再见了,老赵同志,李同志!”

海边天气虽然凉爽,但紫外线比较强,刘一民和朱霖都黑了不少。

回到燕京的华侨公寓,朱霖没有急着去上班,而是准备等假期结束再去上班。

刘一民还没来得及去学校转一圈,商务印书馆的黄春雨就敲响了门。

刘一民看到黄春雨后,郁闷地看了看上下楼梯:“老黄,你不会是一直蹲在这儿吧!”

黄春雨嘿嘿一笑,走进了客厅。刘一民再问,黄春雨也不说到底为啥。

他用几包烟买通了华侨公寓的门卫,只要看到刘一民回来,就立即给他打电话。

黄春雨真是卷到没边了。

“一民,你真是给我开了眼了,我以为《凯旋在子夜是你的销量巅峰了,没想到又来个《横空出世。”黄春雨又讲了一个笑话:“昨天下班我骑着自行车让几个孩子让路,你知道几个孩子给我说了句啥吗?”

“啥?”

“他们几个说no,去你妈的哈哈哈!”黄春雨哈哈大笑,引用书里冯石的话讲出刘一民《横空出世的影响力之大。

刘一民和朱霖被黄春雨逗笑了,黄春雨接着说道:“我来问问出版权的事儿,你可别给我来一句'no,去你妈的'。”

“老黄,还是你们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你觉得怎么样?你们一家肯定也印不完,韦君怡和陈元同志都是老同志,两个人在美国的时候是肝胆相照,回国更应该紧密合作,你说是不是?”刘一民笑着说道。

黄春雨微微沉思片刻后就点头说道:“那行,由我们商务印书馆对书进行设计怎么样?你也知道,我们设计的书比人民文学好看了不止一点。”

“好啊,统一封面设计对于销售也是有好处的,不用做严格的区分。”

刘一民答应之后,黄春雨神秘地问道:“你是不是去了?”

“去哪儿了?”

“你知道。”黄春雨说罢嘴做了一个“boom”的动作。

“哈哈哈,喝茶喝茶。”刘一民不置可否地说道。

黄春雨又问刘一民这两天去哪儿了,刘一民笑道:“我带朱霖同志去休养了一阵。”

黄春雨扭头对着朱霖说道:“朱霖同志,恭喜恭喜啊!”

“谢谢你了春雨同志!”

当着黄春雨的面,刘一民直接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书打了电话,确认了由两家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事情。

“一民,你真是两手一撒跑了,我们都跟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你师兄老崔更倒霉催的,丢了《横空出世。他们刚换主编,新主编上任三把火,正准备改革呢,《收获给了当头一棒。”

李书话里话外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不是李书不仗义,实在是崔道逸平时对他压榨的“太过分”了。

“老李,告诉我师兄,他是我亲师兄!出版的事情就这样敲定了,设计的事情交给商务印书馆。”

“行,黄春雨这小子跑的是真快。”李书无奈地摇了摇头。

挂断电话,黄春雨讲起今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合集出版的情况。

“到目前总共卖了三十万册,合集有市场,但实践证明,市场并不是很大。但社长说了,会坚持这条路走下去。过不了多久,这笔稿费应该也会到。”

黄春雨事情谈完之后,利索地离开了华侨公寓,临走前看了一眼书房的空调,羡慕地说道:“什么时候我们办公室能装上一台,办公室的风扇半死不活的,不过好过没有。”

“条件会好起来的,有风扇比大多数地方已经好多了。”

“走喽,期待着出版的喜讯吧!”

送走黄春雨,刘一民和朱霖看了一会儿电视。

“刘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学校上班?”

“怎么?急着我去上班?”

“不是,我做一下安排,你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还不如也去上班。”

刘一民说道:“等9月5号开学之后再去坐班,这段时间我准备去丰泽园学习一下葱烧海参的做法。”

“你?学葱烧海参?丰泽园?”

刘一民用手捏了一下朱霖的下巴:“你看不起人啊?”

“不是,人家丰泽园会教你吗?”

“我又不去当厨子,再说了我替他们丰泽园做一下宣传,他们肯定乐意啊!”

“宣传?”

“我看了丰泽园的历史,丰泽园的历史代表着老北平饮食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我觉得写出来挺有意思的。”

朱霖点头道:“这就是你跟老师说的老北平文学啊,燕京人在吃上确实讲究,写出来说不定又是一部《茶馆。”

“所以,这两天我准备去拜访一下丰泽园!”

朱霖调皮笑道:“葱烧海参学不会不准回来!”

翌日,也就是8月29号,刘一民走到了丰泽园品尝了他们的看家菜葱烧海参。

刘一民尝完之后叫来服务员问道:“这葱烧海参是哪位厨师做的?”

“怎么?这是王义均同志的徒弟做的。”

“王义均老爷子在吗?”

“老同志可是做国宴的,小日本的座上宾,去年还去日本表演了技术。怎么?十块钱的葱烧海参?还让老同志给你做啊?”

“我是来拜访王义均老同志的,我叫刘一民,是个作家。”

“是啊,怎么着?”

这调调,活脱脱的《雍正王朝里面被四爷扇脸的小太监。如今的丰泽园属于国企,员工臭脾气是一点没改。

“同志,如何能见到王义均同志?”

“见不着,老爷子不是谁想见都能见的!”

“您是刘一民同志?”旁边有人问道。

刘一民扭头看去,也是一名服务员。

“对,同志,我想见一下你们经理!”

“我们经理在后厨,我去跟您叫,《横空出世就是您写的吧,我太喜欢了。”

过了一会儿经理从后厨走了过来,看到刘一民后热情地伸出双手:“刘一民同志,欢迎欢迎,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后厨一直忙,我就呆在里面没出来。”

刘一民笑着说道:“经理同志,你注重后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前面的服务态度培训啊,老丰泽园要都是像这位同志一样,丰泽园估计开不了仨月。”

ps:感谢大佬们支持,书到了两千均,我想通过变成两章提高一下均订,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到精品。总之,谢谢大家的支持,跪谢各位衣食父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