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书刊社,后来被中国外文局和香江的一家出版公司联合收购。
曹禹将电报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将电报从头到尾看了看:“亨特先生没有提具体的细节啊!”
“亨特的女儿尼琪.诺伊斯在香江,如果你同意的话,她马上就能来燕京跟你谈!”
“当然同意,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创汇的机会!”
李玉如笑着说道:“一民的书马上要占领美国喽!”
三人哈哈一笑,李玉如拿出自己做的糕点让刘一民品尝。
“一民,你尝尝,这是我从别人那儿学来的!”李玉如说道。
刘一民咬了一口说道:“很松软,挺甜的,还有鸡蛋的味道。”
“这是我改良型槽子糕,鸡蛋足足比别人多用了三分之一!”李玉如得意地说道。
“你师娘现在喜欢研究吃的,做出来还都很好吃!”
“老师,你想夸师娘,你直说嘛!”
李玉如冲着刘一民翻了一个白眼:“你这孩子!”心里面却是美滋滋的。
刘一民临走的时候,李玉如还让刘一民带走了一点。
尼琪.诺伊斯的动作很快,两天后就从香江赶到了燕京,跟中国书刊社有合作的几个出版社,甚至有商务部门,都派人去接了她,将她安排在了燕京饭店。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考察团在中国书刊社落脚,当做了解美国的第一站。
因此,他们跟中国很多部门都非常熟悉。
刘一民在燕京饭店见到了尼琪.诺伊斯,穿着一身酒红色的职业西装,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笑起来非常慈祥。
“没想到,刘,你竟然这么年轻。”诺伊斯笑着说道。
刘一民说道:“诺伊斯女士,您也很漂亮!”
“哈哈哈,谢谢你的夸奖。《绿皮书这篇小说在美国各个群体中都非常受欢迎,这也是我们想出版的原因。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出版中国境内的期刊和书籍,但我想,《绿皮书可以让我们例外!”
“相信《绿皮书不会让贵社失望!”
“听说你的很多书在法国出版了?”
“对,如果贵社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看一看!”
“我会看的。我们先聊一聊《绿皮书吧,按照一千五百美元的基础稿酬,10%的版税怎么样?”诺伊斯问道。
“诺伊斯女士,我希望版税分成是13%,据我所知,这个标准在美国并不高!”
“是不高,但是.好吧,我同意,你个贪财的小家伙。其余的中国同行,可不像你!”诺伊斯摇了摇杯中的红酒,笑着说道。
刘一民笑道:“诺伊斯女士,我不是贪财,百分之十三是我赢得的。第二嘛,我们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
“不管如何,百分之十三是你的了。当然,这不是白拿的!”诺伊斯笑着看向刘一民,轻轻地抿了一口红酒。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带我看一看燕京吧,我的父母很想中国。”
诺伊斯和刘一民走出燕京饭店,刘一民带她逛着燕京城,诺伊斯向刘一民介绍着自己的父母。
父亲亨特出生在中国,她的祖父是来华的传教士。母亲哥特也十分喜欢中华文化,虽然是英国人,但经常去华人社区做志愿者。
“刘,你撇嘴了?”
“有吗?”
“有,当我提起传教士的时候,你似乎有点不满!”诺伊斯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坦诚地说道:“诺伊斯女士,我个人和中国人民十分感谢你们家族为中美友好所做的一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教士来到中国的那段历史并不是一段愉快的历史,传教士也并非是简单的以传教为主。
所谓的‘传教’带着文化q略的意思,一些传教士不但与政客合谋,还做了许多令中国人愤怒的事情,他们犯下了大罪!”
“刘,我承认!你是个不简单的年轻人,我想换个人,他不会向我提起这个事情。”诺伊斯赞同地说道。
“如果您觉得不舒服的话,那很抱歉!”
“没有,我们都应该去正视历史!不过也是因为这段历史,我们家族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啊,这就是历史的神奇之处了!”
刘一民带着诺伊斯游览了胡同和故宫,去了燕大,看了燕大后面的圆明园遗址。
看着杂草丛生的圆明园遗址,诺伊斯一脸惋惜。
“我小时候就读过雨果先生斥责英国和法国的书信,他们不仅掠夺了文明,还将这美丽的地方付之一炬!”
“雨果先生超越了民族主义立场,中国人民都尊重他!”
诺伊斯笑着看看向刘一民:“希望有一天你能够获得雨果奖,我想,雨果先生肯定乐意看到一个东方面孔!”
诺伊斯说完,就觉得不妥,因为雨果奖是科幻小说奖!
两人游览过园子,诺伊斯已经很累了,并没有继续游览其它地方,而是回到了燕大。
在大饭堂里面和学生一起吃饭,大家看着这个外国人,还以为是新来的外教。
“刘,谢谢你,今天在燕京过得很开心!”诺伊斯笑着说道。
“我也是!”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在美国见面,我带你看看美国!”
ps感谢大佬岂无衣的200点币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