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65章 山呼刘教授

第265章 山呼刘教授

第265章 山呼刘教授

10月中旬,燕大中文系贴出了通知,将于10月30号,同时举办两节学术课,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参加的学术课。

燕大中文系78级刘一民授课《西方文学思想对本土文学思想的冲击,本土文学的坚守和吸纳;

中文系讲师陈国安授课《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比较——‘三国演义’;

严家炎让陈老师看了刘一民的题目后,最后不得不听从严家炎的建议,改了授课的题目。

如果讲十七年文学,也就是解放后十几年的文学作品,是真的打不过啊。

十七年文学本身就是学生经常要学习的课程,平常都听了,谁还听你专门讲啊!

于是赶紧改题目,并找了一些老教授作为指点,增加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内容。

中文系在通告的时候刻意淡化了比试的意味,但是学生依然津津乐道的将比试挂在了嘴边。

大学生是喜欢凑热闹,也爱传,于是中文系的这场热闹,慢慢地让全校都知道了。

中文系门口的小黑板上,自从公布后,经常有过来围观的学生指指点点,顺便问问对同学对哪个更感兴趣。

刘一民除了偶尔去中文系上一堂课外,基本上没怎么太关注这件事情,一心挣钱准备买摩托车改善交通条件。

朱霖忙着排练定版,争取早早的首演。

中间八一电影厂的李俊找到了他,李俊现在导演《狼烟北平,目前剧组正在积极的筹备选景。

卫廉通过在会议上的发言,成功离导演近了一步,成为了李俊的副导演。

李俊找刘一民是想让他看一看自己拍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俊拍完电影后,回来八一电影厂已经着手剪辑,到了如今,第一版已经剪好了。

北影厂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已经准备上映了,王严回来后,也拉着刘一民去看了一遍。

李俊可能知道刘一民跟王严的关系,也知道他去看过了。想提前拉刘一民过去,让他评价评价谁拍的好。

另外就是加深一下他跟刘一民的感情,毕竟是编剧和导演,另外刘一民手里面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剧本可能性太大了,打好关系准没错。

在八一厂的电影审片室里面,看完电影,李俊期待地看向刘一民,希望他讲一讲到底哪部更好。

刘一民不管怎么讲,对李俊来说似乎都有点残忍。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斟酌了几句刘一民说道:“李导啊,我知道这电影就跟你的儿子一样。你跟王严拍的各有千秋,你们的拍摄切入点其实是不同的,叙事的风格和演员阵容不同,其实没办法比。

北影厂早上映,八一厂这点吃了亏。不如我们把这一切交给时间,让时间和观众替我们去检验这两部电影到底谁更好。”

李俊愤怒地哼了一声,又无奈地说道:“那就听你的,将这一切都交给时间去检验吧,让历史去说吧!”

走出审片室,李俊将演员的名单给刘一民看了看,刘一民扒拉了一眼说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拍戏您比我专业,您看着来!”

李俊第一次听到编剧这样说,短暂的愕然之后搂住了刘一民的肩膀:“还是你有胸怀,要是领导们都像你,那就好了!”

临走之时,刘一民告诉李俊,等有时间自己带人去参观一下他们电视剧拍摄。

“临来前跟我说一声就行,一民,你要带谁来?”

“也是一个导演!”

“不会是北影的吧,他们可不兴来!”

“不是,人艺的导演,她想看看电视剧的拍法!”

“那没问题。”

晚上,八一电影厂离华侨公寓近,刘一民直接住进了华侨公寓。

10月下旬,陆遥的《人生单行本正式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替陆遥给刘一民送了一本样书。

看到陆遥的《人生顿时乐了,上面不仅仅有刘一民的序,还有陆遥的自序。

上面讲了自己的小说如何投递了几个杂志社都没有人要,刘一民和《人民文艺如何慧眼识珠等等,以及后来《人生这本小说里面,刘一民给的帮助。

另外还把两人一起去公园挖竹子的事情给写了出来,刘一民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大嘴巴的,这不是妥妥的不打自招嘛!

不过书跟读者见面之后,非但没有人骂刘一民,反而把他们当成了作家交往的美谈在谈论了。

不少人还因此觉得,作家跟他们也一样,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反而是有血有肉。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名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典型案例了。

很多人后来开始编排公园管理者亲自上门把竹子钱给要了回去,实际上确实来了,不过不是要钱的。

而是对刘一民说,以后没竹子了尽管找他们光明正大的挖。

“我们也理解,以前啊,就是没地儿买,要是有地儿买,一民同志,你才不会大冷的天去挖竹子。”

刘一民笑着送走来人,转身回到书房里给陆遥回了一封亲切问候的书信。

在大家都引为美谈的时候,浙省嘉兴的一名小伙子看到了机会。

余桦的父亲看到余桦再次收到邮递员从围墙外扔进来的退稿信后,劝他专专心心的做一名牙医。

余桦没有丧失信心,而是拍了拍邮件上的灰尘,仔细撕开读了起来。

读完后,对着他父亲说道:“有进步。而且我已经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什么地方?”余桦的父亲问道,接着又摇了摇头:“这话你都说了多少遍了,我看还是写的不行,当个牙医多好的事儿!”

“不是,是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现在我找到伯乐了。”余桦说完,拿起了陆遥的《人生,翻到了序言的一页,让他父亲看了起来。

“瞧,这个姓陆的写的跟我差不多,甚至我略胜一筹。他为什么发表了,我没有?你瞧瞧,我们之间缺了啥?”

“缺了啥?”余桦的父亲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来缺了啥。

“缺了伯乐刘一民同志啊!要不是刘一民同志,这姓陆的也发表不了。我不寄给杂志社了,我寄给刘一民同志,请他帮我推荐!”

余桦的父亲看着自信满满略带着张狂的儿子,长长的头发看的他火大,一阵风吹过,看着跟门口的狮子狗似的。

“人家会给你推荐吗?”余桦的父亲觉得十分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