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可窥得真丹修士不同於寻常弟子的分量。
早年间,殷师兄在宗门內所识眾多,虽大多修士都多年未见,但自他结丹后,这份情谊反而被无形中加以巩固。
受到邀请的修士。
凡是尚在宗內,或是来得及赶回的,基本都如约赴会。
甚至有些稍显生疏,未受邀请者。
也自备礼单。
希望能过来混个眼熟。
江澈与沈素衣一起被安排在大殿一侧,接近上首的位置,仅次於殷宏本人。
筹交错间。
频频有宗门修士挤不进殷宏周身。
只好另闢蹊径。
来与江澈与沈素衣攀谈。
沈丹师在宗內,尤其是丹道一途,素有威名,又是一名晋升日久的结丹真人,配上一张在外人面前冷若冰霜的雪顏。
劝退不少攀附之徒。
最终只好由江澈勉为其难,替殷师兄一一应付,在心里默记下不同人的言谈,以及私下所赠资源之多寡。
这也並非全无好处。
来往之间。
惯於静坐洞府內苦修的江澈,也算是扩大交际圈,结识了宗內三峰上的些许筑基修士。
意外的是。
亦有不少筑基修士,早已得知江澈二阶上品符师的身份。
互相交谈寒暄下。
江澈的符师身份明显让身边眾人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意味深长的感觉。
战事期间。
上品符师的地位较平日要高上许多,是少有的可以和同阶丹师相提並论的时候。
江澈微笑应对眾人。
心里清楚。
借著殷师兄结丹大典的东风。
他的符交易,恐怕不会再局限於姜再岩、何长朔等三人,积赞財货底蕴,搜集结丹所需资源的速度,也会明显提高一筹。
半日喧囂。
前来参加大典的修士终於开始陆陆续续散去。
沈素衣目露悵惘。
注视著不远处与二三假丹修士与真丹真人相聚一处閒话,不时朗声大笑的殷宏。
“可惜,殷师弟的结丹大典,师父只是露了一面。”
江澈侧脸。
看著沈素衣清冷麵容,微笑说道。
“本就算不上太正式的结丹大典,再说大都是些筑基弟子,假丹真丹境界的修士都少有,师父呆久了算什么事?”
沈素衣轻轻点头。
待眾人散尽。
师兄弟三人再次同往师父处拜见,后半夜方归。
结丹大典顺利功成。
江澈心心念念的四品机缘入袋为安,终於可以再度回到每日静心修炼画符的日子。
三月时间。
就这么悠悠而过。
如江澈此前预料,大典之后,就开始断断续续偶有宗门內的同境弟子寻来。
欲要求取符篆。
做过几笔交易,换取了些日常修炼与磨链修仙技艺的材料后。
江澈开始有意识缩减低阶符篆的交易份额。
更多只做二阶上品符的生意。
这无疑劝退了极大一部分筑基初中期的修士,虽单张符篆的利润显著上升,但整体收益却呈下降趋势。
但江澈对此有他的考量。
他交易符篆。
首要的目的就是兑取结丹所需资源,以及一部分修仙技艺所需。
这类资源筑基初中期修士本就少有。
而且若交易低阶符篆。
会极大地挤占他日常的修炼时间。
在江澈看来。
此举无异於是捨本逐末。
又过一月。
峰中洞府石室。
江澈把千目集托举在胸前,仔细检查他这段时间的修行进益。
千目集高昂著头。
怡然不惧。
两个黑色瞳仁,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
半响。
江澈唇角微扬。
露出笑意,夸讚道:“不错,看来这段时间你是下了苦功夫的,如今离一阶圆满已经不远了。“
察觉江澈神色变化千目隼这才鬆了一口气,兴高采烈地在石室里乱飞,嘶哑低鸣。
江澈欣慰頜首。
隨手拋去一枚兽丸,被千目隼凌空抓取。
大快朵颐。
自从姜再岩上次回宗。
江澈意外购得灵兽破境二阶的风灵丹,就开始对千目集的修炼上了心。
如今效果斐然。
照此趋势。
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拥有一只二阶开慧妖兽。
也不知届时。
千目集又会拥有什么样的天赋术法。
又过两月。
离殷师兄结丹大典结束。
时过半载。
姜再岩终於自宗门外秘境內回返,却並未第一时间来江澈洞府拜访。
相隔半月。
其人才再度露面。
“姜道友,这趟离山,怎么弄成了这幅模样,洪道友又去了何处?”
虽修整半月。
但姜再岩与上回离山前相比,还是显得有些狼狐不堪。
惯著的铁衣换成了一套深灰法袍。
面上新填一道疤痕。
“呵,说来话长。”
姜再岩面色阴鬱。
目无光华。
出口语气在嘶哑之中又多了一笔颓然之感。
“我这趟来,是要了结此前与江符师的交易。”
见姜再岩不欲多提。
江澈暂不追问。
微笑道:“姜道友果是信人,那不知这趟姜道友离山,可有什么收穫,適合充作代价?”
姜再岩无亢摇头。
声音乾涩。
“一无所获,若是江符师不介意,我可用一长分宗门贡献还有灵公与常规资源,进行折算。”
江澈頜首,就事论事道。
“若用宗门贡献,我可接受一定折扣,若是其他资源或灵公,需全额给付。”
姜再岩闻言。
强宙精神,与江澈开始试图计算各项灵物宝材的价值。
与此前豪爽不同。
这趟结清帐目,姜再岩怪得有些锚銖必较,精神面貌大不相同。
一九时辰上夫。
帐目欠於理清。
江澈抬头温和笑道:“这回姜道友回山,可还需要其余符篆?
如今我在別处交易,已经只出求品符篆,但姜道友毕竟是熟客,若需中下品符篆,我这里亦有存货。”
姜再岩犹豫片刻。
摇头道:“至少一二载內,应该难来光顾江符师生意。”
说罢。
起身拱手,出言告辞。
江澈送客。
乳姜再岩步履微晃,消失在林间元道尽头时,才侧身看向仍留在座前的何办朔。
“何道友,多时未见,可要再芝一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