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没钱当什么导演啊 > 第188章 颁奖典礼的抓马

第188章 颁奖典礼的抓马

第188章 颁奖典礼的抓马

方冬升摘得金棕櫚大奖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时,国內正处深夜。

但丝毫不耽误大傢伙的热情。

各个论坛的影视閒聊板块。

“恭喜方冬升导演的《狩猎拿下第55届坎城电影节金棕櫚大奖!

我现在激动得睡不著!这是继陈凯哥《霸王別姬之后,华夏导演时隔九年再夺金棕櫚啊!”

“附带一张模糊的颁奖礼现场截图我刚从外媒论坛扒的图!

刚才给在法国留学的同学打国际长途,他说现场好多老外高呼方导的名字,真的太给国人长脸了!”

“哭了!想起93年《霸王別姬拿奖时我还在上中学,现在都上班了。”

“伦敦留子一枚,刚跟男友一起看电视,屏幕突然插播坎城快讯,旁边的老外都转头问我:

“isthisyourcountry'sdirector?』这是你们国家的导演?

哥们虽然是英標插头,但依旧是华夏心,我骄傲地说yes!』!”

“..楼上你最好说的是插头的事儿!

看到方冬升拿奖,我想起2000年《臥虎藏龙拿奥斯卡,当时论坛也炸了。

金棕櫚基本上算是艺术电影的最高荣誉了!之前方导已经拿了柏林金熊奖,期待欧洲三大满贯!”

一些门户网站也及时掛出相应的头条页面播报:

新浪网:

《突发!方冬升拿下夏纳金棕櫚,华语影坛九年再圆梦!

搜狐网:

《今夜无眠!方冬升导演斩获金棕櫚大奖!

不仅是国內,夏纳颁奖典礼现场此时已经是一片金色海洋。

虽然金棕櫚大奖是双黄蛋,但丝毫不影响奖项的含金量。

所有人都笑著朝方冬升和和68岁的罗曼·波兰斯基鼓掌。

罗曼·波兰斯基是位从业经验十分丰富的导演。

同时他也是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

他最擅长在电影创作中挖掘人性之恶、批判人性之罪,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垃圾!”

就在人们欢喜鼓舞,满是祝福的时候,一道尖锐的女声陡然响起,迅速引起譁然。

“阿丽莎,你疯了!”

女声旁边的男人连忙拉著她,示意她赶紧住嘴!

“夏纳电影节將最高荣誉金棕櫚奖颁给一个罪犯。

这就跟朝所有女性受害者脸上吐唾沫一样无耻!”

女人不顾所有人的目光,悍然起身指著台上大声骂著。

所有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包括站在台上的方冬升。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现场的记者们。

“咔咔咔!”

闪光灯不停闪烁。

“上帝啊!这简直是天降猛料!”

《好莱坞报导的记者手指在相机快门上疯狂跳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的眼睛像鹰集般锁定那个站在人群中嘶吼的女人,镜头里的画面堪称完美。

愤怒的指控者、惊慌的组委会官员、脸色铁青的波兰斯基,还有站在奖盃旁表情微妙的方冬升。

“这比颁奖礼本身劲爆一百倍!”

《费加罗报的摄影记者压低声音咒骂著,却难掩嘴角的笑意。

他迅速调整焦距,把女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和波兰斯基紧抿的嘴唇拍进同一帧画面。

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標题:

《金棕櫚之夜的丑闻一一坎城为“罪犯”加冕?

他仿佛能看到明天报纸的头版被这组照片占据,发行量在报亭前排起长队。

“我將永远不会原谅坎城电影节!”

见所有的媒体都將头瞄准自己,女人一边离开会场,一边嘲讽意味十足的鼓掌。

同时,响应她的还有三位女性,纷纷起身离开会场。

方冬升认出来其中一个,是获得某个获得安慰奖的剧组女演员。

听著旁边人的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方冬升总算是理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罗曼·波兰斯基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老头本身也够罪恶的。

1977年,他曾在美国侵害一名女演员,之后为了躲避罪责,他逃到欧洲,女孩则到了夏威夷结婚生子过起平凡人的生活。

然而,美国警方对他的关注持续了30年,一直不依不饶。

后来一直到2009年9月,罗曼·波兰斯基在瑞士被捕,被引渡美国受审.—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明年他凭藉《钢琴师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但他不敢去美国领奖,也没再去过和美国有引渡条例的国家。

不过在坎城没关係,难道坎城电影节组委会在此之前不知道罗曼·波兰斯基身上发生的事儿?

开玩笑!

只要没有人爆出来,那就没事儿,而且法国人的评判標准也是男女有別:

聊到女艺术家时,大家往往会谈论她们的私生活。

但一说到男艺术家,就会讲,艺术是艺术,人品是人品了。

毕竟法国出“绅士”嘛。

因为中途出了这档子事儿,颁奖典礼耽搁了一会。

主持人出来平息现场的动乱,表示颁奖继续。

方冬升倒是无所谓,反正抓马的场面他见的多了。

但是能够確定一点的是这件事接下来必定会被全球影迷知道。

而这场意外风波,在混乱之下却悄然为方冬升铺就了一条特殊的“红利通道”。

双黄蛋的荣誉肯定会让媒体注意力被两人分食。

但此刻波兰斯基被推上风口浪尖,方冬升反而成了相对“乾净”的存在。

全球媒体在报导这场丑闻时,必然会反覆提及“与波兰斯基共同获奖的华夏导演方冬升”。

这种高频次的捆绑曝光,让他的名字以更快的速度渗透到不同圈层的视野中。

即使不关注艺术电影的人,也会在八卦瀏览丑闻时记住另一个来自华夏的金棕櫚得主—

现场的各国观眾,尤其是女性观眾,目光在两人身上流转时,差异感愈发明显。

波兰斯基因为丑闻,脸上的褶皱仿佛都透著一股令人不適的气息。

不少女性下意识地皱起眉头,甚至移开视线。

同样站在领奖台上的方冬升,身姿挺拔,眼神清澈,年轻的朝气与沉稳並存。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女性观眾们不自觉地將好感偏向了方冬升。

女性记者们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泰士报的女记者莉莉安在笔记本上快速写著:

“同样获得了最高金棕櫚大奖,在波兰斯基的负面光环。

方冬升的存在像是这场丑闻中的一抹亮色,让人愿意相信电影艺术纯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