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诸天帝王论道群 > 第35章 太学、大学、武备大学

第35章 太学、大学、武备大学

今日一反常態在文华殿问政,怕不是就在这里等他毛遂自荐吧?

既然如此,与其等著皇帝点名,还不如主动请缨呢。

估计王应熊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一直默不作声的吧?

不过,

风浪越大,鱼越贵。

陈士奇身为福建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的。

……

翌日,皇帝下詔,內阁擬旨,礼部承办,在大明五京二十一省各建立一所官办书院,上赐名曰“大学”,大学祭酒位列正四品。

计划每所大学招录三五百名秀才贡生,唤作大学生,学期四年,大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功名,等同於举人,可跳过秋闈直接参加春闈。

大学生招录每年一科,於五月在省城统一考试,考试內容分文科、数科、歷史、策论四科相当於后世高考的语文、数学、歷史和政治,成绩由四科总分合计。

秀才参加完考试后,还需要填报志愿,最后根据分数排名和志愿意向分配学校。

不可避免的是,每所大学招生名额中,本省生源占据大头,足有六成之多,另四成由朝廷统筹分配其他省的学子。

当然了,五京大学的招生名额,自然要比省立大学的名额多,具体就不做细述了。

另外,改国子监为太学,太学祭酒位列正二品,暂由文华殿大学士陈士奇兼任。

太学下设文、数、兵、法、农、工、道、医、经济、纵横等十余个学院,各学院的院正,皆位列正四品。

太学生由各省大学毕业生中招录相当於后世的研究生,学制三年,毕业后赐同进士出身,优异者入翰林院。

还有原来的武备学堂,也改成了大明武备大学,专门培养低级军官。

武备大学毕业后,进一步则是在太学兵学院进修。

……

太学和大学的设立,惹得士林纷纷批判,但是天下大多数秀才却直呼皇恩浩荡。

毕竟乡试、会试,哪个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大学招生名额多,而且招生考试每年举办,如此一来,他们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考不过乡试、会试,难道还考不过每年一次的大学招生考试?

而这,也是朱存梧一次性在各省都设立大学的主要原因,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拉拢这些人数眾多的秀才们。

拉一波打一波的手段,如今朱存悟玩得炉火纯青。

至於举人们,到了这一身份,都已经能够接触到官场了,享受到功名待遇的举人们,自然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最多只是在私下聚会的时候骂几句罢了。

如此却是无伤大雅。

反倒是这些秀才们,多是满腔热血的年轻人,说不得热血上头,或者被別有用心之人鼓动,天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去年“东林案”的导火索事件,在南京孔庙静坐请愿的读书人,大多是十几二十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