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监税御史
朝会后,完整的招标令被发了出来。
“……请天下英雄承招标令讨各郡欠税,追税冠者督政豫州,前十者皆可竞为郡守。”
“讨还之税款,若以马、牛等牲畜入临淄,可加倍计算。若以钱计,则减半计之。”
“欲承标者,请赴右将军府领令。”
“若有缺少军资者,亦可前往右将军府拆借。辅政大臣、右将军刘备愿大力资助天下英雄为国效力,望天下英雄保护朝廷监税御史行走各郡……”
这次甚至都不需要刘备单独派人发往各地了,各都督、官员、各郡上计吏自然会分发到各地。
而且,上百个从刘备军中选拔出来的“监税御史”也已整装待发。
早就等在临淄的那些来历不明的探子们,也飞快的奔向四方。
与招标令同步发出的,还有几个调任命令。
国渊迁济北相。
张辽迁东郡都尉。
这两个郡国属于兖州,但曹操对此没什么意见,毕竟前任济北相鲍信和东郡太守桥瑁都是逆贼,而且都是曹操的好友……曹操要避嫌的。
诸葛玄调任冀州任典农校尉,驻清河,负责收揽流民屯田。
徐荣调至幽州,担任右北平太守。
这两个调令就是为了处理很可能出问题的渤海,同时让徐荣去幽州增强一下对外族的防御。
徐晃调往魏郡驻兵,这名义上是督河北税务,实际上当然是和黑山、白波联络。
刘备是在快速扩张,扩大实控土地面积,也便于随时镇压各种不服。
同时,这也是为了随时收揽周边流民。
刘备很清楚用招标令发动大规模讨税会带来什么后果,得预先做好接收流民的准备。
派到各地占地盘的都不是自家家臣,因为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刘备的家臣和本部部曲正忙着分头收田租。
收了田租后,还要等着接收各种物资。
糜竺认投的铁料已经飞快的送来了一部分,陶谦答应的粮食也在运送中,曹操那里也会送一些铁料过来。
董卓那边比较远,但下个月也会随着董白一起运来大量钱和马……估计都是质量不高的劣质钱和驽马。
刘备发出的招标令,同时也是这些物资的用途——这其实是向各路竞标者发放贷款的公告。
刘备向来只做大客户的生意……
从大佬们手里弄来物资,除了自己需要牛马之外,其它的都是为了借给那些参与竞标追税的好汉。
嗯,资助,拆借,或者说是风险投资也行。
参与竞标的那些人,当然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但大多没什么底蕴——所以他们才会用这种方式做官。
如果讨的税多,当了太守,那就更需要抱个大腿,免得被人报复。
刘备当然是条不错的大腿。
用国债吸引投资,其实就是为了绑定一个难以撼动的大集团,而且董卓曹操陶谦这些投资人只分红,不占股,也不干涉经营运作,还会帮着做业务……
有时候得到的投资其实不一定是钱,资方本身的名头,往往就是最大的资本。
得到顶级资本或国资‘投资’,这件事本身的价值比投钱更重要——事实上很多时候本来也是不投真金白银的,得到顶级资本投资这个消息带来的商誉增值,直接就能让估值翻几十倍。
而这种名誉资本,当然也可以放出去继续投资。
但合作伙伴要是业务能力不好,亏了怎么办?
那当然要帮助一下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并为其背书、站台。
所以得有“监税御史”持朝廷颁下的讨税令随行。
第一个看到公告前来的,是参与了多次竞标的汝南黑社会刘辟。
刘辟是黄巾出身,以前应该算是袁隗的人。
当然,现在也不在乎什么出身了,毕竟刘辟目前已经是汝南军帅了……
这其实是个挂名武官,轶同别部司马,但并没有实际的归属。
一般情况下‘军帅’‘兵帅’之类就是专门用来任命大宗族或大型黑社会团伙的——但至少算是漂白了。
“刘军帅眼下有多少部曲?”
为了避免发生次贷危机,刘备发放的贷款是按团伙来的——人数超过百人的团伙才可以申请贷款,之前参与过招标令的团伙优先。
“人多得很呐,三千多是有的,就是钱粮兵器不足,所以见了将军的文告,咱便来问问……”
刘辟搓着手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