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哈哈哈,大明 > 第 13章 来而不往

第 13章 来而不往

“娘的,难不成爷爷我真的认错了?”

狗爷望著骑著驴的余员外离开鬆了一口气。

他没有想到这件事都过去几天了,自己还是被人寻上来了。

要不是提前从手下的乞儿那里得知了消息,自己绝对会被这姓余的给弄死。

他还去衙门报官了。

自己成了一个拍子的贼。

余员外当然不会傻的直接去找狗爷。

他知道这件事后先去报案,余令有户籍,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明百姓。

衙门就是再怎么学皇帝什么都不管,他也得做做样子。

报了案后余员外再去找狗爷。

找到了狗爷往死里打一顿,衙门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打的是拍子的贼人。

这叫师出有名。

狗爷这种人打余令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打十个八个。

但余员外这样从战场下来的狠人,打狗爷这样的也可以打十个八个。

望著自己怎么治都治不好的大腿,狗爷又是一通暗骂。

捅自己的那个小子手上的铁器绝对不乾净。

钱都了,原先指甲盖大小的一个伤口,现在成了小嘴般大小。

隨著天气越来越热,它溃烂的也就越来越厉害。

咬著牙,狗爷把一块烧了很久的瓦片按在了伤口上。

“小杂种啊啊”

他寧愿疼死,用土法来治病,他也不愿意再钱。

钱的疼,比伤口疼百倍不止。

此刻的余令正被余员外带著走在灰尘满天飞的街道上。

京城五月中下旬一到,街面上的官吏就多了起来。

因为夏收了,徵税开始了。

怕闷闷生病,余令还请陈婶婶给闷闷做了一个口罩。

別人可能不懂,但余令却是懂的。

瘟疫能够通过飞尘传播。

京城虽好,但这城里的屎尿实在是……

实在是无法形容。

余员外对余令的表现非常满意。

当时他在军中的时候,炎炎夏日杀敌后清理战场必须戴“布条”。

一块简简单单的布条,真的能减少瘟疫

ps:明朝有口罩,名字叫“布条”或“绑住下半边脸的布条”?,是军医吴又可发现並发明的。

余伯在五月下旬也閒了下来。

这几日他並不开心,他说,今年收丝的情况並不乐观,比去年还差。

丝少不说,质量也差,问题是价格还高。

从今年一月开始京城这块也就前些日子下了一场雨。

最大的问题是去年冬季还出奇的冷,好多桑树都冻死了。

丝收不上来,今年铺子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

直白的说就是做生意赚不了钱了,日子开始难熬了。

余员外长嘆,赚钱比吃屎还难。

余令深以为然,觉得这句话是人间至理。

趁著不忙,有时间,他带著余令在京城去看別人纳税。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北京城最热闹的时候。

他並不是希望通过这些来教会余令什么。

而是喜欢看那黄澄澄的麦粒,看著它们一斗一斗的进入到粮仓里。

看著它们,余员外烦躁的心就会平和下来。

幻想著粮食也能把自己的穀仓堆得满满的。

余令的关注点却不是在粮食上面,而是在其他上。

这纳税怎么给什么的都有,还有人扛著一大卷麻布。

“大伯,为什么还有人会拿著布帛、、钱这些,夏收纳税,朝廷也要这些么?”

“夏税徵收麦子,秋粮徵收稻米。

按照朝廷的规定米麦是“本色”。

你看到的徵收布帛、、钱等一些东西叫做“折色”。

余令不解道:“折色?”

“就是用市面上米麦的价值换算这些物品价值几何。”

余令懂了,可余令恨不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本色和折色之间的价格没有明確的界定线。

折价物又没有一个標准,標准全在那些税吏的手里。

他说你的成色好,你就可以少缴纳一点。

他要说你的成色不好,你就得加量来补。

补多少全凭他们一张嘴,衙门肯定不会吃亏。

他们不吃亏,亏就得百姓吃。

自己看一眼就知道这东西有漏洞,那些胥吏,靠这个吃饭的能不知道?

余令不得不再次感嘆活著真难。

ps:这个问题其实到了清朝才勉强解决,因为雍正进行了“耗羡归公”的改革,其实本质的解决是在2006年的1月1日。

看了一会儿余员外也不愿意看下去了。

隨著人群到来的越来越多,哭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住在京城的有一半人是没有地的,可他们得交税,得用银钱、布帛来“折色”!

明明在家算的是正好,可到了这里税吏却说不够!

这.....

本该是丰收的季节,却处处是悲伤。

三个人朝著铺子走去,此刻的铺子里有了客人。

还是贵客。

客人一进门,身后的健仆就站在了铺子门口,然后如標枪一样站在两侧。

在悬掛起来的一匹匹布样前,一名妇人正牵著两个孩童听掌柜的介绍。

时不时的伸手去打量。

掌柜张有为知道来了大生意,口若悬河道:

“贵人,这是来自南京得云锦,这个呢是来自苏杭的宋锦,这边的这个是蜀锦……”

“这灰有点大!”

掌柜张有为尷尬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