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在龙场听阳明先生和苏录讲学,惣学方法论中,‘格物致知、察微知著’的道理,如惊雷般点醒了他——
世间诸事皆有关联,细微处藏着大势,见一叶可知秋!
明悟之后,再去回想对手的招式,就会发现一些之前忽视的细微动作,其实并不是无关紧要,而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对手出招的起点!
他终于明白,所谓料敌先机,是要通过观察对手的肩肘转动、脚步移位、气息起伏这些细微征兆,顺着关节肌肉的关联性,提前判明对手的发力方向与后续招式。
惣学的‘格物’,落在枪法里,便是‘格对手之招、致出招之理’!
从龙场回来后,他的武艺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再与人交手,往往对手刚有发力迹象,他便已料敌先机,想好如何解招了!
别人只看到他力大无穷,好像一力降十会,每次赢的简简单单。殊不知他最强的是预判——总能识破对手的出招,才会每次恰到好处的破招致胜!
比方邹庆每次刺出长枪前,肩窝总会微微一沉;变招回马枪时,脚尖会下意识碾地……
所以他的防守看似被动,实则如一张收紧的网,越挡越沉,越挡越狠,每一次格挡都击在邹庆最不舒服的位置,让邹庆的手臂多一分酸麻。
久战之下,邹庆的招式渐缓,再不复先前的锐不可当……
他一枪直刺苏泰面门,苏泰侧身躲闪的同时,竟反手死死攥住了他的枪杆!
邹庆不愧是绝顶高手,异变陡生的瞬间便弃了自己的枪尾,腾出右手也扣住苏泰的枪身,跟着沉肩缩背,用腋下如铁钳般夹住苏泰的枪杆中段——
说时迟那时快,观者这才惊讶发现,两人竟从攻防对决变成了近身抢枪的角力!
残阳下,两人各自攥着对方的枪杆,腰背发力、臂膀较劲,疯了似的拉扯抢夺。
“嘿!”两人同时嘶吼,咆哮声压住了如痴如狂的喝彩声。
苏泰双手紧握枪尾,想把枪杆从邹庆腋下抽回;邹庆则腋下锁死、双手下压,拼尽全力想把苏泰的枪夺过来。
两杆白杆枪被两人的巨力拧得弯成了弓,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汗水顺着他们的手臂,落在交缠的枪杆上,瞬间便被震成了气雾……
抢枪的角力僵持了足足三息,所有人都要窒息了,校场静得能听见两人粗重的喘息和枪杆的悲鸣!
突然,两人不约而同地爆发出最后的狠劲——邹庆牙关咬碎,腋下肌肉虬结,猛地发力夹紧;苏泰则腰身拧转,用腰腹带动手臂,攥着邹庆的枪杆狠狠一掰!
“喀嚓!”
“喀嚓!”
两声刺耳的脆响几乎迭在一起,划破沉寂的校场!
苏泰的白杆枪被邹庆腋下的巨力夹断,邹庆的枪杆也被苏泰硬生生掰折,断口木屑飞溅,混着金红霞光如星火散落。
邹庆心中却狂叫不好,两人的姿势决定他现在处于劣势——他夹着枪杆,而苏泰是抓着枪杆的!
而且由于不留余地的发力,他的身体猛然前倾,一时无法变向……
苏泰等的就是这一瞬,他没有半分迟疑,沉腰蹬地,借着抢枪时的冲劲,将那半截枪头狠狠向前戳去!
动作快得只剩一道残影,精准无比地刺向邹庆中门大开的胸口。
‘我命休矣……’邹庆绝望弃枪,以对手不逊于自己的力道,又是杀红了眼的状态,木枪头也能捅自己个透心凉……
谁知预想中的剧痛没有传来,邹庆茫然低头,便见枪尖抵在自己的胸口,力道却已经卸去了九成九……
庆幸之余,邹庆更多的是震惊——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对手并不像自己一样见招拆招,而是在出招之前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更操蛋的是,电光石火间,对手绝对无暇细想!所以更早时候,自己就已经落入对手的圈套了——自己在对手抓住自己的枪后,根本不是恰好夹住对手的枪,而是对手故意让自己夹住的。
正是一抓一夹的区别,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真是大块头有大智慧,自己输得一点都不冤……
“小弟服了!”邹庆单膝跪地,对苏泰心悦诚服抱拳道:“以后你就是我大哥!”
“丁卯武乡试解元——苏泰!”这时,主考官刘丙庄严宣布。
“嗷嗷嗷!”欢呼声响彻云霄,小伙伴们扑上前想要把苏泰高高抛起。
但实际条件不太允许,弱鸡书生们根本抛不动铁塔般的汉子,只能改为把他压在地上迭罗汉了……
苏泰憨厚地笑着,任由他们蹂躏。
ps.先发后改,经过前两章找状态,这章我写的很满意,可以替苏泰求个月票了吧?
大家都是解元,不能厚此薄彼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