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俺懂了,陛下果然是世间最好的陛下!
唐。
贞观十年。
太极宫太极殿。
李世民受邀参观登月行动之后,回来第一时间召集重臣。
之前的二十多天他和长孙皇后一直在商量到底该怎么跟臣下解释才好。
遇仙这件事。
是真的。
宫里人员那么多,消息早传出去了,根本不可能瞒得住,而且李世民也不打算隱瞒,更没想过自己独享这一份仙缘。
可是接下来该如何跟文武百官说起呢?
李世民一直在犹豫。
总觉得时机未到。
今天。
看完登月计划之后的他终於做好了心理准备,后世连月亮都敢上,如此勇猛无畏,自己又何须犹豫?既然有心让大唐参与这个无以伦比的星辰大海计划,自然越早越好。自己的大唐,本来已经落后了一大步,如不奋起急追,未来岂非要输给目前已然领先颇多的大汉和大明?
当然了。
让李世民更有底气的一个原因是。
吴官升代表4717时空以国礼名义送了他一盒黄金药剂。
上面足有一百人份。
有了黄金药剂。
他可以用最直接的办法,让群臣信服。
於是,平时称病低调在家闭门不出天天写兵书还没改封卫国公目前叫代国公的李靖,以及年轻时阵前拼杀过度伤及元气身体大不如前如今臥病在床的秦琼,亦不得不在太监的催促下,深夜奉旨前来。
眾臣之中,来得最早的要数忠心无二的吴国公尉迟恭和消息灵通的卢国公程知节他们几位,隨后老成持重的赵国公长孙无忌和梁国公房玄龄先后抵达。
年轻一辈的。
比如身为路国公的侯君集、金紫光禄大夫李和左武侯中郎將苏烈亦迅速赶来。
最后,慢条斯理不徐不疾抵达的是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微,他向先来的眾臣微微点头致意,再到殿前,向李世民见礼:“敢问陛下,是何等军机大事,深夜召我们一干大臣前来相商?若非紧急军情或重大国政,只为此前得幸蒙受天赐仙恩,復康皇后体魄,欲行国祭还愿,何不趁临朝之机,於大殿之上,跟文武百官言及?”
陛下得受天恩赐福,大限將至的长孙皇后一朝好转。
这个奇蹟大家是知道的。
不仅如此。
陛下宫殿之中,经常会多些奇异仙器。
有的能大放光明令黑夜形同白昼;有的无人自音似仙乐飘飘绕樑不绝;有的据说美味无穷甜入五臟六腑直教吃后为之辗转反侧念念不忘·
魏徽对於皇帝遇仙这种事,其实是半信半疑的。
毕竟一切皆传说,他可没看见过神仙什么样。
而且。
即使有神仙也无所谓。
神仙又不管人间事,如果因为遇仙,皇帝就要隆重举行国祭还愿,劳民伤財;又或者以此为藉口封禪泰山,大兴土木,那大可不必!皇后无恙是好事,祭祀一下是可以的,前提是不能以此为藉口徵税。
此前祈福。
在全国兴修了三百九十二座寺庙,老百姓已经够苦了,再来真的顶不住了。
所以魏微明知李世民听了会很不高兴,仍然抢先,把丑话说得前头。
可以办。
但不能大办特办。
而且你想办得文武百官都同意,得在朝堂论及,不能像现在这样,私下跟重臣商量好,然后打文武百官一个措手不及魏徽最害怕的是李世民因为这件事变了。
再仿秦皇汉武之旧事。
转求长生。
“玄成,朕知你意,你放心,朕绝无徵税之意。”李世民亲下台阶请魏徽坐下。
“微臣不敢。”魏微对於李世民这个举动,心中没有高兴反而有点害怕。
到底是多大的事。
能让皇帝对自己如此示好?
不过,在皇帝没有事情说出来之前,他不好反对,只能先谢过赐座,提心弔胆地等待坏消息的到来。
李世民没有回到皇位上。
他站在重臣中。
微微沉吟。
好半天。
才开口说起今日用意:“在座各位卿家,你等皆为朕之股肱,国之栋樑。大唐得此天下,为各位卿家鼎力相助而成;贞观十年之治,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夷服宾从,亦劳你等日夜辅佐之功。朕特在此,谢过。”
李世民真心实意地向重臣们行礼。
“不敢,臣等微薄之功,岂敢在陛下面前称道。”长孙无忌赶紧起身,带著一眾重臣回礼。
“还请各位卿家安坐,静听朕心中一言。”李世民此前从来没说过这种真心话,毕竟身为皇帝还是要保持一点神秘感的,否则帝皇威仪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