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妖魔8k加更
高斌回到云下洞府,此处是对外宣称的闭关所在,那月桂金枝所在的洞府只有很少人知道。
传音给下方的职司房,很快,就有一个少年修士驾风飞了上来。
石磊恭恭敬敬地立在洞府之外,听到里面的传音,才小心翼翼走进禁制敞开的门户。
还没见到人,就大礼参拜,之后,眼观鼻、鼻观心地立在那里,静等吩咐。
“你修的是太阴?”
职司房的人经常变动,高斌很少在意,可这次来的修士有些不同,刚成的练气,法力气息与自已颇为契合,稍作感应,又有不同之处,这才问了一句。
石磊拱手回道:“稟掌门仙师,弟子上个月成就的练气,修的是《月湖金秋诀,承蒙长老会信任,担任坐忘峰值司房执事之职。”说著,壮起胆子偷瞄了一眼。
高斌笑了笑,道:“我记得你—石磊是不是?”
石磊心中涌起一股激盪,努力作沉稳状,又一施礼,道:“弟子数年前升入內门,回乡省亲时,有幸见过掌门仙师。”
高斌摆了摆手,“既已练气,就叫师伯吧。”
“是!”石磊激动应道。
高斌的眼神很是温和,门中修太阴的不少,可多是杂气,以前还能指望天元醇水,现在有筑基丹在前,谁会浪费此等灵物在个没甚用处的杂气身上?
此人说起来竟是第二个真正踏上太阴道统的同道中人。
《月湖金秋诀,倒是熟悉。
阮金隅要不是被处决,应是能成的。
无关的话到此为止,高斌问起了正事。
这几月倒是发生了好几起大事。
这第一件自是门中九位长老人选。
经长老合议及综合各方面的评定,除去穆思雨、韩天奇、李寧、白羽这四位老资格,
朱古镜这个存在感稀薄的异类,新入围的人有刘涵、梁军、王嵐嵐、高晓燕、楚问、詹天琦、林如海。
都是熟人。
其中韩天奇已出关突破练气后期,李寧、朱古镜都是练气中期圆满,其他人皆是练气三层。
除开这些人,门中练气还有不少。
杂气不论,四五十人总是有的。
九个名额,报上来却有十二人。
白羽小孩子心性,无故罢免怕是要惹她不高兴,就当个名誉长老算了。
王嵐嵐同理,她能处理什么大事?
再把朱古镜落,九人之数就全了。
念头只是一转,高斌就有了决定,这才发现少了个周霞。
“周师姐闭门炼丹,许久没有出外理事了,庶务峰几次请见,只说要推辞长老之位此后只专心炼丹,不问外事。”
高斌微微頷首,周霞资质太差,这点修为也是靠丹药堆起来的,既然她已经下定决心,那就成全她吧。
那筑基丹也不知炼得怎么样了,虽然知道希望渺茫。
第二件大事是越国仙庭。
两个月前举行了“各郡第一次代表大会”,商议確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大体框架。
除了西康宗被定了个一品,其他各宗、各家皆在二三四品之列。
越山宗、紫烟门二品,三都山三品,练气中期以上的修行之家为四品。
定品每三年一次,依品级推举门中之人出仕,担任相应品级的仙官之位,填充仙庭各部的清贵之职。
在高斌看来,这个越国仙庭本质上就是个股份制公司,这个“九品中正制”就是个董事会,出仕就是董事股东代表,三年一次的定品,就是根据股份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只定了四品,也就是练气中期以上的势力才有进入董事会的权利,这个门槛会隨著修为的提升、实力的增长而提高,也算思虑周全。
当然,这只是对有资格入席的人而言,四品以下、五品至九品就只有听命的份。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高斌不怎么关心,大体了解过也就算了。
门中玉皇、佛陀、山青道统的修士不少,可混到他面前的只有梁军一人。
確立的官制,自然要定都、建朝称制、选举国主。
山庭准备新铸一城,名建康,是为都城。
位置选在疆域中心,康城郡西北方向五百里处,依託一座练气级上品的灵山,现以徵发了六十多万凡民,动工一个多月了。
西康宗作为第一大“股东”,梁军自然被选为第一任国主。
高斌听完,只感觉进度飞快,事关道途,也算齐心合力。
第三件大事是最近几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前人遗蹟。
说来也巧,上个月有一座遗蹟被发现,位置就在建康附近,乃是开山伐木之时无意中发现,门中精干力量全都去了,详情石磊也不知道,只听说禁制森严,各家进度缓慢。
天降“流星”,前人遗泽自洞府脱落,是修真界目前最重要的事。
有些遗蹟很明显,现世之地无遮无拦,且声势浩大,引得八方云动。
通常落在谁家就归那家所有,可也有纠纷,比如三个月前吴国落下的一座遗蹟,就引得越国、蜀国、粤国、楚国虎视耽。
差点组成联军,將吴国给灭了。
皇极宗的薛雨多方奔走,还来找过高斌,也不知怎么化解的,最后越国、吴国、蜀国达成同盟,將粤国、楚国排除在外,三家约定,共探遗蹟,所得之物全看各家本事,外人不得插手。
这女修也算有手腕了。
那座遗蹟是位古代高修的洞府,至於有多高,石磊也不清楚,只听说取了不少六艺传承之物,还有一样能让灵地进阶的重宝,只是被皇极宗得了去。
有血誓在前,各家都不好反悔,如今这皇极宗忙著升级灵地品阶的事,为薛雨筑基做准备。
就连越国发现遗蹟,按约定是有资格来分一杯羹的,也只派了个练气中期领著一队人手过来,不是很上心的样子。
再说建康附近发现的这座遗蹟。
规模比吴国发现的那座还要大,且深埋地下,阵法禁制笼括数十里,三家仙庭数十家宗门势力消磨了快一个月,也只在最外围的区域打转。
石磊说看,取出一物,双手高举。
高斌信手召来,拿住细看,眉头微。
这是一尊怒目金刚相,可青面疗牙、背生触手、身上长满肉瘤,怎么看怎么像妖邪之物。
可灵机波动是实打实的,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很奇怪的东西,是从未遇到的。
稍作回想,就忆起在游歷西欧时见过的那处深渊,其瀰漫的秽无和妖邪之力纠缠、抵消,最后衍生出来的,与此物的“味道”极其相似。
这是什么?
高斌心中大奇。
五星偏移,幽冥演绎,这就开始了吗?
他决定亲自去看看,问明所在方位,就化光而去。
石磊恭敬退出洞府,回想这一番表现,雀跃不已。
建康。
越国之地,原华国境內的疆域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面积倒是从南越、缅地、挝地甚至泰国故土上划分得来。
旧时代的国境疆域早就作古,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统御在越国仙庭治下,大致分为康城、聊城、永城、大黎、三都再加上新划的建康、巴桑、清迈三郡,共七郡八十六县,生民七千六百方。
如此疆域和人口在海內也算一方大国,可还是改变不了地狭人多的局面,
修行资粮需要地脉灵机来孕育,更需要广的面积来形成各种独特且苛刻的环境,多数入品的灵物都需生长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如此面积和人口,能孕育出多少堪用的资粮来?
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秘境就成了获取资粮的主要渠道。
天下宗门或是通过抽成,或是通过贸易,或是以赋税和经营的方式来充盈库府,灵地、灵山就成了主要的抓手。
不然,凭什么?
因此沿途所见的灵地多是有主之物,依託灵山而建的修行之家多如牛毛,这些势力都需在仙庭入籍才能取得合法身份,还需缴纳不菲的税赋,才能名正言顺地占据一地。
九品中正制的五至九品,就为他们而设,这门槛就是练气。
不入练气,都不能入品,杂气属可入可不入的范围,数量最多的胎息势力只能沦为寒门。
寒门也是仙族,凡人不管如何兴旺发达,都不能与之相比。
在官制中,寒门需缴纳最多的税赋,承受最重的役,还没有入仕的资格,地位低下,只能附庸入品仙族的羽翼之下,承受多重剥削。
高斌自以为苛刻,满以为大小灵地必为入品各家占据,谁知这一路行来全不是这回事。
一个个村寨、市镇延续,无有断绝,凡有灵地,必被人占据。
依次开闢灵田、药园,洞府、宗祠等等,与凡人亲属聚族而居,但见炊烟畏,稻田延伸,无有尽头,一如旧时。
各地交通不绝,道路虽没有规划,多是泥泞小路,人流却密。
习武强身之风大行,凡人武学直到此时才发扬光大,入山猎兽、寻药觅宝,到处是凡人武者充当主力。
服饰渐新,旧时的短衣短髮渐少,色彩虽单调,也不如从前便利,可古风迥然,换了一副天地。
又有村学、族学、官学、宗学盛行,所教之理,多是参禪问道、玄门感应之问,是为修行前置。
蒙童那朗朗读书之声妆点著如诗如画的田园乡土之景,让人目不暇接,心生物是人非之嘆。
高斌看的心情舒畅,有著旁人难以理解的轻鬆愉悦之感。
“虽取走了不少,可也给了许多。”
“旧时,生民天演几滯,唯假嗣续以传薪火,擎育之道殆如囊鱼食字而已。方今之世,修真大昌,虽未尽脱樊笼,然已现超拔之机,警若云透曦,终可冀登霞举。”
至此心情大好。
如此看来,那仙庭官制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制度不分好坏,適用就行。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不能因嘻废食。
这么一路走,一路看,速度自然不快,等到了地方,日已偏斜,晚霞晕染,大地一片昏黄。
只见一片丘陵地带都被修士给围了起来,法光和法器飞悬空中,巨量泥土和沙石堆积於外,数个小山都被剷平,露出一个灰濛濛的阵法罩子。
高斌停在高空,倒也不急著现身,只看到除了越国仙庭的自家人,还有蜀国、吴国仙庭的宗门势力。
数量不下三千。
还有数量更多的散修散布在外围,一个没有印象的修真坊市建在百里外的山谷,建康城建在西北,相隔倒是不远。
神识扫过场中,倒是看到不少熟人。
孙倩倩和她的道侣胡太冲。
这胡太冲修为已经圆满,这时候不去筹备筑基而来凑这个热闹,想是为了灵地进阶所需的天地灵根。
朱古镜和狸奴带著一帮徒子徒孙占据了阵法光幕的一处角落,隱约受到人修势力的排斥,大小修士只埋头苦干。
朱古镜且不去管,倒是这狸奴的气息很是异样,一身罩袍和兜帽遮住了面容,只盘坐在阵法之內,好似对外界没甚兴趣。
佛陀道统道统异位,已经影响到她了。
吴三省和广阳子等混在一起,这广阳子纠结了中南半岛上的一些练气势力,成立了一家叫做明华宗的宗门,占据了中南半岛剩下的疆域以及一些海岛,大体就是泰国、柬埔寨全羊加上南越和挝地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筹备中南国仙庭。
越国各家早將整个中南半岛视同碗中肉、箭中食,些在草创之际,不愿意让丑多人上桌分享利益罢了。
看这什么中南国自然不顺眼,早早就放出话来,绝不承认其建国资格,还说中南之地越国所有,不容他人染指。
这广阳子就是明华宗推出来合纵连横的,越国势大,无论是海上妖修,还是陆上各国,都不敢轻授其锋。
这中南国仙庭得不到越国袍许,就有胎死腹中之危。
广阳子上2下跳,走不通西康宗门路,就跟越山宗搭上线了,看其熟络的样子,定是结成了攻守同盟。
高斌看过便算,这种事略略了解就好,犯不著为此费神。
剩下的就属三四品的修行家族了。
蜀国、吴国修士也来了不少,可都属打酱油的,些分配在不甚重要的位置。
他並不急著现身,难得来了这么多家,多走走、看看,也可加深一下对修真界的了解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