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著御恆帝的感嘆声,沈晏也忍不住跟著点头。
若不是派去问话的人是他的心腹,后来他又亲自去確认了一下,还真有可能不信。
但如今,人家不仅条理清晰的全部都能说出来,就是人证和物证都有。
虽说那物证有可能造假,人证也可能说假话,但人家敢拿子孙后代发誓,一直沉默著的周启就怎么看都是心虚了。
想到这里,沈晏也抬眸看向御恆帝道:“那这事……”
“你去把认证和物证都准备好,等会陪朕去一趟寿康宫,若太后不信,你再將周启带去,让他们当面对质。”
听到御恆帝这话,沈晏立刻应声退下。
他心里清楚,待会陪御恆帝去寿康宫,不仅是送证据去,更是要护好皇上的安全。
现在他也说不准周太后得知这事后,会不会接受不了,选择发疯。
目送沈晏离开去准备后,御恆帝也直接嗤笑出声。
太后为周家谋求了半辈子,为此不惜和亲生女儿翻脸,可谁能想到,她却压根就不是周家的女儿。
“也不知等会太后得知此事,能不能接受。”
……
寿康宫
从早上就没出门,也没做什么的周太后其实一直在等御恆帝,作为这场博弈里输掉的一方,她还想在最后为周家多求点东西。
就像昨夜侄女说的那样,皇上既然敢对周家出手,那么便意味著他手中肯定掌握了可以完美收拾周家,並且让別人没办法替周家求情的证据。
这些年,他的权利收拢顺利,如今朝中宗室和部分勛贵以及將门还有以江南为首的读书人,几乎都被他收拢在手。
周家是可以奋力一博,但贏的可能性很低,就算最后两败俱伤,最大的可能也是各方势力扶持幼帝登基,而幼帝登基,第一个收拾的还是周家。
当时听完侄女的分析,周太后哪怕不愿意承认,可心里也清楚,若御恆帝发生点意外,以寧兴王为首的宗室,以昭国公沈晏为首的勛贵,还有以镇国大將军为首的將门和以江南吴家为首的读书人,肯定会扶持齐承登基。
既然这样,还不如主动点,给周家留点东山再起的余地。
因为裕贵妃的这些肺腑之言,周太后也在深思熟虑后做出了最利於周家的选择。
等著今天前朝事起,裕贵妃出宫门,当著百姓们的面大义灭亲,再到后来她临终为周岩博得一个可以科举出仕的机会。
这一件件事情,都让周太后有种自己是真老了,斗不过御恆帝的认知。
可不管心里怎么想,在听到宫人来报,御恆帝和昭国公带著人来的时候,周太后还是第一时间於心底升起疑惑。
这是来和哀家算帐的?』
周家那偌大的家业,这么快就查抄完毕了?』
心里想著事情,周太后也端坐好,等著御恆帝几人走近。
御恆帝几人先后踏进屋子后,便各自向周太后行礼问安,周太后將注意力都放在为首的御恆帝和沈晏身上,也就没发现他们身后跟著来的人里,竟然还混著一个此时本该关在大牢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