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北的春天来的很早,好似是为了补偿前两年被各种恶劣天气折腾的西北百姓们,今年的西北除了边关靠近战场的地方没办法种地,其余各处的春耕都十分顺利。
武嫻一路往西北,从最开始的千余人,到最后的一万五千人。
这些都是有马能骑行的,还有五千余人因为没有大量骡马,又需要押送这一路上各路百姓自愿送来的粮草,只能慢慢的跟在了后面。
又是一天辛苦奔波,在宫中养尊处优多年,肤色虽不白皙可摸在手里却十分光滑的武嫻因为这些日子的赶路,手脸都变的重新粗糙起来。
可这种改变,却让武嫻有种异常的熟悉感。
幼年时的爹娘,都是这样的。
橙红的火光照应下,武嫻小心的洗乾净手,而后这才拿起水囊小小的喝了一口水含在嘴里。
等感觉这口水把口腔都浸透了,她才慢悠悠的咽下。
看著武嫻喝好水,青杏这才走过来递上一块已经有些乾巴的粗粮饃饃。
自然的接过粗粮饃饃,武嫻隨意找了根还算乾净的树枝把饃饃串起来放在火上烘烤后,这才看向一旁和她做著同样动作的青杏道:“他们到哪了?”
似乎早就知道武嫻会问这话,几乎是在她话音刚落下的瞬间,青杏就跟著道:“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他们押送著那么多补给是追不上我们的。”
平淡的说完这话,青杏又抬头看了武嫻一眼后才继续道:“大帅,我们的粮草不多了。”
武嫻自然知道粮草不多了,昨天她还吃到了一块白面饃饃,今天就全是粗粮饃饃了。
虽说行军途中她什么都能吃,可青杏和青橘还是会下意识的照顾她。
她拒绝过,可是没用。
用她们的话说,她们都可以出意外,唯独她不能。
她在,將门才能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今天也只分到一块粗粮饃饃,那便说明,是真的到了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想到这里,武嫻先转动手里树枝,好让被火烘烤的饃饃翻个面可以受热均匀,而后这才看向青杏开口道:“如果今早的发现没出错,我们明天上午就会遇上韃靼的小股队伍了。”
说到这里,武嫻抬眸,火光的照耀下,青杏清楚看见了武嫻眼睛里的狠意,那是需要用鲜血才能抚平的伤痕。
看著主子眼底的痛,同样因表妹战死而內心伤痛的青杏也跟著点头道:“那明早属下和青橘把最后一点炒麵分下去。”
听著青杏的话,武嫻点点头,也想到了得知她要出征后,由启安宫小厨房送来的几大包炒麵。
青杏自幼跟隨武嫻,一见主子沉默著不说话,眼睛也看向京城的方向,便知道她在想什么。
在心里回想了一下得到炒麵那天的事情后,青杏也看著武嫻开口道:“月嬋给属下送炒麵的时候还说这炒麵绝对好吃,前两天东子有点不舒服,属下用开水冲了一碗给他,发现那炒麵里竟然有不少核桃碎和芝麻碎这些东西。”
“有这么多好东西,这炒麵怎么可能不好吃。”
一听青杏这话,武嫻也紧跟著笑了起来。
“德妃是个爱吃的,她那小厨房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差。”说著话,武嫻突然一顿,而后又看向青杏继续道:“等打完第一场胜仗后写信回京,你记得提醒我,我要向德妃再討要点启安宫小厨房的炒麵,那么好的东西,適合给我们的伤兵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