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120万美元归你,其它另算
拉里利文斯顿和小约翰洛克菲勒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四目相望,各怀笑意。
两人都很年轻、也都很英俊,更重要的是,两人都不像表面上那么年轻,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超脱年龄的睿智。
斯蒂尔曼看了看年少沉静的两人,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流露出心中的欣赏。
波特先生则笑着招呼两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到三层包厢吧。那里可以做交易,说话也方便些……”
拉里笑着转向斯蒂尔曼先生,对着楼梯处伸出了手,“两位尊敬的先生,请!”
四人各自谦让,随即走上了楼梯,紧跟着他们的,就是斯蒂尔曼带来的几个秘书和保镖。
临上楼之前,小约翰·洛克菲勒还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外面的那辆汽车。
拉里随着他的目光也扫了一眼汽车——此时,围观的闲人已经开始减少了,但质量有所提高,因为很多举着镁光灯的记者,正在围着汽车拍照,亨利福特被几人围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询问这趟伟大的旅行的详情。
科学大发现、技术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真是好呀!——拉里心头不禁再次涌上这个念头,内心翻腾。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总在见证着新的机器发明、还有新的不可思议的空间被探索和发现。
之前是电报、电话、内燃机、电灯和汽车;往后还有无线电、广播、飞机、电视和火箭,人造卫星和人类登上月球。
此时,往往是不经意之间,一种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就被发明了出来。这在当时可能只是一种街头的新奇机器、或者是报纸上的猎奇新闻。
但在科学和技术狂飙的19世纪和20世纪,人们就是在不停的见证历史。相对这个科学和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后面的电子和互联网时代,多少会显得有些功利和无聊。
这也是非常多的科幻作家怀念这个时代的原因,他们想要这个时代无限的延伸,人类飞出太阳系、走向宇宙。所以他们才会对21世纪的护理文书时代非常失望。
“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acebook。”
之所以拉里对这个时代感触颇深,就是因为它既有此时代的际遇,又有后来人的重视。这种迭加如同量子纠缠的人生,让他在潜意识里,从来不把自己的得失、利益或者是发展看的太重,因为拉里知道,最重要的永远是趋势!
而现在最大的趋势,就是诸如汽车这种超级科技树的风口。
汽车这项科技树,已经由于自己的介入被提前点亮了,那就不应该坐等机遇丧失,而是想尽办法,早早跟石油大亨们凑到一起,开启汽车时代!
现在跟洛克菲勒家族一起搭上汽车和汽油这条线,就相当于2008年开始重视比特币、2014年买英伟达的股票……如此早的介入,即使以后发展的不好,自己也是大佬或者宗师。
但如果再晚几年,哪怕就三五年,坐看非常有眼光的类似于小约翰洛克菲勒这种人看到了汽车带给时代的巨大红利,那就没有自己什么事儿了……
这也是拉里在得知花旗银行总裁斯蒂尔曼的背后,竟然是洛克菲勒家族未来继承人——小约翰·洛克菲勒时,心潮澎湃,想尽办法要跟对方搭上人脉的原因。
这也是拉里放弃坐火车,故意让亨利福特将他的汽车开到纽约、造成轰动效应的最初设想。
现在,一切都如自己所料。
那么,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商的继承者——我的礼物已经送上,你愿意跟我一起开创汽车时代吗?
拉里抬头看了看走在楼梯前面的小约翰洛克菲勒的背影。心中希望,他最好如历史上一样睿智和精明干练。
不过,起码从目前的第一印象来看,他确实就是如此。
四人走到了三层的顶级包厢,在沙发上分别落座,波特先生的侍者们也送上了红酒和雪茄。
“来谈谈正事吧,利文斯顿先生。”花旗银行的总裁斯蒂尔曼看着拉里,语气郑重,
“我想你已经知道了,我们需要您的3万股通用电气的股票,我之前的报价依然作数,就是220美元,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可以的,但我也想知道,您是像上次一样融券租用这些股票,还是要买下它们。”拉里也进入了谈生意的状态。
“上次并不是我在跟您做生意,哦,对了,上次是8000股通用电气的股票吗?”斯蒂尔曼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助手。
助手颔首承认了这个数字。
此时,小洛克菲勒接过了话题,大大方方的承认道,“上次是我委托塞缪尔先生租用了8000股股票,为此,我已经向利文斯顿先生支付了120万美元的租用抵押金。”
“竟然需要这么多吗?”斯蒂尔曼皱了皱眉,转头看向拉里,“上次的价格是怎么定的?你能告诉我一下吗?”
“那是融券合同,抵押金是票面价值的150%。”拉里微笑着将之前他跟塞缪尔签订合同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听完这通解释之后,斯蒂尔曼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小洛克菲勒看着拉里,“您在上周末的反转交易做的相当精彩,您是已经预知到该股会出现上涨在最后买入那三万股?还是有其它原因呢?”
拉里扬了扬眉,心说这就说到重点了,对方能知道自己的交易记录这并不奇怪。对于这种美国顶级资本家来说,即使没有从潘恩韦伯证券公司拿到交易记录,他们也可以轻松的从交易所查到自己的交易明细。
但对方应该不知道自己跟摩根的关系……不过就算知道也无所谓,因为大家都是在做生意,别看摩根家族跟洛克菲勒现在有些矛盾,说不定过两天他们就能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成为至交好友。
“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凭行情指代吃饭的人,或者正如其他人所说的,我们是‘纸带虫子’。”拉里笑着向两人做了个开场白。
“您自谦了,我明白,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股票作手。”小洛克菲勒平静的说道。
拉里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继续对两人说,“自从在波特先生这里接触股票交易开始,我就对股票有着非同他人的认知。股价看似就只是一些跳动的数字,但它的背后,却蕴含着群体的心理……这就是大众的共识和情绪。”
“情绪吗?还是大众的?”斯蒂尔曼笑着重复了一句。
“是的,情绪!每一个在华尔街报出自己价格的交易者,看似是理性的个体,但实质上,他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很多,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股票本来的价值,而是喜欢跟随大众。如果人们都想拼命的卖出,那么他们也会这样做……”
拉里一边说,眼睛一边看向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