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早晨是4月13日,拉里早早就去了潘恩韦伯公司纽约营业部,找波特先生。
波特先生见了他,先吩咐前台经理拿出6120美元现金来,这是交易新英格兰铁路产生的佣金返还。前几次拉里来的时候,波特先生都忘记将这钱给他了。
今天,说什也得在第一时间将这钱交给拉里,别又忘记了。
拉里愁眉苦脸的将这6120美元收到自己的钱夹里,他在纽约的这些时间,已经习惯写支票付账了。
现在让他再次装这么多现金,拉里也觉得有点不习惯。
随后,两人回到了波特先生办公室里对进度。
拉里这边自不用说,他在忙着确定本人的公司入股事项中,也要求乔治·伊士曼在未来举办的基金成立大会上,要做一份关于柯达公司未来前景的展示。
这事,伊士曼本身就求之不得,并且拉里还按照后世很多营销经验,给对方出了不少好点子。
伊士曼最近就在忙这个。
至于波特先生这里,其实推进的也不慢了。
波特先生已经着手准备基金成立事宜了,成立公司的相关准备已经做好,相关办公地点和雇佣人员也进行了初步接洽。
另外,波特先生也动员了新闻界的朋友。
拉里有点好奇,“波特先生,您在新闻界有朋友吗?主要是哪里的?”
“《纽约世界报、还有《太阳报、还有《纽约新闻报,《纽约时报!”
拉里又问道,“交情非常好吗?能让他们帮我们给新的基金业态大肆宣传吗?”
波特先生微笑着取过一张报纸,摊开在拉里的桌前,不无得意的说道,“看看吧!看完你就知道了。”
这是一份《纽约世界报。
该报由约瑟夫·普利策于1883年收购并领导,以调查新闻和“黄色新闻”风格闻名,通过煽情报道和插画吸引读者,成为当时最具争议性的报纸。
当然,此时的“黄色新闻”,可不是拉里前世理解的黄色,而是“19世纪末的震惊体、加低俗题材”。
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报业竞争中出现的一种煽动性、低俗化的新闻报道风格,其名称源于普利策《纽约世界报的漫画专栏“一个穿黄色睡衣的男孩”。
在这种报道中,往往采用以夸张标题、煽情内容、大量图片和虚构报道为特征,旨在吸引大众眼球并提高发行量。
在这些新闻中,往往采用超大号字体、黑底黄字等视觉冲击,宣传诸如“震惊!西班牙暴行,美国必须复仇。”等耸人听闻的标题。
文章内容中,也充斥着虚构和夸大,比如捏造访谈记录、夸大犯罪或丑闻细节,甚至制造假新闻。
题材上,黄色新闻也聚焦于犯罪、色情、暴力事件,另外,就是本时代美国人最喜闻乐见的资本大鳄的隐秘,还有名人的绯闻。
拉里平常不怎么看世界报,因为这种报纸的逼格太低,前世看惯了“震惊体”和“标题党”新闻,以为回到19世界的美国能免去这种垃圾新闻的骚扰。
但让拉里意外的是,自己竟然在此时的美国找到了“震惊体”的祖宗——黄色新闻。
最讽刺的是,黄色新闻的创造者约瑟夫·普利策,他同时还是后世享誉全球媒体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创始人。
普利策奖的创设初衷是——表彰严肃新闻与公共价值。
其核心原则包括:强调“为进步和改革而战”,反对腐败与特权;
要求作品具备“绝对独立”和“对公共福利的尽职”。
这与约瑟夫·普利策创造的“黄色新闻”放在一起看,真是绝妙的讽刺。
此刻,波特先生拿出的这份《纽约世界报的头版次条,刊登着这样一篇文章:
《旧世界的“绅士”与新大陆的商业操守。
副标题是“论某些外来富豪与其声称的贵族品德之间的巨大鸿沟”。
拉里一怔,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报道,随即微笑着抬头看了看波特先生,
“您对塞西尔那老小子的进攻已经开始了吗?”
波特先生板着脸纠正道,“这不是攻击,而是反击!我昨天已经正式通知他的管家按照合同交房租了。但你知道他们怎么说,他们说自己的主人去了英国,没办法交。果不其然,那家伙开始使诈了!我也要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行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