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愣着作甚!”梁永厉喝道,“快点动手!继续抓人!”
可是在场的厂卫特务和巡捕官兵们,都是恍若未闻。即便有少数人行动,看到绝大多数人不动,也只能停下来。
梁永又惊又怒,尖细的嗓音刺的人耳膜不适,“你们敢抗命么!动手抓人!”
然而厂卫特务和巡捕们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动也不动。
忽然一个锦衣卫校尉扔下手中的锁链,大声道:“海老爷是大大的清官!世人敬仰!他不是逆党!俺人微言轻,却知道忠义二字!俺不敢对海公动手!吃不了这碗饭!”
紧接着不少厂卫和巡捕营校尉一起喊道:“我等不敢对海青天动手!吃不了这碗饭!”
更多的鹰犬虽然没有响应,却是默默退开,对梁永的命令置若罔闻。
要让他们抓其他官员没问题,可是让他们抓海瑞,他们谁也不愿意。
“你们!你们…好胆!”梁永气的直哆嗦,可是法不责众,众怒难犯,此时此刻他也无可奈何。
“来人!执俺手令,调勇士营一标兵马!”
他决定调遣勇士营的锐士了。勇士营是京营中最精锐的兵马,一万多人全部选自番上精锐和九边精兵,可不是其他京营那种架子,其实就是御林军,向来由御马监统帅。
勇士营本就是太监组建招募的,一直只听太监的话,是宦官集团最可靠的武力。
如今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是宗钦,梁永只是二把手。他要调动勇士营,当然需要经过宗钦,还要有诏令,但不需要兵部的部札、勘合。
可眼下事急从权,梁永奉了皇帝口谕,即便不经过宗钦和兵部,只调遣三千人还是没问题。
“得令!”梁永的心腹立刻领命。
“谁敢!”王锡爵上前几步,“勇士营是朝廷禁军!谁让你私自调动!”
“哈哈哈!”梁永大笑,“朝廷?朝廷是什么?朝廷就是皇上,就是爷爷!勇士营就是皇上的御林军!唯勇士营可称亲军!首辅,俺劝你少管闲事!今朝不同往日!”
王锡爵等人怒极,想不到今日梁永如此放肆,看来皇上真的要一意孤行了。
沈一贯却是神色冷静,时不时看向千步廊的方向,目光幽邃。
正在这时,忽然南边的千步廊方向传来潮水般的声音,好像有千军万马涌来,紧接着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就铺天盖地般响起:
“海公无罪!请愿无罪!”
“请陛下斩杀奸臣!”
“罢课!罢课!”
梁永等人往南一看,顿时脸色剧变。只见密密麻麻身穿监生蓝色儒服的北雍监生,浩浩荡荡而来,一眼望不到头!
五千监生之后,又是顺天府学、宛平县学、大兴县学的秀才,以及在京的士人,数量又是数千!
总数不下万人!
沈一贯见状,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王锡爵等人也松了口气,都露出诡异的冷笑。
“陛下身边有奸贼!”监生中有人大喊,“为国家除贼!为陛下锄奸!保护海公!”
又有人高呼道:“梁永就是奸贼!打死他!”
成千上万的监生和秀才乱糟糟的冲过来,潮水般涌向身穿大红蟒服、在人群中极其醒目的大太监梁永。
什么?梁永大惊失色,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对付请愿士子?他都没怎么犹豫,就想逃离午门广场。
但已经迟了。
潮水般的士子从三面涌来,将梁永和他的心腹围在中间,步步紧逼。
“你们好大的胆子!要造反么!俺奉有圣旨!俺是御马监提督…”梁永色厉内荏的喝道。
可是士子们哪里敢会管这些?挽起袖子一拥而上,顿时将梁永等七八个宦官淹没。
“阁老救俺!阁老救俺!”梁永吓得亡魂直冒,呼救声很快就被喝骂和殴打声掩盖。
转眼间,这个嚣张跋扈、作恶多端,曾经想挖掘秦始皇骊山陵墓的大太监,竟然被士子们活活打死!
整个午门广场,罢课的监生和秀才,再加上外地入京请愿的士子,足有一万多人,声势浩大。
很多人看到难以醒来的海瑞,想要如今日益不堪的朝局,都是忍不住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
长安西街的一处临街的酒楼上,罗言、唐央央正坐在窗边,看着午门的方向,听着午门传来的沸反盈天的噪杂声。
“罗师兄,这就是你想看到的?事情闹这么大,会死多少人,流多少血?”唐央央神色清冷,“我在山东的时候,范师兄说你一定会这么做,你果然这么做了,而且做的更过分。”
“呵呵,你和范师兄都是一样的人。”
罗言自顾自的喝了一杯酒,神色有点落寞,“师妹,我在北京待不了多久了,老师一定会制裁我。但我不后悔。”
“有些事情,不是老师愿意去做的,可我们要替老师去做,比如说:杀人,栽赃,陷害。”
“师妹,人都是有影子的。光越亮,影子越黑。自古以来的大英雄大豪杰,光靠光明正大的手段,是成不了大事的。我罗言,愿意当老师的影子。”
唐央央有点伤心,“虎牙的家人们,都应该如此吗?”
“这是没办法的事。”罗言放下酒杯,“老师和师母把你放在南京,就是知道你的性格太善良,做不了这些事。师妹,你很聪明,但虎牙要完成任务,只靠聪明是不够的。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们。”
唐央央点点头,“老师会怎么制裁你?”
罗言笑了一笑,“雷霆雨露,皆是老师恩德。我并不担心自己,就算是死,我也够本了。这几年我做的大事,顶得上别人几十年。男儿大丈夫在世,夫复何求?”
唐央央安慰道:“师兄放心,你不会有大碍的。老师就算制裁你,也会给你一个机会。”
罗言端起酒杯,“那就借你吉言。今日,倒要看看皇帝怎么收场!师妹,这场大戏就是咱们的佐酒菜,你就好好看戏吧。”
…
正在士子们占据整个午门广场之际,八百多京官文臣,一起捧着乌纱帽,光着脑袋,在举着太祖御像和孔子像的礼部官员带领下,排着整齐地步子,往午门而来。
其中袁可立高呼道:“陛下身边有奸贼蒙蔽圣聪,祸乱朝纲,我等愧对陛下,只能引咎辞官!”
百官罢朝!
京城中的文官,共有一千三百人,今日就来了八百人,大半都到了!
此时此刻,文臣士子们空前团结!
消息火速传到大内,皇帝闻报之后,霎时间如坠冰窖,同时又怒火中烧!
反了!反了!
他们敢欺辱朕!他们敢欺辱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