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何大清等到大家吃的差不多了,这才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好吃……”
“还好……”
何家的孩子,嘴巴上是没缺过的。
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但还是很给面子的给与了正面好评。
小老四跟任家老二最夸张,一人蹲在何大清一边,高着嗓子喊道:“爷爷外公,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鸡腿了!”
炸完另一锅鸡腿的马华站在边上,听着小老四他们稚气未脱的回答,嘿嘿傻乐。
何大清对着马华问道:“马华,你知道为啥媛媛她们感觉一般,而守一跟君君却是这么喜欢吃?”
任君就是任家老二的名字。
本来该是“军”字的,却是被雨水认为太普通,跟别人家孩子的名字太雷同,所以上户口时,改了这个“君”。
要不是雨水有点文化,她都想着让老二叫做“任守二”了。
马华闻言随口答道:“孩子嘛!都喜欢这种香脆的东西。”
“那为啥成年人不喜欢?”何大清又追问道。
“也不是不喜欢,而是容易感觉腻味。
这个东西吃多了,吃其他东西,都吃不出味道了。”马华思索着说道。
他也不明白这个师爷,是什么脾气,问他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
只能小心谨慎的回答。
“你的厨艺,就差这么一点。
你师父说的那些,你师爷师伯说的那些,就是看人下菜碟。
这在其他行业,可能不是一句好话。
但在咱们勤行,却是特别需要注重的一点。
什么人,什么口味,你得提前了解一下。
孩子牙口好,他们爱香脆东西。
老年人牙口弱,还可能食欲不佳,那太过于油腻的东西,他们吃到嘴里,反而会觉得恶心腻味。
你十来岁时候的口味,跟现在一点变化没有?
咱们厨师一行,必须学会看人下菜碟,那才能做出大家都满意的菜来。”何大清毕竟上年纪了,看到懂规矩的年轻人,都喜欢教上一些他的内心感悟。
事实上,何大清内心有遗憾也有疑惑。
疑惑是何雨柱其实也没做几年厨子,但从马华转述的话语来说,好像何雨柱对这一道领悟很深。
就像何雨柱说的那个厨子必须会‘望闻问切’一样,何大清有这种感悟,却是没有这种总结。
他相信王福荣也应该没有。
毕竟当初他在四九城当厨子的时候,他们勤行师兄弟,也经常交流。
要是谁能总结出这么一套歪理出来,不管准不准确,总归能扬名就是了。
人世间,各行各业,大多数的名声,不都是如此鼓吹出来的么。
就像后世的某些艺术家一样,遍地都是。
有利益嘛!
而且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一帮凑在这个某某家身边的人,都能分润这种利益。
要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后世网络上常说的‘名气’与‘人设’。
先鼓吹名气,再塑造人设,那么一大帮人就能凭着这两样,吃一辈子。
而何大清遗憾的也是很简单,他们何家,好像是没有传承他跟何雨柱厨艺的人了。
小老四还小,他都不一定能看到这孩子成年。
何平,现在走的是棋之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