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老周家的伙食不出意外的好了不少。
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配刚炒好的小青菜,还有一大早,翠花娘特意赶早去肉市买来的梅花肉,没少下油跟辣椒,炒的更是格外喷香。
这不,饭还没好,外头已经有不少人脸都顾不得洗,便悄摸摸地伸出头来:
“呦,这香的,狗蛋他娘,这是家里出了啥好事儿啊?还是你家大头最近哪里发财了?”
“嗐,哪有什么财不财的!”
“就大头那个老实头,真要有财,也轮不到咱们不是。”
屋里,翠花娘先是嘁了一声,这才一脸高兴道:
“这不是我家宁子,早前不是帮人家卖花吗,恰好运气好,被人家内城里头的贵人瞧了。说是宁子脑袋聪明,人家大小姐打算出钱,送姑娘去读书呢!”
“就连喜子也沾了点儿光,马就去人家那里做帮工了。”
说话间,翠花娘还不忘猛抡着手中锅铲,透过灶房门口,对着一众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的邻居们乐呵呵道:
“这不,宁子今儿就要去学了,家里可不得庆祝一回!”
众人:“???”
话音落,正偷摸摸听的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好几个几乎同时掏了掏耳朵:
啥?人家大小姐出钱,送宁子去读书!
就说天底下咋还有这好事儿!
可要说说瞎话?邻里邻居这么些年,周家两口子啥人,都一个院儿哪个不晓得。
说瞎话,还真不至于。
何况这阵子也不是没人察觉出不对,旁的不说,宁子早前就不止一次抱着本书回来,面愈发白净不说,连身衣裳也都是新做的。
说去帮人卖东西也不意外。
要知道,连狗蛋都还穿着旧几年前的旧衣裳呢!
加不久前,真有人瞧见翠花两口子买了不少东西回来。
这么一说,同大家伙最近格外好奇的事儿可不都对了!
至于周家人发了财,这才能闺女念书,这点儿院里众人则是想都没想过:
年纪还小的虎子不说,大些的狗蛋还在外头玩儿泥巴呢!
难不成这宁子,真命好遇金贵人了?
能随随便便出钱给人读书,那得多有钱啊!
下意识的,众人说话的声音都小了许多。
瞧着外头人纷纷瞪大些眼,一脸不可置信,翠花娘这才满意地哼着小曲儿,吩咐外头口水都流了一地的狗蛋哥俩,把刚炒好的肉菜都给端到堂屋里去。
宁子要读书,喜子要出去工作,俩姐妹时常不在家,这不明摆着的,也瞒不住人。
与其叫外头这些邻居们猜来猜去,时日久了,编出些不像样的话来,还不如一开始,把话说前头。
如今日子好过,翠花娘虽还搂搜,却也没不像前那般,一分钱恨不都得掰成三瓣。
屋里,一口咬下香喷喷的炒肉丝,安宁默默点了个赞。
嗯……不错,一家五口,小一两肉的呢,她娘算是难得大方了这一回。
好在,就她所知,育才小学食堂味道还不错,外面好吃的小摊,饭馆也有不少。
顶着门外一道道暗戳戳瞅着的目光,安宁熟练的背起小书包,坐了自家大头爹的黄包车。
民国时期的小学,还是私立女校,说实在的,安宁还真有些好奇。
因着学校距离原因,安宁选的是寄宿制,也就是一周只有放假那天才能回家,其余时间都要在学校里度。
这个对其他人感觉很为难,但对目前的安宁……
放下包袱,环视了一眼仅有二人的宿舍,安宁心情几乎瞬间就美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