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它,太好了,咱们马上栽种下去!”
林玉珍则是检查了一遍豆苗,开口提议。
“这些背回来的豆苗也都没错,也全部栽种下去。”
野生大豆的开期比栽种大豆的差不多要晚上一个月左右。
若是直接用这些苗栽种,等到开的时候,刚刚好能赶上栽种大豆苗开。
为了增加实验的成功率,林玉珍还主动把种子给了一部分给周教授,让他们带回去研究。
周教授激动得顾不上留下来吃晚饭,当即便骑车往城里赶。
......
野生大豆栽下后,眾人的心齐齐鬆了一大截。
眼下杂交水稻也已经全部播种完毕,果园里期即將结束。
鸡舍里的鸡崽子们也已经能够自己出来觅食了。
令人惊奇得是,这两百只鸡原本就是怕养不活,所以才凑出来这么多。
但是过了这么久,不但没有死一只,个个还养得活蹦乱跳的,比各家各户单独精细饲养的还要好。
除此之外,这两百只鸡每天產的粪还为大队添了不少的肥料。
眼看著大队的春耕和副业一项项步入正轨,苏清苒喘口气的同时便开始张罗著给父亲和哥嫂赶製衣服。
她做衣服的时候,林玉珍就在旁边拆旧衣服,再往新衣服上打补丁。
另外又给每人做了一双单布鞋。
衣服和鞋子做完,家里的咸鸭蛋也醃好了。
苏清苒分成了三份,一份留下来,一份给了顾家,另一份带去林场。
顾婶听说他们要去林场,特地叮嘱顾逍去买了肉。
自己又用野菜和豆腐炸了一锅野菜豆腐丸子出来。
苏清苒却在吃食上犯了难。
她的难,就难在母亲在这,很多东西不方便拿出来。
只能让顾逍一起帮著从镇上带了些肉和豆腐回来。
原本她是想著包点薺菜肉和豆腐包子给送过。
可林玉珍今天在山坡上碰巧遇到了一片艾蒿,心血来潮采了半篮子回来。
一看到这个,苏清苒便想到了之前在外婆家吃的清明粿。
外婆家在浙省,那边清明前后有吃清明粿的传统。
这么久没有和那边联繫,母亲一定是看到艾蒿,想到了外公外婆了吧?
“妈,要不然咱们包清明粿尝尝鲜?”
林玉珍的確是惦记著这口。
也有些想家了。
清明粿的皮是用鲜嫩的艾蒿焯水挤出的汁,混合著米粉揉成的。
馅料是用买来的猪肉切成丁,加上碎豆腐,再放点笋丁、蘑菇丁和雪菜沫。
反正家里有什么能放的就放进去了。
包著清明粿,林玉珍忽然眼眶就红了。
苏清苒手上一顿,装作隨口问道:“妈,一包这个我就想到了以前去外公外婆家的时候。
下次进城,要不然我用你的名字给外婆家寄点东西吧?他们收到东西,也就放心了。”
林玉珍犹豫了一瞬,隨即点了点头。
之前家里出事的时候,她怕两位老人年纪太大受不住,也不敢告诉。
但是长久不联繫,老人心里肯定能察觉到异样。
现在她没事了,是应该和娘家那边说一声。
“行,你寄之前给你大舅打个电话,我一会把电话號码写给你。”
母女俩一边包清明粿,一边商量著寄什么,很快就把一大盆馅料包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