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在梅奔的首次亮相
“吴軾驾驶著梅奔赛车出来了,这是他新赛季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他对新赛车適应的怎么样,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了!”
车身上有著59號码的银箭来到赛道。
第一圈,吴軾按照车队的要求,先了解下赛车在赛道上的情况。
所以这一圈跑得相当慢,耗费了足足2分半钟才结束。
隨即,他就被召回了维修区。
汉密尔顿那边的情况也一样,漫长的一圈后同步进入维修区。
梅奔的工程师、机械师们上前根据歷年收集的数据以及刚刚赛车小跑的情况来对赛车进行诊断。
这次主要是看看赛车有没有稳定问题。
因为17年的空动规则大改,哪怕是梅奔也不能確保自身的优势还在,所以在揭幕站是异常谨慎。
二十多分钟后,赛车的基础性检查完成,可以再度出场。
这一次是需要尝试跑出足够的速度。
吴軾今天远比去年在威廉士要更加认真,因为他和汉密尔顿的调校数据將不会被共享,一切数据都要他自己来。
出场圈加上暖胎圈后,他开始飞驰。
一圈过后,跑出了1分26秒7的成绩,乔纳森在tr里告知:“0.3秒。”
吴軾知道,这是再和汉密尔顿刚刚飞的一圈对比。
“散热一圈后,加快速度。”乔纳森说道。
“copy。”
吴軾应道后,在赛道上稍微放慢了速度。
梅奔的引擎给他一种熟悉感,毕竟在威廉士也是用的梅奔引擎。
但是剎车、变速箱、空动等则完全不一样。
梅奔的剎车初段制动非常强悍,但在峰值过后,力度会快速下降,这个特性与威廉士相差很大。
而空动方面,他只是加加速就能感觉到那远比威队更强的下压力。
即使梅奔也喜欢搞低阻调校,可这和威队的低阻却不一样。
威队的低阻,那是真低阻,低到没有了下压力。
梅奔这方面的平衡性做得更好,至少在大多数弯中,吴軾都体验到了那种轮胎被压在路面上的感受。
当然,这些差別可能也来自於17年的规则大改——赛车更宽、轮胎更宽,自然而然会有更好的弯中稳定性。
吴軾也发现了这辆车的不足,那就是对气流非常敏感。
一旦速度跌破某个数值,下压力会断崖式下跌,甚至於出现起伏波动的情况。
这就说明在低速弯中,w08可能会处於劣势地位。
变速箱方面,嗯,他算是知道了去年为什么老汉、公主起步频频出现问题。
梅奔为了增强赛车的反应灵敏度,非常激进的设计了变速箱。
这使得变速箱的工作窗口变得狭窄,转速过快、过慢都会导致动力输出受到影响。
最关键的是,这还会影响牵引稳定性。
而受这两个缺点迫害,梅奔的起步必然遇到非常大的问题。
即使吴軾没有开过去年的梅奔,却根据这款变速箱带来的感受知道,其中增添的不少设计都是为了配合嚙合工作。
显然,w08在努力改变去年的情况的。
好消息是,这种改变是有效果的,至少吴軾哪怕不去刻意感知赛车,只按照乔纳森给的数据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起步。
但关键问题在於,起步是整个比赛中最容易获得优势的阶段,仅仅是个平庸的起步,那就是浪费大好时机。
所以吴軾很想知道那个关键的参数点,这对於他比赛起步將有至关重要的帮助。
他也知道这是他的优势,因为今年的发车依然採用了去年的规则,车队不被允许指导车手起步。
转过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14號弯,吴軾深吸口气,將脑中的杂念摒弃,开始飞驰。
乔纳森看著眼前屏幕上不断跳出的数据,默默记录下关键数字。
他拥有著其余工程师不具备的灵敏——仅仅是针对於吴軾驾驶风格的灵敏性。
这些数据將在之后为吴軾提供调校依据。
唰!
很快,一圈结束,吴軾的成绩来到了1分25秒311。
而更早完成比赛的汉密尔顿仅仅1分25秒535。
“good。”
乔纳森夸奖一句后问道:
“需要多驾驶几圈还是回到维修区?”
“让我多感受下这辆赛车。”
“ok。”
吴軾继续留在了赛道。
托托將这些对话听在耳朵里,他算是知道为什么吴軾一定要乔纳森来辅助了。
如果是梅奔原本的赛道工程师来负责,在看到吴軾的圈速比汉密尔顿更快后,一定会下达回到维修区的指令。
梅奔在练习赛主要是针对赛车进行测试,而不是来暴露圈速的。
当然,托托也相信,经歷过爭冠的吴軾乔纳森团队肯定会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也確实如此,吴軾在经过散热圈之后,小小巡航了一圈,圈速仅仅1分30秒111。
而在巡航圈后,速度才再度提高,跑出的是1分25秒142。
这圈跑完,吴軾回到了p房,开始和自己的性能工程师马库斯·达德利沟通。
乔纳森也参与了討论。
达德利有些诧异,不过並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就刚刚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车手在赛场上更多是凭藉对车辆的感觉来驾驶,而工程师们则是根据数据来判断赛车还有多少性能能够压榨。
达德利的经验丰富,他对数据的分析非常老道,很快指出了吴軾可以进行优化的地方。
吴軾听得频频点头,即使他能够完全得知车辆的情况,可却不能够穷尽车辆控制与环境的匹配。
达德利就很好的提供了方向,等会再上场只要去试试,就能够知道结果了。
乔纳森听完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將刚刚几组关键的数据圈了出来。
“你的意思是说扭矩转换总量的数据.”
达德利皱眉,不过很快,他眼睛一亮:
“抱歉,我还没有完全適应吴軾的驾驶方式,对於其余车手来说这种频繁的调整是不可能的,可对於吴軾来说这並非不可能。”
达德利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在2015年的时候,他们两个车组的工程师都有个额外的人任务,那就是观察吴軾的驾驶。
那时候他就注意到了吴軾远比其余车手对车辆的更加频繁的调整。
可惜在2016年,隨著威廉士式微,梅奔就没有怎么再关注吴軾了。
这反而让他忘记了些事情。
“我明白了,我会计算的更精確些。”
达德利很快在键盘上敲了些数据进去,然后和一旁的另外三位工程师討论起来。
这次简单的討论用了二十多分钟。
引擎性能工程师鑑於吴軾的情况,调整了不同模式下引擎的输出功率,来適应吴軾在这条赛道上的驾驶风格。
很快,老汉那边调整好了之后,也重新回到了赛道之上。
出场圈后,老汉將梅奔的成绩提高到了1分24秒220。
“这,梅奔的势头还是这么强劲,难道今年又是毫无悬念的一年吗?”
不怪解说们的大惊小怪,因为红牛、法拉利做出的成绩都在1分25秒多。
而老汉直接將成绩拉到了1分24秒头,这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差距。
“作为参考,24秒220。”乔纳森告知吴軾。
吴軾听到后,通过出场圈就熟悉了赛车的调整,很快轻易刷出了1分24秒115的成绩。
千分之五秒。
听到自己比汉密尔顿更快后,吴軾不是高兴,而是略微诧异。
他才隨便推了下啊!
或许是太久没有开著围场里的顶级赛车,所以让他產生了种强烈的错位感。
一练的极速测试就此被叫停,吴軾回到维修区,待会儿的任务將是长距离测试。
而汉密尔顿那边,则是重新进行了一轮极速测试,不知道是在压制实力还是干什么,汉密尔顿仅仅跑出了1分24秒5的成绩。
最后,吴軾和汉密尔顿两人在赛道上进行了68圈的长距离巡航。
一练停表。
托托看著摆在自己面前的成绩单,还是相当满意的。
只不过一练不管数据多好,都没有到值得开心的地步。
下午四点,二练开始。
和一练的规矩一样,尝试释放更多性能,寻找车辆的极限速度。
隨后再进行常规性的巡航,评估车辆稳定性和轮胎的损耗。
汉密尔顿率先刷出了1分23秒620的成绩,看起来像是在吴軾示威。
这次吴軾確实没有刷得很快,仅仅以1分23秒711进行了回应。
不到0.1秒的差距,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反而是维特尔那边,仅仅跑出1分24秒167的最快成绩,这个消息对梅奔和法拉利来说都不太好。
托托一直不想梅奔表现的过於突出,不然很容易遭受指责。
但没想到练习赛才开始,这种苗头又出现了。
法拉利这边则有些沮丧,速度不如梅奔,正赛该怎么办?
紧接著,长距离测试开始。
吴軾仅仅跑了10圈,就回到了维修区,他和自己的工程师团队说道:
“胎耗太高了,特別是后轮。”
达德利看了看说道:“嗯,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目前看来,这是符合单圈、长距离的综合最佳方案。”
“长距离会吃亏的,或许我们应该调整赛车,可以適当往转向不足调校。”吴軾说道。
梅奔的赛车轴距是围场最长的,为了保证弯道中的灵敏度,工程师们適当的提高了转向灵敏度——
汉密尔顿也较为適应转向过度的车。
然而转向过度往往意味著对后轮的压榨极大,特別是在操控过程中频繁出现后尾的滑移。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转向不足会让车子变慢,目前我认为这是最快的情况了。”
达德利说道,他略微皱眉。
“嗯,我知道,但我希望再找找那个平衡点。”吴軾说道。
“好。”
达德利点头。
如果是个新秀车手这样和他提意见,他肯定不会理睬。
可眼前这位是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他说的话有著足够的分量。
经过调整后,吴軾换胎再度上场。
利用最后的时间跑了6圈。
达德利等到赛车回来后第一时间观察了赛车的情况。
后轮的状態远比之前要好,而前轮並没有出现那种转向不足导致的颗粒化。
“长距离看起来情况会更好,但是你能够確认极限圈速不会降低吗?”达德利等到吴軾下车后才问道。
“我认为不会比之前的调校慢多少,因为现在这辆车本质上还是灵敏转向调校,只不过更和缓的操作后会让赛车平衡於两者间。”吴軾说道。
“你是看了我们的数据?不,你没看,那么你对车辆情况的感知简直太恐怖了。”达德利说道。
“喔,谢谢夸奖。”吴軾微微一笑。
周五的两场练习赛结束,梅奔取得了优异的领先,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於这个赛季会变得无趣的焦虑。
不过吴軾和汉密尔顿都有新闻官提醒,所以回答都指向法拉利在隱藏实力。
在周六早上比赛开始前,索伯车手维尔莱茵因为背部的伤势,无法继续参加比赛,所以由后备车手安东尼奥·乔维纳齐参加。
这位车手也算是老熟人了,和吴軾、维斯塔潘一起跑过3。
很快,最后一场自由练习赛开始。
三练传统项目就是进行排位赛模擬,所以各支车队也都要试试圈速。
吴軾和汉密尔顿做出了1分23秒8的成绩。
和去年的杆位成绩1分23秒837相当。
而维特尔则跑出了1分23秒380的成绩,让法拉利这边非常满意。
大家的焦虑情绪也得以缓解,或许法拉利和梅奔之间还將有精彩的爭锋。
就这样,在充斥著担忧等各种情绪的围场中,下午五点,2017年揭幕站的排位赛到来。
“目標圈速是1分24秒头。”乔纳森直接和吴軾说道。
“好。”
吴軾整理好衣服,坐进了车里,等待著车队的指示。
3分30秒后,指令下达,他先於汉密尔顿8秒出发。
出场圈略微加快速度,轮胎很快进入工作温度。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他已经跑过很多次,每个弯道都异常之熟悉。
驾驶著更稳定的赛车,总有种想要去触发极限的衝动。
不过这才q1,引擎功率都没有全开,所以这种衝动只能压制到q3才有机会释放。
嗡!
16號弯碾过路肩边沿,赛车进入大直道,强劲的动力配合上drs,赛车的速度飞速拉高。
轻鬆写意的在1號弯减速入弯,出弯后顺势进入2號弯。
整条路线不偏不倚,也没有衝刺极限的那种惊悚感。
可就是这种閒庭散步的感觉,整圈跑下来,车速却相当不错。
吴軾以1分24秒340完成了q1的第一个飞驰圈,排名第一。
隨即59號银箭进入维修区。
晚了十来秒开始飞驰的汉密尔顿一圈结束,成绩1分24秒535。
这个成绩足以轻鬆进入q2,可是他依然选择了再跑一圈。
第二圈,拿出些实力的汉密尔顿刷出1分24秒191的成绩,挤掉了吴軾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