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知道我是谁吗?
污污污——
伴随着汽笛声,陆时和夏目漱石登上最后一级舷梯。
接下来将是长达一个多月的航行。
他们刚走上甲板,身后就传来了水手们的号子声。
随后,
一阵轰鸣,
在夕阳的微妙色彩中,邮轮缓缓驶离港口。
它庞大的身躯在水面上淌出一条白线,仿佛鲸鱼在海中翻腾留下的痕迹。
港口码头上,人群逐渐散去,
淡淡的告别声和挥舞的手臂都渐行渐远。
“呼”
夏目漱石长出一口气。
陆时看去,
“怎么?哭了?”
夏目漱石撇开视线,没有搭腔。
陆时笑了笑,
“我说把吾辈交给你,你不愿意。现在倒好,开始哭鼻子了。”
就在五分钟前,夏目漱石和吾辈在码头上深情道别,
一人一猫久久相望,竟无语凝噎。
当然,吾辈是不懂那些的,
但小家伙有灵性,能隐约察觉到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连“喵喵”的声音都显得微微有气无力。
夏目漱石就更不用说了,
能写出《我是猫,吾辈是立了大功的,当然会不舍。
所以他们告别了很久,以至于两人登船都是卡着点儿完成的。
夏目漱石叹气,
“爱,不一定要长相厮守。把它交给你,对它更好。‘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吧?”
这话听着就很沸羊羊,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男人在争女友呢
陆时满头黑线,
 ̄□ ̄
“人家秦观写的《鹊桥仙是歌颂男女之情,伱倒好,搞起人猫恋来了。”
一句玩笑话冲淡了些离愁。
夏目漱石被逗乐了,
“你说的对。”
说完,他环视了一圈,
这艘邮轮有四分之一是东亚面孔,目光中既有对回归家乡的期待,也有对西方世界的眷恋。
夏目漱石伸个懒腰,
“没想到,两年时间弹指一挥,我马上要回家了。”
之后,他用手肘捅捅陆时的腰肋,说道:“这艘邮轮经过佛山,你不顺便回去一趟?”
陆时摇头,
“不了。”
夏目漱石虽然理解不了陆时富贵不还乡、锦衣夜行的原因,
但心知陆时所虑甚深,向来有自己的打算,便没再继续出言劝说。
可能是近乡情怯吧?
夏目漱石又看向港口,
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欢快的叫声。
他说:“看,他们还没走。”
陆时也跟着看了过去,
果不其然,公主殿下正艰难地一手抱着吾辈,另一只手对邮轮挥舞,
时不时,她还得换一下手臂。
夏目漱石不由得笑,
“对女性来说,吾辈确实太重……唔……那个家伙!”
只见吾辈跳上了玛格丽塔的头顶,对邮轮挥爪。
幸好公主殿下戴了圆顶礼帽,不然头发肯定变成鸡窝。
远远看着,公主和猫的显得异常和谐,足以入画。
在玛格丽塔的身边,戴尔姐妹和萧伯纳也在。
菲利斯正对着邮轮高喊着什么,
风隐约送来几个单词,
“谢谢!”
“女主角……”
“剧本……”
……
夏目漱石说:“陆,你也真是的。薅羊毛就算了,怎么逮着人家姐妹俩硬薅,也不知道换个目标。”
陆时:???
“我怎么薅羊毛了?”
夏目漱石摊手,
“让妹妹演克拉拉那种不讨喜的角色就算了;这次又让姐姐演洛丽塔。”
陆时无奈道:“我本来没想找菲利斯的。”
原因无他——
菲利斯演过《罗马假日。
有谁能想象奥黛丽·赫本去出演一个洛丽塔那样的女性呢?
总感觉不太搭。
但陆时又想到了那部美法合拍的著名电影,
女主演多米尼克·斯万1980年出生,1995年就参与了《洛丽塔的拍摄,
从年龄的角度出发,菲利斯好像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她对出演十分坚持,
陆时没理由拒绝。
毕竟,菲利斯现在是全欧洲最红的女演员之一。
他对港口的方向摆手,
“回!去!吧!”
玛格丽塔几人似乎是听到了,又招招手,随后便钻入斯蒂芬森安排的巨大王室马车,
车夫催动马儿,
没多久,马车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点。
夏目漱石问:“萧伯纳先生是怎么说的?”
陆时回答:“痛并快乐着。《洛丽塔可比《狩猎难改得多,甚至可能比《包法利夫人都难。同时,他又很有动力,把自己比作一头看到红布的公牛。”
参与名垂青史的作品的戏剧改编,肯定有动力。
夏目漱石摊手,
“他应该是‘看到公牛的红布’。”
“噗!”
陆时笑喷。
两人的行李都已经由船员送到了最上层,所以一边聊着天,一边往俱乐部走。
进门的时候,欢笑声瞬间席卷而来,
“出来混,要讲信誉,说让你破产,就让你破产!”
“抱歉,打得不错。”
“还得是战斗法师甘道夫啊!哈哈哈哈!”
……
俱乐部俨然被改造成了桌游吧。
吧台后摆放着各种游戏,从经典的国际象棋到《魔戒、《大富翁,
墙壁上还挂了一排各种色彩鲜艳的海报。
两人找个位置坐下,
就像在布莱雅路。
夏目漱石说:“如果,《我是猫能改编成戏剧就好了。”
陆时摇头,
“难。”
夏目漱石遗憾道:“刚才我们提到《包法利夫人,我觉得明明只要完全按照小说编排就可以,但是……”
陆时说:“你这是对小说有执念,觉得小说一定比戏剧好。而且,‘完全按照小说编排’,这件事本身的可行性很低。”
他让酒保端来一杯水,
之后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下两个词:
小说、剧本。
陆时说道:“小说里可以为了情节或者画面感,极尽描写之能事,写得越详尽越容易让读者在脑海中更好地把这些文字具象化。而剧本呢?编剧如果写,‘树上站着一只鸟’,剧组可能真要去训练一只鸟。”
夏目漱石了然,
确实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复刻原著的情况。
两人正聊着,
忽然,有一个日本人走了过来,恭声道:“请问,你是《我是猫的作者,夏目君?”
之所以知道是日本人,因为他的英语口音很重。
陆时好奇地看去,
对方长得很矮,甚至比夏目漱石都矮,
但他的身姿异常挺拔,宛如一株山中的松树,双眸犀利,带着丝丝的攻击性,十分符合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气质。
夏目漱石说:“请问你是……”
对方笑了,
“夏目君,我们是校友。”
夏目漱石脑筋急转,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
“总长?您是……菊池总长?”
菊池大麓,明治至大正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数学家、地震学家、启蒙思想家、教育行政官。
至于“总长”,指的是东京帝国大学总长,
他是在1898年上任的。
而他自称夏目漱石的校友,则是因为他曾两度两度留学英国,分别就读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
菊池大麓看向陆时,
“不介意我入座吧?”
看似是问句,
但他根本不等答复就直接准备落座了,没把陆时放在眼里,
显然是看出来了,陆时是中国人。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无论长相多相似,不同的民族之间就是能发现彼此间存在着差异。
更何况,连长相也不相似,
陆时长得高。
他微微挑了挑眉,
“不行。”
一瞬间,整张桌子安静下来,
“……”
“……”
“……”
外界的一切喧嚣好像与这里无关。
菊池大麓吃了瘪,才知道好好说话:“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实在是抱歉。只是,我有要事与夏目君相叙,所以,能否请你暂时回避一下?”
这才像句话。
陆时倒也没什么所谓,跟夏目漱石点点头,随后起身,走到旁边桌看一帮英国人玩《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