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63章 还有兵马

第163章 还有兵马

定难军从暖泉峰出击,短短时间内,攻下了原本属于大辽的大片疆域。

并且成功守住,正在和女真僵持。

事情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下去,让整个大宋瞠目结舌。

似乎,他们定难军,又回到了用熟悉的堡寨战法,来耗死敌人的阶段了。

其实陈绍他们十分清楚,耗死西夏可以,耗死女真不太可能。

女真人手里如今土地太多,资源太多,和王朝末年的西夏不同。

之所以两边僵持了起来,是因为翻浆期,大规模的会战无法爆发。

但是在东胜州,小规模的战斗从未停止。

云内诸州的豪强纷纷选择自己的阵营。

有像孟暖一样降定难军的,也有降了女真的。

陈家堡四下里,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孤悬黄河,四下不靠城镇的小小坞壁,已经变了模样。

大辽东胜州疆域很大,但是像样的城池没有几个,大多是这种豪强自保而设的小小坞壁。

陈家堡原来低矮的寨墙已经加高,在这一带,什么都匮乏,就是石头多。

原来仅仅夯土的寨墙,如今已经用新采的石块包了起来。

外层虽然未曾打磨,还露出枝枝丫丫的石头茬,但是防御力比以前高了不少。

寨子四周的壕沟也挖了一圈出来,又深又阔。

饶是天寒无法引水进来,一丈多深,两丈多宽的深濠,下面还埋着削尖的木桩,掉下去也就一个死。

一个关隘的防御体系,从骑寨直到坞壁堡寨。

沿途还要依着黄河节节设立小寨,互相之间能以弓弩相接,可为援应。

再从周围的高岭上,建立主堡屯粮屯械,还有重兵,作为最后的依靠。

韩世忠正在打造自己的防御体系,看着寨子外撅腚干活的夏州民夫,笑着骂道:“这群人做辎重队,真是好生熟稔,俺从军二十多年,也没见过这么会挖沟垒墙的。”

这些民夫,干起活来,不光是卖力气。最重要的是配合的极好,各自分工明确,没有无意义的劳作。

不管是采石加固寨墙,还是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挖出这么一条壕沟出来,需要的都是大量的人力。

以陈家堡原来土著加截获的难民,就是干到明年也别想收工。

而夏州来的这些民夫,却是效率惊人,眼看着堡寨的加强已经像模像样。

一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修建堡寨,而且彼此都是一个堡寨出来的,所以配合默契,工艺熟稔;

二来这道防线被击破,接下来顶在前面的,就是他们夏州。

所以大家干起活来,格外卖力气,今天修的坚固一点,自己的寨子和亲人,就不用被女真人围攻。

在寨墙上巡守的,是穿着杂乱服色的北地壮汉,他们都是云内州的百姓。

这些人身上的盔甲极少,兵刃杂乱,跟城寨中韩世忠的贺兰山兵团完全没法比。

但是在这等荒僻地方,聚集起这么多壮健汉子,就是一股足够慑人的武力。

还有穿着整齐铠甲,裹着披风,戴着铁盔的贺兰山军官统摄着他们。军纪此时还谈不上森严,但是至少是有编伍,有组织,有号令。

这些苦寒之地长大,生死看得比大宋百姓轻了许多的北地汉子,一旦有了部伍统摄,其战斗力又和以前不同。

负责其他攻陷区的巡查、约束百姓、警戒放哨都没问题。

而且他们的人数还真不少。

单单在这寨墙上巡守,在寨外扎卡警戒。往来穿梭,在堡寨进进出出的汉子,何止四五百人?

统摄他们的军官,一层一层,怕不也有二三十人。至少在这个地方,已经是很拿得出来的一支力量。

他们被韩世忠带着,打上几场恶仗,以后又是一支强军。

韩世忠的兵马一直不多,虽然他是定难军的第一功臣。当初在宥州,他从军队中挑选了三千精壮的汉子,在兴灵平原上四处袭扰。

因为当时和西夏斗的正酣,又是在人家的腹心之地打,韩世忠不敢选原本是西夏的兵马。

他所挑选的,几乎全是陕西到横山一带的汉家儿郎,而且大部分都是西军溃兵。

后来进攻贺兰山,也不需要太多人,只要堵住贺兰山的几个路口,等着他们自己弹尽粮绝就完事了。

所以韩世忠手下的兵马,其实一直不多,如今也就五千骑兵。

远逊色于李孝忠、吴阶和老朱。

陈绍给韩世忠的任务,是占据云内诸州,而不是和女真人一样,打下来就算完事。

韩世忠要实现这一任务,是很难的,不是光会打仗就能办好这个差事。

事实上,女真人真正在大辽西边的疆域建立统治,还是稳定之后,内部加以汉化,才做到的。

陈绍觉得机会难得,要是以前,这里有异族占据,想要彻底占领,需要很长时间的教化。

可是女真帮了大忙,这群手段狠厉残忍到不像人的鞑子稍微出手,就摧毁了本地百姓的精神。

如今只要让他们摆脱恶鬼一样的女真鞑子,这些大辽西边的各族百姓,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除了这些守备队伍,还有大批流民把堡寨内外涌得满满的。

如今,韩世忠要招募新兵了,他必须有充足的人手,才能完成陈绍的嘱托。

壮健汉子被韩世忠招募,组织起来,交给自己手下的灭国精锐带着。

其他人则整治各种守备战具,堡寨内外都搭起了棚子,棚子里都冒着热腾腾的白气,是火头军在准备饭食。

杂粮蒸饼堆着跟小山似得一座座,热汤熬的直冒白气出来。那些流民汉子一边干活一边不住的朝着这些棚子望,这些粗砺饭食,对他们而言比什么都宝贵。

女真鞑子来了,地皮都要搜刮一遍,驱赶百姓干活从来不给吃的。

如此一来,韩世忠兵团的形象,在他们眼里就越发高大起来。

收伏人心,有时候不在于你干的多好,而在于前面那个干的多坏。

大批的老弱妇孺,也被转移到了南边,在黄河防线后面。

此举也不是单纯为了保护他们,属于是坚壁清野,女真鞑子带的仆从军,就是靠从这些百姓手里掠夺,来维持军需。

韩世忠已经下令,有不肯撤走的,就焚烧掉他们的房屋。

要么走,要么死,留下给鞑子当移动血包是不可以的。

突然,韩世忠瞧见护送这些老弱妇孺的有百余汉子,都骑着马、赶着骆驼。

队伍当中还有七八辆大车,挽马拉着,驮着很多的货物。看清他们的旗号之后,韩世忠疑惑地问道:“护商队?他们来这里作甚?”

有夏州前来送补给的武官笑道:“韩将主从贺兰山来,不知道如今的护粮队壮着呢,他们多半是来挑选些人手,顺便做这些人的买卖。”

韩世忠愣了:“这些人身无分文,做他们什么买卖?”

“如今确实是身无分文,可是咱们定难军的规矩您是知道的,这些人南下之后就有了活计。如今没钱,将来不一定没有,护商队先给他们一些好处,然后让他们慢慢还。”

护送这些妇孺的骑士,拉开嗓门儿在队伍前队伍后不住的喊:“一人一碗热汤,有盐有油,小心却别撒了!有孤儿孤女、难以拉扯的,都送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商队给你们养大孩子,不收一文钱,绝对不会虐待孩子,还会给他们学一技之长!”

“不信的去打听打听,送到商队来,前途无量!”

韩世忠听着他们的喊叫,挠了挠头,问道:“这些事节帅知道么?”

“肯定知道。”

韩世忠听完就释然了,既然节帅知道,那就是他默许的,便没有问题。

搞不好,又是节帅的手笔。

向南的人群中,有一些是被韩世忠逼迫的,烧了他们的房子,毁坏他们的田地,抢走他们的牛羊。

说不恨是假的,可再多怨恨,这个时侯也不能爆发出来。原因无他,力不如人,不得不服。

别说那些盔甲寒光凛凛的骑兵了,就在陈家堡寨外面,已经设立了一个军寨出来。

和正在加固的陈家堡寨互为犄角,靠着黄河,军寨甚大,足可容纳千人。

一应防御设施都是齐全,在军寨内外,进进出出的都是矫捷汉子。比起在堡寨寨墙上值守的那些,这些军汉装备更齐全,又全都是骑兵。甲坚兵利,呼啸来去。

在这云内诸州足可称为强悍的铁骑队伍面前,大家实在没有半分的反抗余地。

在这个特殊军寨当中,竖起三面大旗,一面是奉天倡义复辽军旗号;一面却是红日明月旗,底色为女真人崇尚的白色;还有一面是鞑靼纯黑色军旗。

契丹、女真和蒙古,奇妙地融合在一营之中。

此时此刻在军寨正中的望楼之上,韩世忠满意地看着自己构筑的黄河防线的一部分。

节帅让自己拿下云内诸州,这个任务很重,在韩世忠看来,这比去打大同府都难。

他相信陈绍也知道,很多时候,他们两个都有些默契。

节帅知道俺韩世忠的厉害,总是把最难、最硬的仗给俺韩世忠来打;俺也知道节帅的看重,每一次都用心用力,给他打的足够漂亮。

他转身继续在寨墙上巡视起来。

突然,一队队轻骑,从韩世忠构建的堡寨体系外侧驰来。

队伍前头,一面面旗号舞动,仔细一看打的是夏州的旗号。

这些旗号渐次汇聚在一处,就成了几万人马汇聚而成的钢铁洪流。

李孝忠在五羊岭点兵起行,继银州轻骑、贺兰山重骑、灵武兵之后,夏州的主力兵马也动了。

他们从此地行军,那么目的地也很明确了,定然是要去攻打大同府。

此次夏州集兵,主力依然是轻骑,实际上继承了西夏土地的定难军,打仗方式和西夏有些相似。

夏州兵一人双马甚而三马,都监主帅李孝忠麾下四个都指挥,每人麾下万人以上。

而且和其他定难军不同,这些夏州兵,竟然有不少的辅兵民壮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