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一时静默。
霍奴率先打破沉寂,朗声道:“夏侯渊敢来,末将便死守营盘,血战至天明!”
此计虽勇,却失之蛮悍。敌众我寡,又值夜袭,面对夏侯渊精锐之师,如此硬拼胜负难料。
鉴于是霍奴第一次献策,刘备也未否定,而是盛赞了霍奴勇气以示抚慰之意,令霍奴心头的紧张也顿时一松。
见状,赵犊也鼓起勇气,向前一步,却又略显局促。
“赵校尉若有良言,但说无妨?”刘备眼神温和地投向赵犊,带着鼓励。
赵犊身子微躬,强忍内心的忐忑,抱拳道:“禀主公!末将…有一拙见,还…还请主公参详……”
“但说无妨!军议集思,尽可畅所欲言。”刘备抬手示意。
得了首肯,赵犊深吸一口气,话语清晰了许多:“主公!霍校尉死守之策忠勇可嘉,然夏侯渊悍勇,其麾下皆是曹军精锐。我军营盘未固,地利不存,纵拼死力战,伤亡必重。”
顿了顿,赵犊见刘备微微点头,信心稍增,继续道:“末将曾询向导,知此地西北十里处有一山坡,山道狭窄,林木深密,极利设伏。何不以虚营诱敌?于寨前广布拒马鹿角、遍设虚帐,仅遣少数士卒踞守营门击鼓喧哗,佯作死守之状,诱其主力猛攻正面。我军主力则伏于密林,待其追击深入,截击破之,或可全胜。”
刘备微微点头,夸赞道:“为将者当明察地理。你随我初至,便知询访向导,若此心永存,日后必可独当一面。”
赵犊闻言,心头如同抹了蜜一般。
刘备目光转向众人,鼓励之意不减:“伏兵之计,贵在料敌先机。夏侯渊若不见我主力踪影,未必肯穷追十里之遥。设若其见好即收,或遣斥候探路,则我非但营盘尽毁,士卒亦徒增奔波之劳。诸位且深议一番,如何填补此计疏漏?”
赵犊心头一震,顿知方才所献之策过于天真,空有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又见刘备并未全盘否定伏兵之策,而是以此思路点明关窍,供众人参详完善。
刘备如此,既点出计策的漏洞,又不会打击赵犊的积极性。
这般做法,令赵犊更为钦敬。
沉寂片刻。
刘德然整肃上前,抱拳言道:“此地平坦无险,实非立寨良址。主公一贯谨慎,怎会轻忽地利,强行扎营?末将斗胆揣测,莫非主公早已存有弃寨之念,今日搦战亦是刻意为之,意在诱夏侯渊劫营?”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侧目而视,面露惊异。
刘备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刘德然虽在涿县沉寂二十余载,但昔日曾随也求学于卢植门下,于兵学之道亦有研习。
这也是刘备令刘德然督涿县兵马的原因。
曹操能栽培宗室为帅才,刘备自然也想效仿,欲将刘德然锤炼成独当一面之大将。
较之霍奴、赵犊,刘德然曾系统受教于卢植门下,儒典兵略皆有根基,所缺者,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见众人的目光又疑惑望来,刘备嘴角扬起弧度,承认了刘德然的猜测:“我的确有弃寨诱敌之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