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第402章 连锁反应

“就这三家吧。”他对小满说,“民航辅助动力研究所,机载电子设备厂,还有那个特种材料实验室。底子都还不错,主要是方向对口。”

小满接过文件看了看:“打算怎么谈?”

“先接触。明确我们的条件:资金我们可以投,技术可以引,管理权必须归我们。保证现有职工安置,但新公司要按我们的模式运作。”何雨柱语气平静,“如果他们能接受,就往下谈。不能接受,就此打住。”

第一次洽谈安排在机械工业部下属的一个招待所会议室。

对方来了五六个人,除了三位单位的负责人,还有部里的两位同志。

何雨柱这边只带了律师和一位财务顾问。

“何先生,感谢您对咱们这些单位的关注。”部里的张处长开场很客气,“改革嘛,就是要大胆尝试。不过经营管理权这个事,是不是可以再商量?毕竟这些单位的技术都有特殊性”

何雨柱微笑打断:“张处长,我理解。但既然是合作,就要权责对等。我投入真金白银和先进技术,如果不能掌握经营方向,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决策,那这笔投资的风险就太大了。”

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推了推眼镜:“何先生,我们实验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设备老化,很多实验做不了。如果合作,您能投入多少设备?”

“第一期五百万。”何雨柱直接报数,“主要用于关键设备。但前提是,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要调整,重点转向民用高性能复合材料。”

“五百万?”几位负责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个数字在当年,对这些困于经费的单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机载电子设备厂的厂长犹豫着问:“那现有职工怎么办?”

“全员接收。”何雨柱给出明确答复,“经过培训后重新岗。不愿意留下的,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偿。”

洽谈持续了整个下午。

送走对方后,律师低声道:“何先生,部里那两位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

“正常。”何雨柱并不意外,“这种事没有先例。让他们慢慢消化吧。”

接下来的一个月,谈判进行了三轮。

何雨柱坚持经营管理权不松口,但在职工安置、技术成果归属等细节做了适当让步。

最终,在更高层面的推动下,协议达成了:黄河集团出资六千万,与这三家单位共同组建“黄河高科集团”,黄河占股67,获得经营管理权。原有单位作为股东保留33股份,职工全部转入新公司。

签字仪式很简单,就在部里的会议室。

放下笔的瞬间,何雨柱知道,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开始。

“恭喜了,何先生。”宋厂长特地赶来,“这下你可是把担子挑起来了。”

“还要多谢宋厂长牵线。”何雨柱与他握手,“怎么样,你们那边有进展吗?”

宋厂长压低声音:“领导说了,先看看你这边的成效。如果这条路走得通,后续或许会有更多合作可能。”

回到公司,何雨柱立即召集管理层开会。

“三家单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王总,你带团队去辅助动力研究所李总,你负责机载电子张总,特种材料交给你。”何雨柱分配任务,“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然后是设备,最后是业务转型。”

几位老总领命而去。

小满有些担心:“一下子铺开三个摊子,管理跟得吗?”

“所以要用他们自己的人。”何雨柱早有打算,“我们只派财务和几个关键岗位。要是连这些都管不好,后续更大的合作就更不用想了。”

转型并不顺利。

机载电子厂的老工程师对新来的生产线操作手册直摇头:“这都是什么洋玩意?咱们以前那套多好用!”

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对转向民用很不理解:“我们以前都是为重点项目服务的,现在去做民用材料,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何雨柱亲自去各厂走了走,然后在全体员工大会讲了话:

“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我要告诉大家,最好的技术,一定要能在市场立足。民用领域的竞争,某种程度比军工更残。能在这里活下来、发展好的技术,才是真正过硬的技术。”

他顿了顿,环视台下:“而且,民用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反哺其他领域。这个道理,大家以后会明白。”

接下来黄河高科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老旧设备被淘汰,新的生产线安装调试。

研究人员被要求学习国际最新技术动态,管理人员开始接受市场培训。

痛苦是难免的,但也有人很快适应了变化。

宋厂长再次来访时,很是惊讶:“老何,你这效率可以啊!部里领导都很关注。”

“你不忙么,还有空往我这跑?”何雨柱道。

“有个消息,面看了你们改制的报告,觉得这条路可行。可能明年会放开更多类似单位进行试点。”

何雨柱点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跟你们也没啥关系啊,你们可改不了。”

“我这不是等成果等的急么。”

“急有啥用?成果又不是一天就能变出来的,我这才刚刚开始。”何雨柱道。

“我们能不能插个队?”

“不能,除非你把你的人调过来一些,不然我可保证不了,下面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还要活啊,我可是给他们做了保证的。”何雨柱道。

“那我去申请,如果真能调过来了,你可不能再找借口推了。”

“没问题,你去找人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何雨柱道。

“这个可是你说的。”

“我说的,除了你们这类单位,其他单位的如果人家要跳槽你们也不能拦着。”何雨柱道。

“这个你就这么大信心。”

“是。”何雨柱道。

“那我可真得考虑考虑。”

“那你回去考虑,别耽误我忙。”何雨柱道。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就不能对我客气点。”

“你就跟讨债鬼一样,我怎么客气?”何雨柱道。

“合着都是我的不是了。”

“嗯,就是这个意思。”何雨柱道。

“不行,我要是把人给你弄过来,你得请我吃饭。”

“是你求门的。”何雨柱道。

“那还是你先找到我们的呢。”

“此一时彼一时!”何雨柱道。

“走了,记得准备好酒!”

宋厂长回去后没几天就让人送来了一份详细的人员档案,可见他多着急。

何雨柱翻开档案,都是四十岁下的技术骨干,专业背景扎实,但在原单位似乎都有些不得志。

他拿起电话拨给宋厂长:“老宋,你这几个人,怕不是把刺头都给我塞过来了吧?”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哪能啊!都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就是性子直了点。你何老板不是最擅长调教这样的人吗?”

放下电话,何雨柱把档案递给小满:“让技术部评估一下。如果专业确实对口,就安排面试。”

“好。”

面试安排在一周后。何雨柱亲自参与了最后几场,他发现这些人的确如宋厂长所说,专业能力扎实,但多少带着些原单位的思维定式。

“这些人要不要?”面试过后小满问道?

“选最好的录用,那些思维僵化的不要,不适合我们。”

“好,我这就去安排。”

宋厂长打电话来问怎么退回去那么多,何雨柱也不跟他客气,告诉他那些只适合国企。

宋厂长说下次会筛选过后送过来,何雨柱不置可否,他们自己筛选还不知道筛出个啥,不过总比没筛好,多少能省点时间。

何雨柱把具体的事情交给下面去做了,面试那些人他就不参与了,有点浪费时间。

下面的人倒是松了口气,老板亲自来他们压力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