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钓鱼界五大名号
王涛是来要材料的。
大塘竣工,赛事期间的工程重点,自然就转移到民宿了,至于新农村建设的住房,还得规划,弄出设计图再说。
陈渊带着王涛来到办公室,当面购买了所需材料。
“道路已经整理出来了,但现在人多,不方便施工铺水泥,剩下这点等夜钓退场再来弄,明早就能用。”
购买完材料外,王涛就准备送货过来,工程队也准备转移到民宿去了。
“记得明早放鱼。”陈渊点点头,而后提醒道。
大塘以赛事做为开业活动,这场赛事,他几乎把奖励空间里的鱼获全部提取,让这场赛事效果最大化。
“放心吧,忘不了。”
王涛挥挥手走了。
陈渊来到门口,望着外面的场景,没着急忙活,反而掏出烟盒点根烟,优哉游哉的抽着烟。
陈军他们在忙着卸货,虽然赞助物资不少,但员工同样不少,看着不用多久就能搬进库房。
黄老板带着秦奋他们在转悠大塘,杨老板也在转悠。
左贤唫也带着裁判组来到大塘,十余位裁判员已经全部到齐,正在熟悉场地,商量明天执判细节。
还有不少钓友也在大塘那边转悠,有小塘钓友,也有老塘那边的,都是参赛选手,算是提前熟悉赛场。
“陈老板”
就在陈渊望着外面时,张辉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正笑着朝陈渊走来。
“辉哥”
陈渊脸上瞬间堆起笑容,笑着走上前递根烟。
“我收了点鱼,给店里送点货,顺道来看看大塘的情况,也算为明天收鱼做点准备。”
张辉接过烟笑道。
大奖积分赛的鱼获自由,相信很多钓友都会现场折现,特别是那些外地的钓友,带着鱼获回去肯定不便。
这活陈渊交给张辉了。
而张辉的收鱼价格,相对来说确实不错了。
“其实用不着准备什么,辉哥只需要竖个招牌,把回鱼价格写的醒目一点,相信很多钓友都是主动上门。”
陈渊笑着说道。
“哈哈,老弟说的有理,广告语我都想好了,放下你的鱼,拿走我的钱,江湖有缘,我们买一送一。”
张辉哈哈大笑,明个端根板凳往大塘边一坐,摆个招牌,那个喇叭循环播放,再抓一把瓜子美滋滋。
“江湖有缘,是兄弟都要砍你”
陈渊鄙视的白了眼张辉。
还买一送一。
你咋不在饭店买一送一,搁这买人家的东西就要买一送一。
逗呢。
“那不至于”
张辉讪讪一笑,招呼声就也去大塘转悠了,准备找个好位置,明天好收鱼。
估计这两天的收鱼行情,比餐饮都赚的多。
陈老板还是蛮不错滴
“明天老塘和小塘的客户可能不多。”
一根烟抽完,陈渊还没撸起袖子干活,陈莉就骑着三轮过来了,对陈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预约不多。
“正常,一场大奖积分赛,钓场群出动四分之一的钓友,另外两个塘肯定没多少人,来的客户,或许也会凑凑热闹。”
陈渊不意外。
这场赛事,崇市钓友就有千余人参赛,占据钓场群四分之一的基数,几乎一次性把有空的钓友全部囊括。
肯定不剩多少钓友去小塘和老塘。
甚至大赛的刺激火爆,怕是来的那些钓友,都会忍不住观战,特别是复赛决赛,谁不想见证大奖落谁家。
“再看情况吧,反正预约程序没有关闭,如果到晚上都没多少人预约,老塘那边或许可以安排一个员工,剩下的支援大塘赛事。”陈莉笑道。
“嗯。”
陈渊点点头。
“老塘那边还是相隔太远了,小塘和大塘挨着,完全可以合并。”
陈莉望着两个塘说道。
“这事二哥会安排。”
陈渊明白陈莉的意思,小塘和大塘本就挨着,而且都是不回鱼模式,工作性质是一样,便无需区分。
两个塘的员工可以视作一个整体。
毕竟小塘才多大,巡视大塘也能兼顾小塘。
还有一点,大塘钓位太多了,短时间内,应该很难做到爆满的程度,且因大塘和小塘模式重叠,或许小塘这边,不会有几个人。
有大水面,谁还稀罕两亩小塘啊。
相信没有巨青坐镇,恐怕大塘开放后,在爆满之前,几乎没什么钓友关顾小塘。
模式得变。
陈渊早就规划了这些,待赛事结束后再调整。
“帮我瞧瞧主持文稿,有没有需要注意或改动的地方,我也是第一次搞主持,有些细节不太懂。”
陈莉递给陈渊一份稿件。
赛事肯定需要主持人,特别是开幕式,颁奖等环节,原本这个工作陈渊是给陈铭的,当初陈铭回来时,陈渊就有提过。
但这场赛事从级别到规模都不一样,还有一些领导出席,该说不说,还是得注意点形象。
所以陈渊喊陈莉来主持。
陈铭嘛,自家赛事再出来溜溜。
“大差不差,没什么问题,赞助商这块可以加到最前面,好歹人家出钱出物,咱们这边也不能小气。”
陈渊看了看稿件递还给陈莉,提了一点小小建议。
“好。”
陈莉点点头,准备一会再修改修改。
“明天多留意下餐区那块。”陈渊提醒道。
毕竟赛事和平时不同,所有参赛选手都需要用餐,盒饭的供应量应该会创新高,该协调员工就得协调。
“好。”
陈莉应了声。
“陈老板,没啥事我们这边就准备撤了。”
和秦奋他们聊完后,黄老板走过来打声招呼。
杨老板跟着一道。
“这么着急,饭吃了再走啊,马上就到饭点了。”陈渊掏出烟盒,捻出几根熟络的递上前。
“哈哈,饭就不吃了,看大赛流程,后天晚上有大餐,到时候蹭个饭。”黄老板笑道。
“要吃就吃大餐,毕竟了钱的。”杨老板玩笑道。
这顿饭可贵了,价值上万
“哈哈,必须吃回来。”
陈渊哈哈大笑,这杨老板倒是有趣。
“陈老板,明个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