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400章 他要做的比历史上的李世民更好

第400章 他要做的比历史上的李世民更好

鸿胪寺外的积雪没过脚踝,凛冽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疼。

天才蒙蒙亮,守在门口的小厮还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悠悠地去开大门。

门轴“吱呀”一声刚打开,两道黑影突然出现在眼前,小厮吓得一激灵,手里的门闩都差点掉在地上,脱口而出。

“妈呀,有鬼啊!”

门外的两人也被这声喊吓了一跳,叽里呱啦说了一串话,小厮一句也听不懂。

等双方都定了定神,借着晨光看清彼此模样。

这两人穿着异族服饰,正是前几日来的高句丽和新罗使者,小厮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原来是二位使者,吓我一跳。”

他虽认出来人,却也不敢擅自放行,连忙说道:“你们等等啊!”

不管两人听不听得懂,转身就往寺内跑,去禀报上官。

高句丽和新罗使者站在寒风里,冻得搓手跺脚,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他们昨夜商议到半夜,终究还是决定答应大唐的条件,如今只想尽快签下盟约,拿到军械,哪里还敢耽误。

没过多久,小厮便领着一个通译匆匆赶来。

通译上前询问,才知两人是来同意盟约条款,想尽快签约的。

“你们要见唐寺卿?可现在还没到上衙时辰,早了足足一个时辰呢。”

小厮诧异不已。

这天才刚亮呢!

“无妨无妨,我们可以等,多久都能等。”

新罗使者连忙通过通译回话,语气里带着几分谄媚,生怕大唐反悔。

小厮见他们态度恭敬,也不敢慢待,引着两人去正堂等候,又赶紧去后院禀报唐俭的贴身侍从。

一个时辰后,天已大亮,唐俭才穿着绯红官袍,慢悠悠地走进鸿胪寺。

刚到正堂门口,就见高句丽和新罗使者早已等候在门外,两人一见他,立刻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笑容,通过通译问好。

唐俭笑呵呵地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待众人落座,便直接切入正题,端着茶盏问道。

“二位使者今日来得这么早,莫不是要返回故国了?”

“不不不,唐寺卿误会了。”

新罗使者连忙摆手,语气急切。

“我们愿意接受大唐之前提出的条件,用城池和矿产换军械!只是……只是这军械的价格,能否再降低一些?我新罗实在贫困,还望大唐宽仁。”

一旁的高句丽使者也连忙点头,跟着附和:“还望唐寺卿通融,我高句丽也愿拿出诚意,只是价格方面,还请大唐多体谅。”

唐俭放下茶盏,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歉意:“二位使者有所不知,这价格和条件,并非本官能做主,而是高阳县子提出的,陛下也已准了。”

他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你们别看高阳县子年少,可他深得陛下信赖,所以此事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本官若是擅自更改,便是抗旨,担待不起啊。”

这番话看似客气,实则是明明白白的拒绝。

这话像一根刺,扎得两位使者心里更疼。

果然又是温禾!

他们早就听说,大唐对辽东的态度转变,全是因为这个少年的建议,如今看来,传言竟是真的。

两人心里把温禾恨得牙痒痒,却只能压着怒火,陪着笑恭维。

“是是是,是我们唐突了,唐寺卿费心了,高阳县子深谋远虑,是我等浅见了。”

“二位不必多礼。”

唐俭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带着几分催促。

“若是你们同意条款,今日便可签下盟约,后续军械交接之事,鸿胪寺会尽快与兵部协调,如何?”

高句丽和新罗使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却还是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他们已没有退路,只能答应。

只是两人虽面露无奈,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眼下先用城池换军械,等击退倭国和百济,日后不认账便是!

大唐若是敢派兵来要城池,他们也不怕。

当年隋朝数十万大军都没能拿下高句丽,如今大唐刚安定不久,难道还能比隋朝更强?

唐俭将两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却没点破,当即让人取来早已拟定好的盟约文书。

双方核对无误后,使者们签下名字、盖下印信。

不过这只是初定的盟约,要等李世民签了字盖了玺印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生效。

送走使者后,鸿胪寺少卿忧心忡忡地走到唐俭身边。

“寺卿,这两个使者答应得也太爽快了,只怕其中有诈,日后他们若是反悔,咱们该如何应对?”

唐俭轻笑一声,语气带着十足的笃定:“他们若是反悔,才好呢,这恰巧给了大唐出兵的理由,到时候师出有名,既能收回城池,还能顺势震慑辽东,何乐而不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何况,高阳县子这是阳谋,他们拿到军械后,定然会和倭国、百济打得更狠,高句丽绝不会坐视倭国占据新罗,否则高句丽便会两面受敌,而新罗也与倭国有着血海深仇,双方一旦有了支援,只会拼得你死我活。”

少卿恍然大悟:“寺卿的意思是,让他们互相消耗,大唐坐收渔利?”

“正是。”

唐俭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雪景。

“他们打得越激烈,实力消耗得越多,对大唐而言,便是越大的好事,日后辽东局势,便会牢牢握在咱们手中。”

“而且只有辽东乱起来,大唐才能够全心面对北方的威胁。”

少卿恍然大悟,心中叹服。

‘那高阳县子小小年纪,竟然就有如此深谋远虑。’

“好了,高句丽和新罗这边你派人盯着,另外还有契苾部归降的事情,你去百骑问问。”

唐俭睨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说起契苾部的事情,那少卿忽然想起一件事,对着唐俭说道。

“启禀寺卿,百骑的人昨日便来过了,说是高阳县子让几个百骑带着陛下的手谕和大量的物资前往灵州了。”

“什么?”

唐俭顿时大吃一惊,一双眼睛瞪的斗大。

好你个温嘉颖啊。

竟然越过鸿胪寺了!

“备车,某要入宫!”他气的只咬牙。

契苾部归降,这即便不是鸿胪寺的功劳,但至少也能让他今年的政绩再涨上几分。

没想到竟然被百骑抢先了。

你个百骑,作为陛下的亲卫,不好好守着长安城,去灵州作甚?

唐俭气冲冲的入了宫。

但是不久后,他便哭丧着脸出宫了。

李世民只和他说了一句话。

“半个月前百骑便去契苾部和契苾何力母子协商了,鸿胪寺这是要抢百骑的功?”

陛下都这么说,唐俭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上交了高句丽和新罗的盟约后,就这么灰溜溜的出宫了。

……

灵州的冬日,寒风卷着鹅毛大雪,将整座城池裹进一片白茫茫的混沌里。

城墙之上,积雪已没过脚踝,守城的兵卒们围在临时架起的火盆旁,搓着冻得发僵的双手,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冷风中。

“这狗娘养的鬼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

一个年轻士卒缩着脖子,往火盆边凑了凑,语气里满是抱怨。

他身上的甲胄沾着雪渣,冻得硬邦邦的,稍一动作就发出“咯吱”的声响。

“可不是嘛!”

另一个士卒也跟着叹气,吐出的白气在唇边凝成霜花。

“今年夏日热得能烤死人,入了冬又冷得邪乎,昨夜一场大雪,城里都压垮好几间民房了,不知道多少人要挨冻。”

一旁坐着个三十出头的老兵,脸上刻着风霜,闻言瞥了两人一眼,哼了一声:“你们俩小子知足吧!今年虽冷,可好歹有羊毛衣穿在甲胄里,暖和不少,换了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冻死人了。”

年轻士卒们闻言,都下意识地摸了摸甲胄内的羊毛衣。

“说起来,我家婆娘手艺差,织的毛衣歪歪扭扭的。”

一个士卒故意看向不远处,语气带着调侃。

“我看张二郎那件,上面还绣了花呢,粉粉嫩嫩的,莫不是他婆娘给绣的?”

正在擦神臂弩的年轻士兵张二郎闻言,耳朵瞬间红了,手里的布巾都差点掉在地上,讪讪地低下头:“别瞎说,就是……就是我婆娘闲着没事,随便绣的。”

“随便绣的?”

方才调侃的士卒立刻来了精神,凑上前打趣。

“我可记得,前几日你还跟我们炫耀,说你婆娘给你缝了个荷包,里面还放了当归,说怕你在边关受了寒,怎么,如今连毛衣都给你绣上花了,这是怕你忘了家里的暖?”

张二郎的脸更红了,急着辩解:“那是我家娘子心疼我!你们懂什么!”

城墙之上顿时爆发出一阵大笑,连一旁的老兵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寒风虽冷,可这几句玩笑话,却让沉闷的守城时光多了几分暖意。

“说起来,这羊毛衣,还有咱们如今能吃饱饭,都得亏了高阳县子啊。”

老兵忽然感慨,语气里满是感激。

“去年若不是他查出军饷贪污的事,咱们这些边军,怕是连马料都买不起,更别说穿暖和的毛衣了。”

众人纷纷点头。

“我听说,高阳县子今年才十一岁,过了正旦也才十二。”

一个士卒好奇地问道,眼里满是敬佩。

“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大本事,不知道有没有婚配?”

他身旁的士卒立刻打趣:“怎么,你还想把你家闺女许配给高阳县子?我可听说,县子不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长得还俊朗,往后定是要娶公主的,就你家那丫头,别说做县子夫人了,给他做个婢女都不够格!”

“嘿!你个吴老八,嘴巴怎么这么欠!”

前者顿时急了,撸起袖子就要动手,吴老八连忙笑着躲到老兵身后,两人闹作一团。

“闹什么呢!”

一声冷喝突然传来,城墙之上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校尉李崇和副将王威走了过来,两人身上的铠甲擦得锃亮,却也沾了不少雪,显然是刚巡查完其他地段。

李崇扫了众人一眼,没再多说,转身拿起挂在城垛上的望远镜,朝着城外的雪原望去。

镜片上很快凝了霜,他呵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校尉,这么大的风雪,城外连只鸟都没有,哪会有人来?”

王威凑上前,语气轻松地笑道。

“河套已经被咱们拿下,夏州、朔州、胜州都有大军驻守,威慑东突厥,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来灵州撒野。”

可李崇却摇了摇头,语气凝重:“前几日那几个突厥斥候,到现在还没抓到,我总觉得不安心。”

“而且前两日还有百骑的人从长安来,虽没说具体事,但看他们的神色,定是突厥那边出了变故,咱们守着灵州,可不能掉以轻心。”

王威闻言,也收起了笑意,他知道李崇的性子,素来谨慎,既然这么说,定有他的道理。

两人站在城垛旁,一同朝着城外望去,风雪茫茫,视线只能延伸出数里,再远便是一片模糊的白。

就在李崇放下望远镜,准备叮嘱士卒加强戒备时,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远处一点黑。

那是灵州外围的瞭望台,平日里用来监测敌情,此刻竟升起了一缕黑烟!

他猛地举起望远镜,镜片里的景象让他脸色瞬间大变。

瞭望台上的狼烟正滚滚升空,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格外刺眼!那是敌袭的示警信号!

“示警!快示警!”李崇赫然嘶吼起来,声音因急切而沙哑。他一把抓住王威的胳膊,语气带着几分颤抖。

“是狼烟!有敌袭!快去禀报孙使君!”

王威也瞬间变了脸色,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对着身后的传令兵吼道。

“传令!鸣鼓!通知全城戒备!让各营将士立刻集结,准备迎敌!”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瞬间在灵州城内响起,打破了冬日的沉寂。

城墙之上,原本围在火盆旁的士卒们瞬间绷紧了神经,纷纷抄起武器,跑到各自的岗位上。

灵州城内的战鼓声骤然响起,打破了雪日的沉寂。

刺史府里,身着绯红官袍的灵州刺史孙桂措正对着炭火取暖,听到鼓声瞬间慌了神,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带都歪了,快步朝着院外喊。

“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鸣鼓示警?”

守在门口的亲卫连滚带爬地跑来,脸色发白:“启禀使君,城墙上传来示警!瞭望台升起了狼烟,看方向,像是……像是突厥人来了!”

“突厥人?”

孙桂措盯着外头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满脸诧异。

“这鬼天气,雪下得连路都看不清,他们疯了不成?竟敢冒着风雪来攻灵州?”

他虽满心疑惑,却也知道此刻不是纠结的时候。

灵州城内只有三千守军,若是突厥真的大举来犯,仅凭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