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都被说得有些动摇了,但他还是对这两位摇了摇头,说就算要议和也要做过一场先,没打过怎么知道能不能打赢。这场仗不仅是大明与建奴的战争,也是打给国内外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看的!
其实大家心里都门清,皇帝就是想打完收工往南跑路;想要议和的大臣们很多也是想要留建奴一命,好阻止皇帝南迁。道理朱由检已经反反复复跟他们讲得很明白了,他们也不是听不懂,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坚持罢了。
第二梯队出发去往辽东的是山东的备倭兵,备倭兵是俗称,其实就是沿海卫所,有威海卫、大嵩卫、灵山卫以及登莱水师,还有北直隶的天津三卫等。
如今大明内部还有战斗力的卫所,基本都是沿海卫所,所谓的有战斗力也只是吃得饱、相对精壮,然实战经验寥寥。陵卫军也派了去,再有蓟镇兵马,这些就是今年入辽参战的部队。
到了明年海运通行,将会调四川土司兵、广西土司狼兵、浙兵等乘船北上;广东、福建、浙江水师都将加入战争序列,主要是用于维持大军后勤补给。
朱由检准备召郑芝龙的东番镇入辽作战,这也是为了摸摸郑芝龙的底,让他感受一下辽东的风土人情。此前,朝廷对于郑芝龙的安排多有妥协,朱由检其实是很想收拾这厮的,奈何明军水师就是个大型运粮队,不擅长海战。
虽然郑芝龙手上的其实也只是武装商船,比不过欧洲那些正规海军,但殴打明军水师大概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这厮本质上是个商人,对朝廷有天然的畏惧,让他看看官军真正的精锐有利于他认清现实。
郑芝龙是没救了,但小郑森没准还能培养一下,如果可以将郑芝龙的海盗团伙真正收服,大明也算有了发展海军的本钱。
受限于运力,南兵只能调精锐参战,北兵就宽松一点,可以让次一点的卫所兵守城,野战军攻城略地。朱由检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编练新军了,总是拆东墙补西墙也不是个办法。
新军的战斗力是可预见性地强悍,旧军的很多恶习新军暂时不会沾染,但朱由检需要的是现成的战力,也只能暂且将这个想法压下。时代在变化,现在是职业兵的版本,随便薅来的民兵战斗力还真就不够用。
对此朱燮元都有些无语了,他觉得皇帝得了“以为自己很菜,而建奴超级无敌厉害”的病。再多的兵也得后勤跟得上才行啊,也不能刚有一点钱就使劲挥霍吧!真没必要用全国的精锐,去欺负几个小小的女真部落!
朱由检不管,他觉得能群殴就不要单挑,能碾压就不要玩所谓的指挥艺术,现在太仓是只有三千多万两的盈余,但他的内帑还有大几百万两银子和上千万石粮食啊,他就不信耗不死建奴。如果这些钱都花完了,那就举债打,拿辽东的铁矿抵押贷款去打!
真的是邪了门了,要不是大明内部有鬼,恁大一个帝国能打不过小小的建奴?!几亿汉人被几十万满人凌辱了几百年,到最后连自己是谁,连自己的祖宗都忘记了!简直是奇耻大辱,难以理解,这世界本不应该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