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333章 代善:吃个散伙饭跑路吧!

第333章 代善:吃个散伙饭跑路吧!

大明崇祯五年,也即后金天赐三年,这一年对于女真人来说也绝不好过,建奴的天命已经随同他们的天命汗努尔哈赤一起陨落了,努尔哈赤与黄台吉两代人所致力于推动的部落大联盟国家化进程也被无情地打断了。

黄台吉猝亡之初,阿济格是偷着乐的,以为自此他将成为真正的大汗,但现实是残酷的,别说重振后金的威风了,如今连后金的完整性都无法维持下去了。

黄台吉所留下的管理各旗务的八大臣,有的低头做了旗主的狗,有的横死当场;他再派,人再死。大家会给黄台吉面子,不代表这会给他阿济格面子。

原本黄台吉学习大明建立的六部制,也在一轮轮的内部清洗之中陷入了崩溃。努尔哈赤晚年屠杀汉人,很难说清是不是战争的失利放大了他内心的暴虐。

而黄台吉恰好在这时候站出来庇护汉人,使得汉人向他靠拢。但当黄台吉也战败之后,对汉人杀戮就再也止不住了。

女真人所谓的战争,无非是马匪集团的一次劫掠。当外出劫掠拿不到好处以后,他们不得不从内部索取,而自己内部的汉人就是很好的劫掠对象。没有了类似大明那样的国家机器,后金又再次退化成了部落的形式。

阿济格和他的镶白旗盘踞沈阳;豪格得了他爹的好处,割据辽东第一大城、金国五京之一的辽阳;代善回到了老巢赫图阿拉;莽古尔泰去了界凡;济尔哈朗原本占据朝鲜好大一块地盘,如今被明军和朝鲜起义军联手放逐,蹲在定辽腹背受击。

曾经建奴暴打大明的组织度优势、局部兵力优势,现在都已经没有办法维持住了。如今建奴内部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很清楚,他们后金现在已经不行了,已经完全不是大明的对手了。

他们无比希望能够和大明讲和,哪怕是向大明俯首称臣,成为大明的打手,但大明的那个小皇帝实在是太固执了,如果崇祯皇帝突然暴毙就好了!

如果还是要与大明对抗的话,那么他们希望能够有那么一个足以扛鼎的天才人物。很显然,阿济格不是这样的人。

老天命汗曾经是敌我双方都恐惧的人物,他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计谋,就是敢打敢拼、不计代价。后金在他的带领下取得的战果很大,本身的损失也异常巨大。

而黄台吉无疑是更善谋者,后金在他的带领之下,本应该步步为营,不断地积累优势,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军事胜利之上。

有时候双方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大,曾经大明用于经略辽东的也并非庸人,无论是熊廷弼的严防死守,还是孙承宗的堡垒推进,都是行之有效的计划。

但军事上的失败,哪怕只是小的失败,也会让他们无法再将计划推行下去,甚至连自身都难保。

新上任的辽东经略卢象升对于辽事有着与袁可立决然不同的理解。袁可立所青睐的还是三方布置、步步收复失地,挤压建奴生存空间的策略,所争夺的是地盘;

而卢象升则更倾向于消灭建奴有生力量,他在上任辽东之前,其实是准备继续执行袁可立重建西平堡的战略的,但在实地考察以后他放弃了。西平堡几乎已经被建奴摧毁,建奴也没有选择在西平堡驻军,要重建和从无到有平地起城没有区别。

当初大明在西平堡驻军就是想让西平堡作为沿辽河防御的第一道阵线,这是防守阵线的一部分,但现在大明与建奴已经攻守易形了,应该想着如何进取,而不是像当年一败再败,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抵挡建奴的进攻。

还有就是西平堡的位置,它恰好在身处辽泽南端,身处八百里辽泽之中,北部是广阔的辽泽、寥无人烟,东西距离广宁和海州都是百余里。

如此在陆地上,想要将物资运送到西平堡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当年在西平堡只维持了三千人的驻军。

而事实证明,当年将驻军西平堡也是比较失败的,当建奴围攻西平堡的时候,广宁根本无法及时救援,反而被人家围点打援了。

堡垒是用来对付小股敌军的,但对于建奴这种动辄能够拉起来数万战兵的大型势力是很难抵御的。

而且人家老奴真的狠,尸积上城都不撤退,还能压得住底下人不造反,这种气势是一般人所难以模仿的。而既然让手下人这么拼命,打赢以后,屠个城让手下发泄也是很稀松平常的。

卢象升初到辽南是有些崩溃的,辽南本身局势就没有巩固,被黄台吉这一闹,已经是濒临崩溃了,自循环的设想被完全打破,循环崩坏已经没有办法逆转。

其实黄台吉真的是可怕的对手,他那套打烂仗的玩法,要是被他继续玩下去,辽南乃至大明都有可能被他给拖垮。当初朱由检那么暴躁,就是因为眼见局势愈发糜烂,而朝廷压根就没有破局的办法。

建奴的道德底线太低了,他们只要保住本部的那几万女真人不死,那些协从军、奴隶什么的死光了他都不心疼,但大明做不到这么没有底线,真就被建奴的低人权优势拿捏得死死的。

当年大唐被吐蕃殴打也是这种野蛮对文明的殴打,奴隶制对封建制的殴打,简直无解!好在黄台吉死了,真得好好感谢阿济格,他的功劳不输赵率教!

就算黄台吉死了,倘若建奴继续他的那套玩法,大明也还是很痛苦,但阿济格没那个能力。代善或许是有那个能力的,但他始终不愿意站出来挑大梁,或许他大哥褚英的下场将他吓到了,又或者只是单纯地因为他老了。

人是会变的,英雄有可能变成狗熊,甚至是做了汉奸,就像当初李成梁是大明真正的当之无愧的英雄,但当他功成名就以后,晚年再次出山经略辽东的时候,却被评价为暮气深重,他再也无法挽回辽东的颓势。

人会有暮气,军队同样也会有暮气,八旗大兵在获得了大量财富以后,就会变得怕死,无法再像当年那样拼命了。他们穿着最好的盔甲,拿着最好的武器,驱使汉、蒙八旗为自己作战,但当奴隶都跑光、死光了呢,他们的真实水平就被暴露无遗了。

黄台吉与蒙古联姻,打造满蒙一体,拉拢汉军等,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辽锦之战、宁远之战的时候,他手下的兵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怯战情绪,对锦州、宁远围而不攻,如果他不亲自督战,不强行压着其他贝勒,他们就随地大小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