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世界,太极宫太极殿。
群臣行礼完毕,各部开始有条不紊的奏,先讨论民生方面的事宜,接着是军国大事,基本就是汇报李靖的位置和后勤供应情况。
正汇报着,左仆射房玄龄突然出列请罪,言称没做好份内工作,冲撞了陛下。
现在房玄龄可是大唐官员的二号人物,仅次于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他出面请罪,尚书省和中书省的官员立马跪倒一大片。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朗声问道:
“爱卿何错之有?”
他很清楚,房玄龄这会儿跳出来请罪,纯粹是想扰乱那群异族官员的计划,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朝,很明显是想闹一闹的。
而最好的时机,自然是讨论军国大事时,可房玄龄,偏偏没给这些人发挥的机会,他恭敬的说道:
“臣奉命推广官员汉化,却不想有人公然反对,居然穿着异族服装公然进入朝堂,此举违反大唐律法。”
自打李世民南征北战开始,房玄龄就是他忠诚的幕僚,两人配合多年,只需要一个眼神,双方就能心领神会。
比如现在,房玄龄表面是在请罪,实则是为李世民劈人创造条件。
先把朝廷律法的大义占住,指明对方属于扰乱朝堂,然后李世民就能为了大唐社稷,含泪召唤神雷劈死某个异族官员了。
这样一来,理由有了,面子有了,威严有了……总之,这是个对各方面都好的结局。
至于被劈死的人……异族哪有资格感受正统的华夏神雷啊,现在能被神雷劈死,属于祖坟冒烟,赚大发了。
这对君臣演双簧,让长孙无忌有些奇怪,随即出列,请求严惩未遵守律法之人,为百官做表率。
朝堂的两位大佬相继发声,几个突厥官员出列,为首的阿史那火罗哭喊着向李世民申诉:
“拜见陛下,我等不是有意冲撞朝堂的,奈何新颁布的律法实在严苛,若不穿突厥服饰、不行突厥之礼、不留突厥发式,以后谁人还知道我突厥贵族的礼仪?”
这话让几个老臣顿时乐了,低头忍着笑。
在大唐的朝堂提你们突厥贵族,这话是怎么说出口的?
李世民收起笑容,朗声问道:
“怎么,听你这口气,还想复国不成?”
阿史那火罗刚要接着说,就被旁边那位同族拽了一下衣服……蠢驴一般,哪有直接授人以柄的?
为了防止阿史那火罗再爆出什么经典话术,这个官员接着说道:
“近日我等俱已接到天神托梦,言称我们的行为背叛了天神,请求陛下特准我等穿本族服饰,保留本族礼仪。”
他们也很清楚,一旦全面汉化,几代人之后,长安城内再也找不到一个会说突厥语的人,至于突厥礼仪之类的传统,更是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按照过去对李世民的认知,他们觉得只要抬出天神,陛下就能理解。
结果老李今天不按常理出牌,摩挲着手中的令牌,语气平淡的问道:
“天神?他有几支大军啊?”
有天庭雷部撑腰,老李说话明显硬气了不少。
这时候,左骁卫大将军、毕国公阿史那社尔出列:
“陛下,臣李社有本要奏!”
阿史那社尔原是突厥贵族,奉命节制薛延陀和铁勒,结果被薛延陀打跑,因而举族迁往大唐。灭高昌国时立下大功,被封为毕国公,前不久又被李世民赐姓李,并从本名中摘出一个社字,组成了李社这个汉人名字。
李社留着汉人的发式,穿着官袍,就连腰间,也附庸风雅的吊着一块玉佩。
不少突厥贵族暗地里都骂他是卖主求荣的败类,将其父处罗可汗的脸面丢尽了。
李世民冲他摆了摆手:
“讲!”
李社恭敬说道:
“朝廷对百官一视同仁之举,乃是我大唐之幸也,各级官员也理应按照大唐的规制进行改变,奈何时间太短,很多人转不过弯儿,恳请陛下再宽限些时日。”
他很懂说话的技巧,先肯定了异族汉化的准确性,又说出了异族的难处,希望宽限些时日。
这种说话方式,李世民过去最喜欢……所谓的文帝以仁治国,就是这种手法。
奈何其他异族不懂这里面的道道,李社的话音刚落,几个突厥官员小声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