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参知政事

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参知政事

滕甫一叹。

这种大局上的打压,江昭肯定跟官家单独谈过话。

捞不了一点!

六月十七,杭州。

残阳西坠,暮云低垂。

江岸,不时有贩夫走卒、戍吏水手,走动来去。

或许是受到了火烧钦差的影响,诺大的港口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忙,反而有种难言的寂寥。

“咦?”

“这会儿还有大船?”

江面,几道桅杆若隐若现,巡逻小吏一诧,不禁伸手指去。

几名一齐巡逻的小吏,齐齐望了过去。

“不对!”

仅是望了两眼,几人就面色骤变。

无它,桅杆越来越多,一道又一道竖起。

不足几息,更是隐隐可望见船上密密麻麻的长枪铁甲,精锐士卒。

“快,撤。”几人呼了一声,连忙往回跑。

不少贩夫走卒一望,皆是连忙退去。

最近,火烧钦差一事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

那百十艘大船之上,俨然就是朝廷遣来的禁军!

约莫一炷香。

“栓上揽绳!”

不时有水手长呼,大船泊岸。

江昭立于渡口,衣袂飘飘,举目眺望。

顾廷烨、王韶二人,一左一右,余下的几位主官,一字并列。

但见两岸水波平缓,湖山锦绣,人烟阜盛,实为鱼米之乡。

“两浙路,着实是富庶之地。”

江昭慨叹道:“可惜了。”

火烧钦差,触犯禁忌,注定得遭受一波清算。

滕甫一叹,低头不言。

本来,两浙路算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几乎可与淮南东路相媲美。

经此一事,怕是得衰落上几十年。

毕竟,有了火烧钦差之举,皇帝心中绝对会留下一块“疤”。

两浙人要考三鼎甲、庶吉士,估摸着都要难上不少。

“传令下去,列阵!”顾廷烨走出几步,大吼道。

“传令下去,列阵!”

“传令下去,列阵!”

一声声长喊,两万五千禁军就此列阵,持矛提盾。

更有甚者,手持神臂弩,面色肃穆。

“此地,相距钱塘江禁军大营不足五里。”

王韶望了几眼堪舆图,说道:“钱塘江禁军大营驻扎了五千禁军,约莫是杭州禁军的一半,两浙路禁军的三成左右。”

江昭点头,吩咐道:“就此行军,先掌控杭州厢军吧。”

上岸第一时间,必须得掌控禁军兵权。

是以,即便士卒略有疲乏,也只能行军。

“诺!”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继一礼,一齐下令道:“开拔!”

大军开拔,顾廷烨望向亲卫,问道:“石头,马呢?”

大船主要是运人,不方便运马。

好在,石头是漕帮帮主的弟弟。

借着漕帮的漕运,也能提前备好马匹。

“有,有!”石头点了点头,喊上一些人。

不一会儿,就拉来了百十匹骏马。

“驾!”

几位主官、大小将领相继上马,随军出行。

钱塘江,上沙驻地。

两军相对,肃杀四起。

或是持矛,或是提盾,或是控制弓弩,仿若下一刻就要厮杀起来一样。

“汝是何人,竟敢擅闯军营?”

着甲偏将骑马走出,怒声问道:“可有朝廷文书?”

自太祖皇帝以来,因“强干弱枝”与“内外相制”的制度缘故,兵马驻地都有严格的规范。

一支军队猛地走进了另一支军队的驻地,自是不免遭到警惕,视为“潜在叛乱”。

此外,也涉及一些“越权干预”问题。

从本能上讲,却是会下意识的产生排斥反应。

“驾!”

江昭一牵缰绳,上前几步。

顾廷烨、王韶二人仅仅相随,落后半步。

“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呢?让他出来说话。”江昭平静道。

这偏将有点地位,但做不了主。

偏将举目望去,却见说话之人一身紫袍,面容俊朗,甚是儒雅,手扶佩剑,从容不迫,自有渊渟岳峙,雍容威严之气度。

典型的大人物!

仅是几息,又相继走出几人,皆是着紫袍。

相比起说话之人,自是少了几分气度,可也是一等一的儒雅威严。

“好。”偏将连忙应下,不敢违逆。

“不过,副总管受人宴请,这会儿不在军营,估摸着得两炷香才能唤过来。”偏将生怕怠慢,连忙解释道。

“不妨事。”江昭摆手。

如此,两军对峙。

约莫三柱香。

偏将一脸的焦灼,不时望向城中方向。

“大人稍待,估计快了。”偏将面上泛汗,有些心慌。

这可是紫袍大员!

而是,还不止一位紫袍大员!

“不妨事。”江昭平静摆手。

从这偏将的应对来讲,起码也算是中人之姿。

面对两万五千禁军、几位紫袍大员,仍能说话不颤音,已经是相当不错。

“驾!”

不一会儿,一道马鞭声传来。

“来了,来了!”偏将一拍巴掌,心头一松。

“什么人唤本帅啊?”

那兵马都副总管,面色红晕,估摸着是喝了不少酒,乃是乘马车而来。

此刻,甚至都有些站立不稳。

偏将连忙走过去,低声说着些什么。

“什么,擅闯军营?”

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甚至都没看江昭一眼,就挥手道:“不管是什么人,擅闯军营,格杀勿论!”

“孽障!尔竟敢如此怠慢钦差!”江昭呵斥一声,面有不愉。

“嗯?”

一声大喝,让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清醒了些许,望了一眼江昭。

几道紫袍,让他又清醒不少,出言问道:“你是何人啊?”

“哼!”

江昭冷哼一声:“在下姓江,名昭,淮左人士,官拜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总揆机务,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赵国公,奉旨钦差提调两京一十四路一切军政要务,受天子钦赐桓王剑,予以便宜行事之权。”

每说一句话,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就清醒一分。

说到最后,其更是面色通红,眼神清澈。

“江,江——”

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心头大震,结结巴巴的喊了两下,连忙下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还望阁老恕罪!”

说着,重重一拜。

江昭身子一侧,负手伫立。

“仲怀。”江昭轻唤一声。

顾廷烨领会,下一刻从袖中掏出一道明黄色绣龙锦套,大喝道:“圣旨在此!”

霎时,三万余人,齐齐下拜。

顾廷烨持诏,徐徐念道:

朕膺天命,御宇海内。

特擢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江昭为钦差,授桓王剑,总理两京一十四路军政刑名,凡抗命者皆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布告天下,咸使知惧!

钦此。】

“谨遵圣谕,不敢有违,谢陛下教诲!”

三万余人,齐齐一拜。

其中,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面颊通红,念得格外大声。

“近来,两浙路火烧钦差七人,恐有谋逆之嫌。”

“本官此来,实为统辖钱塘五千士卒。”

“副总管,可有疑异?”江昭问道。

“没有,没有!”

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连忙道:“阁老让小的做什么,小的就做什么。”

江昭瞥了一眼,淡淡道:“起来吧。”

都已是黄昏时分,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饮点酒,并非不可理解。

“谢阁老!”两浙路兵马都副总管松了口气,连忙又是一礼。

江昭点头,摆手道:“就地,安营扎寨。”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