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妙厨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暇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暇

上一章章节末调整了一下内容,麻烦早上九点前追文的朋友刷新一下翻回去看看哦,不好意思。

***

见那手下匆匆离去,钱忠明复才坐回位置上。

他把自己一应安排理了一遍,自觉没什么毛病,却又有些不舒服。

岑德彰这个新任通判太好拿捏,当初没用多少手段就软和了,这大半年来,钱忠明轻松日子过惯,已经一点违逆都受不得。

他此时行事,于旁人看来自然无法无天,肆无忌惮,可在其本人想来,却是不可谓不委屈。

州官三年一任,其实几乎没有能任满的,运气好早早升职走人,运气不好早早轮转走人,但他们这些下头吏员,尤其他这个当头的孔目,却是要收拾上头人烂摊子。

旁人以为他呼风唤雨,其实也是被逼的。

世上官员何其多,蠢的有、庸的有,但能被分派到滑州这个四方通衢之地的,却多是聪明人。

他不怕蠢笨货色,就烦聪明人。

整日都想出功绩,想法又多,又会胡乱使唤人,想一出是一出,今日要这个,明日要那个,一旦出了毛病,就缩了头,只把责任甩得出去,叫他们这些为吏的背黑锅。

但凡他少点能耐,早给黑锅压死了。

想要腰板站得直,能跟上官叫板,自然得靠真本事。

要不是凭着几代人的经营,把这滑州四县上下衙门团得大树根深,他怎能干得成那许多事?

但这些都是有来有往的,不能单单只以势压人。

叫下头人干活,自然要给人好处。

那些个吏员招募民夫不辛苦吗?征收粮谷不辛苦吗?给衙门办事不辛苦吗?

不给他们趁机捞点的机会,谁人肯理他,肯给他出力?

今次既然早早就答应了,怎么都得把这话落定,否则开了这个口子,旁人都会觉得他这张“钱口”说话再不做数,日后少不得要观望。

再一说,他打一开始就同都水监来的这些个人利益相悖。

自从韩、吴一行到了衙门,那岑德彰听了他们的要求,废话越多,想法越多,虽说十次有七八次自己都能给顶回去,但这趋势很不好。

修渠就修渠,修堤就修堤,以他来看,年年大修一回就挺好的,挖什么河啊!

钱忠明是看过那都水监给的方案的,他是老吏,事情惯做,河事也惯做,见得那密密麻麻图纸,虽未必全看得懂推演,但还是很看得出那吴、韩两个当真有点东西。

他当时就回去找了老人,又翻查县志,两相一对一问,果然六七十年前,那王景河一直在用,再往前,还时时有人维护,一则因有那河在,二则从前黄河泛滥不比如今,滑州受的洪涝算不上频繁,偶有溃堤,也只是小溃,影响范围很小,受灾范围跟情况也不大。

只是后头黄河改道,那河才逐渐荒废。

如今要是真给用了起来,成了事,那河水给引入了王景河,河道一改,他这大半年间,收的许多田地怎的办?

本是水边田,岂不是要变成旱田??

另还有,按着眼下都水监做法,会由他们统筹安排维护王景河水闸、河道之人。

本来修堤修河,是自己安排,自己说了算,如此一来,岂不是分权?

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这样事情,自然不能由着他们去做!

***

钱忠明为了自家利益,自然费尽心思毁了都水监招人之事。

那手下出了门,找了丁都头,把钱忠明的话一学,后者立刻会意,点数几个手下,直奔官驿而去。

此刻天色不早,宋妙已经同众人打那伙房处回了城。

宋妙早吩咐了骡车,叫那车一路行,一路停,安排那些个娘子、婶子们挑个近处下车回家,可以省些路程。

但快行到驿站时候,仍有五六个人没走。

众人都是住得较近的,各自抢着说话。

“小娘子怕不是忘了,那晒坪上还晒着许多莴笋干哩!”

“正是,我们回家去也走不了多久,可要是把那莴笋尽留下,宋小娘子加上小刘厨,也只两人,要收到什么时候去?”

“人少好过节,人多好做事!咱们拿了贴补,却不是吃白饭的,先把那莴笋干收了再走!”

眼见人人这样殷勤,又个个眼里有活,宋妙哪里好拒绝众人好意,便也不再强求。

快到饭点,一路看着行人往家赶,都是行色匆匆模样,而官驿外,却是人正多时候。

早上、晌午时候,来的都是一众娘子、婶子熟人,因听了众人宣扬跑来报名。

但一旦有报了名,拿了那排号纸回去,又得了报到时间的,他们晓得此事当真、报酬当真、管一顿饭也当真之后,遇得熟人,少不得提一嘴。

口口相传,速度是很快的。

等到下午时分,白日或出去寻工,或想方设法囫囵几个钱的人回来了,听得亲故说起,哪个不心动?

这里天做天结,要是日后另得了正经活计,隔日走了就是,一点不耽搁!

于是个个结伴而来。

另又有那些个流民,不少因水阻在滑州一带,本来分散各处,其中自有进了城来看看能不能讨口饭吃的,或是寻个散工的,或听得过路人言语,或来寻公告,偶然得知有这样一处地方招人,更是当即排了队,回去一学,人人想来。

倒叫这里分明快傍晚了,居然人比早上只有多,没有少。

见人人各司其职,忙做一团,宋妙也不去打扰,带着一众娘子婶子回了后院。

立夏在即,这两日太阳甚好,那莴笋片晒了一天,已经干了不少。

众人都是干惯活的,又兼中午才背了半日五十二条,见得地上摆着东西,几乎是立刻互相提醒着分别洗了手,才敢去收。

宋妙拿起一片捏了一下,只觉干得不够透,便叫诸人先拿袋子拢起来,明日再晾一天。

正收拾,忽听得后头一人问道:“宋小娘子回来了?”

她转头一看,原是王恕己拎着笔、笔洗并砚台出来,少不得招呼一声“王官人”,忍不住又去看他身后,问道:“官人自己洗笔吗?”

王恕己应道:“正是,笔案之事,我素来不假手旁人,只要不是实在腾不出空了,洗笔、磨墨都是自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