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墙漆皮缝缝补补,还是有几块能敲出裸露在外的红砖。
小区内老年人和孩子居多,临近中午,孩子们在健身器材区玩成一团,偶尔能听见孩子奶奶站在楼上扯着嗓子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南璞年将车停在小区外,两人往陈诚老家楼栋走去,因为是生面孔,收获了一路小孩子们的注目礼。
楼栋统一为六层,陈诚家在三楼,楼梯间堆满了杂物,废弃的儿童自行车、不用的床架子、看起来比较新的电动车等,几条线从楼里居民楼家的卫生间中牵出,延伸到一楼,用来给电瓶车充电。
两人走入二单元,路过二楼时,明显能听到从二楼人家里传来的,夫妻争吵的声音,烟火气十足。
南璞年抬手敲响了三零二的铁门。
“谁呀?”
屋里传来略带苍老的声音,紧接着,刷着绿漆的里层木门被打开。
一名瞧着比实际年龄老近十岁的男人出现在二人眼前,一米七不到,身体瘦削,佝偻着背,戴着一副老花镜,五官若是细看,与其儿子陈诚有七分相似。
陈明见到二人,明显愣了一下,不等南璞年取出警官证,他似乎就已经反应了过来,打开铁门。
“你们进来吧。”
南璞年和南姝对视一眼,抬步走入屋内。
红地绿墙,墙上绿漆斑驳脱落,露出已经泛黄的腻子,老式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台挂壁电视机,背后墙上,贴满了褪色泛白的奖状,一眼望去,全都是陈诚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
光从学习成绩而言,陈诚无疑是大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阳台上种满了绿植,外头阳光洒下,倒不会让人觉得这屋子阴暗,反倒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温馨感。
入户门对着餐桌,餐桌旁,摆放着一排立柜,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奖牌、奖杯和证书,南姝扫了一眼,全部都是陈明这些年作为‘一鸭八吃’非遗传承人获得的奖品。
作为独居老人,陈明将整个屋子收拾的十分干净整洁。
“你们是来问阿诚的事吗?”
陈明让两人坐,自己坐在了对面斜对面的单人沙发上,两只手搓了搓膝盖。
虽是疑问,但语气充满了笃定。
随后,察觉到南姝在看立柜,开口道:“这一鸭八吃,其实说的是将一只农家喂养到七八斤的鸭子,采用煎炸炒卤蒸炖六种方式,做成不同的菜。”
“其中以卤为首,对片鸭的手法格外讲究,一定要是‘三三三一’,这三个三呢,分别指的是三十个小时文火慢卤,需要将鸭子从里到外,全都被卤味浸透,第二个三呢……”
在说到专业的事上,陈明也没了开始的拘束,滔滔不绝,浑浊的眼中迸发出格外明亮的光,直到余光瞥见南璞年,话语一顿,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我是不是说多了?”
“没事,以陈老先生对鸭的研究和看法,若是换个地方,我一定会很乐意和陈先生多多交谈探讨。”
南璞年淡笑着道。
陈明闻言,脸上闪过一抹尴尬,对两人干笑了笑,恢复成了最开始拘谨紧张的模样。
南姝偏头看向南璞年,她以前怎么没发现,南队这么会阴阳怪气呢?
“警官,你们这次来是……”
南璞年并未回答,而是拿出警官证,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才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