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陈默的手指缓缓向那个红色炸弹的图标上按去
第一层验证:输入账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
第二层验证:陈默把右手大拇指按向对应区域。
指纹识别中.验证通过!
第三层验证:陈默把脸对准摄像头,并眨了下眼。
人脸/虹膜识别中.验证通过!
第四层验证:“我是陈默!”
声纹识别中.验证通过!
最后,手机屏幕弹出一个空白区域,这是最为关键的密钥验证环节。
陈默拿起旁边那台永不联网的专用设备,轻轻按下按钮,设备屏幕上随即生成一个奇特的不规则图案。
这图案并非普通的数字、字母或符号组合,而是一个不规则类似僵尸片中鬼画符一样的不规则图案。
他将密钥对准手机摄像头,随着“滴”的一声扫描成功,手机屏幕原本空白的区域已拓印相同的图案。
随后图像被转化为数据,传至服务器,在那里,复杂的解析和编辑程序开始对数据进行逻辑与规则的严格校对,只有当服务器与终端的数据完全一致校验才算通过。
当做完这一切,陈默看向墙上的时钟,时间已经来到 00:03分。
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影视剧里的情节,那些反派在紧急关头想要引爆炸弹,却因繁琐的验证流程功亏一篑。
陈默不禁摇头,将这种无厘头的想法甩出脑海。
下一刻,他毫不犹豫地按下了黄色按钮!
瞬间,手机屏幕弹出一个确认框:“您确定要进行此次操作么?”
二次确认机制不仅是为了防止手滑误操作,更是给予操作者第二次思考的机会。
毕竟,若是明星手滑点赞,引发的不过是一场舆论风波;
可若是陈默此刻不慎点到那个红色按钮,后果将不堪设想——现阶段或许只是内网数据论坛丢失,但等执剑系统三期工程完工,数万亿的资产将在弹指间化为乌有。
陈默点了“确认”键,随后刷新内网论坛。
原本熟悉的页面依然存在,可页面内的所有数据却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不见。
3秒后,页面自动跳转,回到了内网论坛的登录界面,仿佛站在一个虚拟世界的入口,但是再也进不去了。
通常情况下,数据缺失或错误会致使后台系统报错不断,前台页面也会显示诸如 404、500、502之类的错误代码。
其中404是not ound,表示我们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如果找不到对应的资源就会返回这个数字。
人们经常看到某某页面上面一个硕大的404,下面给出一行类似“去火星了”“哎呀我迷路了”之类的提示,就是这样。
甚至b站还能针对此类问题,下面还会画出一副好玩的漫画
500表示服务器内部出现通用错误,意味着网站或系统存在严重漏洞;
502则是网关报错,说明服务器因网络或其他原因无法响应请求。
而彼岸集团的技术团队编写的代码十分健壮,即便数据全部丢失,也未将错误暴露给用户。
虽然页面看似正常,但这种无声的异常,反而比满屏的错误代码更令人感到诡异.
把干净的页面留给用户,将所有的报错信息通过日志默默记录留给自己,这也是彼岸技术规范的一种体现。
然而,刚才这诡异的一幕,还是被几个夜猫子的彼岸技术捕捉到了。
一名程序员看着该账号不存在的提示,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
“嗯?这是数据丢了?”
瞬间,他来了精神,在一个企业微信的小群里兴奋地“冒泡”:“粗大事啦,内网论坛维护可能把数据干丢了?”
“我擦,真的假的”群里立刻有人回应。
“那还假的了,我都截图了,你看嘛”那人随即将截图发送到群里,引发了一阵热烈讨论。
“是不是数据库权限被动了?”有人提出疑问。
“谁知道呢,有可能这次升级维护的是数据库,在进行新旧库切换?”另一个人猜测道。
“以前咱们的维护通告都列得清清楚楚,这次怎么跟友商学起来了,就写什么针对已知问题进行修复,谁知道啥是已知问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对此次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但无论怎么讨论,以彼岸集团如今严密的权限机制和高标准的技术规范,想要出现这种数据不显示的错误,绝非一句“技术菜”就能简单解释的。
此刻罪魁祸首正与许朝军有条不紊地进行测试。
确认测试无误后,陈默再次点击了黄色按钮。
就在技术人员们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内网论坛突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所有数据完好如初,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夜已深,随后众人也不了了之,各找各的周公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