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理素质差的直接就自曝了,开始着手去往海外的事情。
不过这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往往也都是不那么重要的小喽啰,这些人出不出去,其实不重要,或者说这部分人在哪儿都一样。
而那些真正重要位置上的人,他们都很沉得住气。
他们既然敢跟柳先生他们狼狈为奸,甚至在国内爬到非常高的位置,就已经说明他们胆色过人,谋略不俗。
这群在商界厮混的人也明白,他们所处的行业和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柳先生过去,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冲击。
相反。
应该会受到冲击的人,是柳忠烈的产业。
于是,2016年十一月的下旬,以及2016年十二月初那几天,柳忠烈名下所有产业的股份都在“跌跌不休”,没有上市的企业,也开始受到“市场”的排挤,好比金额巨大的融资合作全都被暂停了。
关于柳家的成分,以及柳家在发展过程里造成的附带伤害也被不断曝光出来,而柳家做的不少事情,都是可以上升到民族大义这方面的。
就连柳忠烈祖辈曾做过什么事情,都被网友们扒了出来。
一时间,柳忠烈名下各项企业的产业全都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网上的舆论和谩骂更是如同海啸一般疯狂席卷,很多网友在爱国情绪的催动下,纷纷用砸毁柳忠烈企业产品的行为来表达愤怒。
2016年前后的网友们还是很刚烈的。
所以不少原本在线上发泄情绪的网友们,骂着骂着竟然开始组队到线下去真实了。
而在如此强大的报复攻势下,柳忠烈却始终没有露面,不过根据荣念晴那边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柳忠烈在十月一底的时候,就已经亲自去往他的队友们那边赔礼道歉,协商洽谈了。
这件事上,柳先生确实给他们那个类群的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动摇他们这部分人在国内的利益基本盘。
但柳忠烈对他们还有用。
尤其是柳忠烈说他儿子背离他们未必不是好事,这次的事情确实是柳忠烈儿子做的不对,大家有什么气可以尽管往他儿子身上撒,但柳忠烈也提醒他的队友们——“凡事留一线,日后才好相见啊。”
柳忠烈这番半威胁半讲道理的话,让这群原本被情绪左右的人冷静下来。
这部分人本来就是纯粹利益驱动的人群,他们固然聪明,甚至偶尔复盘的时候也知道他们现在的做法是危险的,但他们缺乏魄力。
没有勇气也没有足够的清醒把手头那巨大的利益拱手让出。
拖着拖着,他们就渐渐陷入这汪泥潭出不去了。
国内很多学者和商人,就是这么被一点一点搞定的。
这部分人内心是脆弱的,忐忑的,空虚的,所以也是最容易摇摆的,现在柳忠烈的儿子坚定的踏上另外一艘船,谁知道将来在另外一艘船上的柳先生,会不会是那个朝他们抛出救生圈的人呢?
所以。
在柳忠烈的一番斡旋下,网上针对柳忠烈名下企业的报复攻击渐渐销声匿迹。
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很多的网友们是没有记忆的,互联网上出现什么瓜,他们接就吃什么瓜,营销推手给网友们吃什么瓜,他们就为什么瓜而激动。
所以没几天,网上关于柳忠烈的相关信息就了无痕迹了。
那些之前在网上叫唤的非常凶的网友们也渐渐归于寂寥,那些有着数量众多粉丝群体的网红们,也早早的把这些事情抛诸脑后,开始去追逐新的热点了。
……
2016年十二月9号,吕尧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忽然起了迷蒙大雾的上南。
在解决完柳先生的事情后,原本那些对吕尧,对吕和荣这边相关产业觊觎的目光忽然就少了很多,不少原本蠢蠢欲动的人全都安分老实下来了。
如果他们动手,吕尧这边被动应对,双方硬碰硬的比拼实力,倒不会让那些暗处觊觎的人畏惧多少,输了大不了远走海外,过几年回来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可吕尧在这次的手段对拼中,却展现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他能把“敌人”变成“队友”。
这就很特么的吓人而且惊悚了啊。
这世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知根知底的“队友”忽然变成敌人了,那敌人继续对付起来他们这边那可就太简单容易了。
这世上大部分的“大事”都是因为“语以泄败”的,所以谋不可众。
可这次吕尧做了什么?
他把谋事核心团队中的人给挖过去了!
这特么还怎么玩?
这次是柳先生,那下次是哪一个?
尤其是当那些觊觎者了解到,吕尧神出鬼没的跟柳先生见了一次后,柳先生就变了……这家伙……有毒!
也是在这样的共识下,环伺在吕尧和荣念晴他们这边的“野兽”才重新引入浓浓雾气之后。
“呼——”
吕尧站在落地窗前,呼出一口浊气。
经过这次事情后,一种愈发清晰的感觉浮现在吕尧的心头,未来确实在他眼中清晰无误,可当下的现实却逐渐开始大雾四起。
但还好,他这次的操作确实起到了效果。
那些暗中窥伺的目光确实收敛了不少,尤其是在简筱洁开始安排柳先生做事后,光是简筱洁联手柳先生在海内海外造成的麻烦,就足够震慑一大批的宵小了。
但是,吕尧还是没能等到他最想要的那个结果。
按理说,这次应该是那个“结果”出现的最佳时机啊。
就在吕尧琢磨着哪里没做对或者没做好的时候,简筱洁在群里发来信息:“我把柳先生安排好了,今晚就回国。”
荣念晴关心道:“注意安全,柳先生这次在海外做的事情什么时候结束?”
简筱洁在群里说道:“也不是安排他做事啦,只是让柳先生看看我们的做事流程,还有手段方式,算是给柳先生「见习」一下。”
这里的见习,换成“震慑”也一个意思。
关注着群里信息的荣念晴露出笑容:“那正好,今晚回来,明天你可以跟我们一起去杭城那边,我们之前筹建的国内首家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成立仪式在明天开始,这可是个刷成就的好场合,我猜你肯定不想错过。”
看到这个消息的吕尧瞬间愣神。
那简简单单的屏幕上似乎猛地冲出一股半透明的冲击波,冲得吕尧心神摇动。
这所大学……
正是当初荣念晴和吕尧,去找胡小雩时,答应给胡小雩建立的,国内一流级的大学。
只不过在国内想要创办大学谈何容易啊。
国内的所有研究型高等学府,都是公办的,高等学府的校长,教授都是有制程的,同时各地的大学高端师资力量,也是各个地方的重要智囊。
其地位极其超然。
但一切都有可能。
当荣念晴和吕尧用创办非遗传承大学的条件请动胡小雩后,杭城那边也有一群学者正在准备筹建国内首家的民办研究性大学,而发起这项倡议的,都是在科研领域中有着极高建树的学者。
包括石教授,陈教授,潘教授,饶教授等一众学术界大佬。
这些学术界大佬发起的筹建倡议很快获得了不少的支持,随后在2015年的年底,西子大学教育筹建基金成立;2016年初,西子大学硒谷校区开始建设,同时校内专业也开始进行划分。
除了原本高端科研领域学术界大佬的医学,物理学和电子工程学等专业外,西子大学里也开设了很多非遗研究技艺传承方面的专业。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非遗研究专业,自然是因为吕尧和荣念晴也参与了“西子大学教育筹建基金”,而且他俩还是这里面出钱相当多的资助人。
虽然是资助者,但吕尧和荣念晴可没有胡来。
资助的资金不仅用于校区建设,同时也要用于非遗技艺的研究和传承。
这是好事,同样也获得了各界的广泛支持。
甚至,荣念晴,吕尧,简筱洁,胡小雩等重要的资助人,还被西子大学聘请为相关专业的荣誉院长。
当初为了加入西子大学的筹建基金,吕尧和荣念晴,简筱洁没少功夫,胡小雩也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不过这件事说起来仍旧充满了玄奇的感觉,就好似他们困了,外面正好有人推了一张柔感舒适的安眠床过来。
当初申请加入西子大学教育筹建基金的时候,荣念晴还开玩笑说道:“吕尧,创办民办一流大学的机会就这么水灵灵的出来了?你跟我老实说,你是不是能掐会算啊?”
当时胡小雩也在,吕尧至今都记得胡小雩那双清润柔亮的眼睛……
仿佛小林间小鹿一样望着他。
湿漉漉的,充满好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