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同门异途志 老僧藏机锋
————凤鸣州、秦国公府
“嗯,云泽巫尊殿那拜不得真佛的野狐禅,却是难抗得三家联手。”匡琉亭看着手头信笺颔首一阵,最后又将目光落在了侍立在殿中的秦苏弗身上,温声问道:
“秦典军、眼见得你那惫懒老弟现下都已进益到了如此地步,你又是作何想?”
秦苏弗闻声过后却是不假思索、拱手言道:“回公爷,武宁侯又立新功、可为仙朝干臣、公府栋梁,下吏自是与有荣焉,”
“呵呵,不错,他多年不与你见,你倒是个心宽的。”匡琉亭也不管秦苏弗这话是真是假,只是赞过一声过后,继而言道:“待得此番战事将歇,你结丹资粮,我便着朱彤好生准备。”
眼见得秦苏弗闻声大礼要拜,匡琉亭却是拂手止住,可也未再与发言。
凭心而论,前者不过青叶道基,便算侥幸结丹,了不得也只丹成下品。
但秦苏弗好就好在忠心勤勉,加之又只是岳家这一边地良姓嫡婿,几能算得孑然一身,认真论起来却要比现下的康大宝还少了许多牵扯。
这类人物,又是投效公府年头也久,且资质也算不差,自是能稍稍关注一二、拨付些资粮,好为栽培。
匡琉亭与秦苏弗没了话讲,便就又将眼神落在了公府长史不色的身上。
这原佛宗出身的和尚近来有些规矩得过了头,若不专门相召,那便有许多时候都见不得他,直令得匡琉亭有些时候都难想起来公府中还有这号人物。
此番诸条战线人手都是捉襟见肘,倒是被朱彤惦记上了,专门推到匡琉亭面前要将这惫懒货色提出来用一用。
这念头才起,匡琉亭说话语气便稍稍提高一丝、开腔唤道:“不色长史,”
“下吏在,”
“武宁侯现下已提人马往云泽巫尊殿本山行去,他家大部人马虽还陷在司州难得回转,但红粉观、千佛林两家到底羸弱,未必能拖延许久。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长史可否往霍州一行?听闻长史当年也与武宁侯有过一番提携之恩,若能前去、或还可传为佳话。”
“公爷吩咐,下吏安敢不尽心做事?!!”不色这时候却是一点儿上修体面都不顾得,即就大礼拜下。
这般恭敬情景,匡琉亭自是司空见惯、然却还是现出来些满意之色:“善!去吧。”
见得不色与秦苏弗二人再施拜礼,一道退出堂内。匡琉亭眼神便就又落在了那副身后那副巨大的舆图上头,暗自揣度:
“白参弘那厮是与一众妖兽尽都勾连好了?开了镇妖结界,于摘星楼而言不也是自毁长城?届时生灵涂炭,对于摘星楼而言哪还有半分好处?!这些坐地户当真桀骜,竟半点不讲家国大义!!”
匡琉亭目中渐渐流出来些气恼之色,只是恼怒过后却也醒悟过来此乃无用,便就又将眼神转到山川相缪的霍州地方,轻声念道:
“也罢,先将摘星楼这处闲子吃掉,再看看白参弘又要如何动作便好”
————
直到了退出公府议事堂许久过后,不色似是才故意喃喃念道:“这公爷威势当真不凡,哪里像个寻常金丹?!”
而秦苏弗仿佛还沉浸在匡琉亭的许诺里头,对于不色的自语充耳不闻。不过后者自言自语算不得久,便就又寻到了秦苏弗说话:
“秦典军可有闲暇,能否拨冗过府一叙?”
“过府一叙?”秦苏弗微不可察地蹙起眉头,盖因他与不色固然同殿为臣多年,可却少有交际。后者近些年漫说功绩,便连露面时候都是不多。
外间的有心人都言其这是因了押对了宝、又无望元婴过后,只待着匡琉亭翌日荣登大宝、好作为潜邸旧臣鸡犬升天、安心享福便是。
秦苏弗初时还对这说法不以为然,但随着时间推移,心头也开始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不过不色到底是位正经上修,便算背地里受了不少如朱彤这类公府大员指摘,却也轮不到秦苏弗来置喙半句。
加之二人官阶固然相差不大,实则地位却是天壤之别。是以不色此番相邀,秦苏弗又哪里能做推脱?
“苏弗听闻长史精擅茶道,尽得原佛宗雅饮传承,早就想登门拜会,却怕唐突,能得长史相邀,实是荣幸之至!”
“哈哈,典军过谦。请,”
“请,”
二人一路言笑晏晏行到不色官寺,内中陈设却无半分显宗简素味道,琳琅满目的灵珍摆件营造出来一阵奢华贵气、熏人十分;至于衣衫单薄的俏丽女婢,更是直令人目不暇接。
可此番景象却未令得秦苏弗目光游离一丝,其仍是一副淡然之色、足见心性修养却是远超同阶。
秦苏弗对这眼前景象早就见怪不怪,毕竟若不色真是个禅心一定的苦修之士,又哪里会不远多少万里,也要奔赴到匡琉亭麾下来挣前程。
见得秦苏弗淡定十分,那不色面上亦也无有变化,只是缓步引着秦苏弗一道入了静室,饮茶叙事、亲切十分。
这老僧也不急说话,哪怕请了一回又一回茶后,将秦苏弗都灌得肚儿饱过后,却也还挂着一副热络神情,最后却还是秦苏弗最后打破僵局、径直言道:
“苏弗却当不得长史这等厚爱,不知今日长史相召是有何事,还请直言便是。如非苏弗力有不逮之事、但无不从。”
秦苏弗这般直接,似还正中不色下怀。这老僧又呵呵笑了一阵,继而又怅然一叹过后,面上笑意这才真了一分。
“典军适才当也听得老衲在公爷那里受了差遣、要去霍州为武宁侯助拳。这战阵凶险,云泽巫尊殿更是出了名的左道门户,这万一有个什么凶险.”
秦苏弗秀眉一挑,似是猜到点儿什么,这才又直言道:“长史直说便好,这类军国大事苏弗人微言轻,却是帮不得许多。”
不色自晓得秦苏弗这话不是托辞,后者到底就是一筑基真修,到了今时今日还未被匡琉亭摘了乌纱都算难得,哪里还能相帮半点儿。
不过不色闻声过后,面上却是又生出来一丝和煦之色,但听得他闻声言道:
“那老衲便就斗胆直言了,典军与武宁侯是为多年故交、金兰之谊人尽皆知。老衲便想厚颜与典军求封书信、也好请托武宁侯多多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