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首映礼一票难求
对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张辰的印象不深,只记得是徐老怪的翻身之作。
徐老怪就是靠这部片子才在内地再次火起来的。
这部戏赚钱了,否则也不会拍了那么多续集。
但并不是说这部戏就有多优秀,剧情同样漏洞百出。
最明显的一点,要不是狄仁杰拦着,大理寺早就把沙陀抓起来审问了,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沙陀,就很让人嘿嘿
而且饰演男主狄仁杰的是刘天王,张辰不喜欢。
刘天王这个人八面玲珑,做人那是成功的很,一辈子口碑都没崩,但演技真不行。
最明显的,他演谁都是演自己。
演技这玩意,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又很复杂。
最高等级的当然是梁佳辉,千面影帝,什么样的角色都能演,而且都能演好。
次一档的则是那些擅长某种戏路的演员,演谁都是演自己就是这一档的。
陈导明也是演谁都是陈导明,但他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同样道理的还有吴镇宇。
他们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可以给角色增光添彩。
但刘天王有什么个人风格,微笑吗?
别的不说,李莲饰演的上官婉儿,邓朝演的裴东来都比狄仁杰要出彩。
华谊兄弟对外宣称这部戏是中港合拍,但主创方面还是以香港占优。
邓朝饰演的是配角,李彬彬的戏份多点,算是女主之一。
其余的武则天,狄仁杰,包括导演都是香港团队。
说白了,现在的内地影视公司,除了张辰敢启用全内地阵容,其他的公司都不敢。
他们还是迷信港台演员的所谓票房号召力。
不过这个急不来,经过张辰的努力,这一点已经改善很多了。
至于其他角色,其实还算不错。
从电影角度来说,刘佳玲饰演的武则天还是不错的,演出了天下第一人的威武霸气。
当然,如果换成范小胖肯定也行,只不过风格就不一样了,是妩媚的那种。
既然双方决定缓和关系,张辰就让人捎过去一句话,在服化道方面,务必还原的是唐朝的,而不是倭风。
原版里,华谊绝对是被坑了。
观众质疑的时候,剧组还特意出来解释,说还原的是最正宗的唐朝妆容。
唐朝个屁
光是武则天那两条眉毛就能看出浓浓的倭风。
文化渗透这块真的是无处不在。
最可怕的不是棒子那种明目张胆的偷。
偷,大家都心里明白。棒子嚷嚷的再凶,谁是谁非,心里都清楚。
但小日本玩的这手才是真绝,类似于偷梁换柱。
后世的毒教材也是这个套路,潜移默化的混淆,时间长了,真相就看不清了。
这才是真正的狠,掘你的根
其实这种文化渗透现象在现在的古装大片里很普遍,《无极里反复在说的海棠,呈现在荧幕上的却是樱,盔甲也是日式盔甲。
如果这种情况在眼皮子底下发生,张辰肯定要骂的。可人家明明才刚刚释放了善意,会显得张辰有些不识好歹,所以提前说出来,你们自己注意,别到时候找骂
……
中影,《地心引力的几个出品方聚在一起商量首映礼的事情。
“场地那边都没问题了吧?”
韩三坪先开口问道。
“没问题,场地已经批下来了,咱们也不是第一次在大会堂办首映礼,规矩都懂”
没错,《地心引力的首映礼,星辰娱乐准备大办特办。
别看不是名导,反而更要大办特办,把声势搞上去。
打出的口号是‘国内第一部太空科幻大片’。
地点选在大会堂。
大会堂虽然名义上对外营业,但也不是什么电影都能在那边办首映的。
目前为止,在那边举办首映礼的无一不是大片,张一谋的《英雄,程龙的《神话,张辰的《2012,还有好莱坞的《指环王3……
《地心引力也选择在大会堂举办首映礼,凭郭凡的咖位肯定是不够的,但不要紧,这不是有星辰娱乐背书吗?
国内排名第一的民营影视公司,又是国内第一部太空科幻电影
真的是国内第一部太空科幻电影吗?
当然不是。
国内第一部太空科幻应该是张辰的《月球,但不要紧,那个是科幻小片,这个是科幻大片,不冲突
“三爷,您看咱们这次的首映礼,要不要邀请航天科工的领导?”
拍摄太空电影,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当然需要专业人的士指导。
《地心引力的顾问单位就是航天科工。
航天科工在这次的拍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空科幻,尤其关于空间站的,那可是妥妥的硬科幻,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
一旦影片里出现了明显的错误,绝对会有不友好的国家提出来,以此做为笑柄。
而我们,是绝不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所以《地心引力的剧本做的非常严谨,航天科工亲自参与所有细节的讨论,飞行器和空间站的设计他们也给出了很多建议……
“嗯,邀请吧,来不来是人家的事,我们邀不邀请则是态度问题,回头我也给那边打个电话,这样也显得我们这边比较重视”
国内不是国外,像航天科工这样的企业一般是不会配合电影拍摄的。
人家是国家级的高精尖科研机构,配合你搞电影,大材小用了。
星辰娱乐一开始与航天科工接触困难重重,后来还是韩三坪找了上面,沟通才顺畅起来。
一句话,这部电影可以极大的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
这就够了。
通知我们在航天事业方面不断取得亮眼的成绩,虽然每次都会向全世界,但关心的人并不多。
而通过电影宣传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这两天,首映礼的邀请函开始派发,一些收到的人会故意在微博上晒邀请函。
名利场嘛,大家争的不就是这些的。
你有我也有的,那有什么好稀罕的。
只有我有你没有的,那才叫稀资源,还是稀缺资源。
本来这就是一个下意识的炫耀行为,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味道变了。
随着晒出邀请函的人越来越多,收到邀请函似乎和圈内地位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