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磕头谁能磕的过皇帝你说是吧?”
周大哥这理论,把顾山给弄的一愣一愣的,等著那头周大哥的电话掛了,顾山的思维依旧停在为什么论磕头这世上没人磕的过皇帝这道道上呢。
除掉皇帝这个逼格之外,大家本质上还不都是人?论起磕头来凭什么普通人就该磕不过皇帝?
顾山很想和周玉顺大哥探討一下,不过想著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人家周大哥都准备睡觉了,瞅著指不定就能拉著嫂子干点什么,这要是打过去那不是坏了事么。
再说了,就徐大哥这点小事,真不值得再打一个电话的。
於是顾山收了电话。
现在长辈们正在討论著顾山的婚事。
顾山並没有发言,只是坐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听著,时不时的弄块瓜果放到嘴里慢慢的品著。
听著听著,顾山就对自家的母亲生出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顾山发现,自家母亲把她中午的时候和图门宝音、苏赫巴鲁商量的东西,几乎就是按著原来的顺序给重复了一遍。
虽然顾忌不一能保证能一个字不差,但依著顾山的记忆中似乎就是差不太多。
有些细节方面,顾山自己都不记得了,还是听到母亲的敘述这才又想了起来,比如说会场的布置中要考虑到蒙古族的习惯啊之类的。
到底是老师啊,这记忆力!暗中顾山给母亲竖了一下大拇指,然后低头继续啃自己的瓜果。
正吃著呢,手机响了。
顾山以为是周玉顺或者是其木格打来的,谁知道拿出来一看,发现是图门宝音打过来的。
“妈,您这么晚了还没睡啊”顾山问道。
现在顾山和其木格证都领了,改口费都收了,顾山自然得管图门宝音叫妈了,以顾山的脸皮,
如果不是其木格拦著,早几天就叫妈了。
至於其木格为什么拦,那是因为改口费还没给啊,涉及到钱的事,亲母亲也得明算帐,由此可见老话说的有多对:,出嫁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图门宝音的声音传了过来:“没睡呢,你妈你爸睡了没有?”
“也没呢,现在正在我奶奶家,您有事?”顾山说道。
图门宝音说道:“是这样,其木格的奶奶想乾脆就在乡下办,在她家那头办,我这里想问问你爸和你妈的意见,如果这是这样的话,你也別定什么县里的酒店了,直接就在你家那边搭棚子,咱们按著乡下的传统走”。
“您等等,我把电话给我妈,您和她说”。
说罢,顾山把手机交到了早就等在一旁的母亲手中。
李彩英接过了电话就和图门宝音这个亲家开始聊了起来。
李彩英这边聊著,旁边还有几个陪客,时不时的提出一点问题,或者给出一点意见。
顾山原本以为聊个十来分钟就行了,谁知道自家两位母亲大人聊起来那没边没际的,都聊了半拉钟头了,精神头依旧是高昂。
別说母亲了,就连外公、自家的爷爷奶奶,现在都是两眼放光。
唯一没什么代入感的,估计就是顾明远和顾山爷俩了,爷俩时不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自己低头抠抠手指,或者吃点水果啥的,靠这个来打发时间。
对於婚礼的改动,顾山已经习惯了。
顾山可以保证,指不定今天晚上过了,明天早晨,自家的丈母娘或者是那头其木格的爷爷奶奶什么的,就会有新想法。
顾山也不是责怪她们,对於她们来说唯一的女儿嫁人,自家的孙女嫁人那肯定都是大事,总要想著办的好一点,有意义一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况且,两人这才刚决定结婚,也说了要把婚礼的事交给长辈们来操办,更主要,现在两人也没有把日子定下来,所以婚宴什么的怎么改都不重要,也不会產生任何的损失。
这么一看,顾山自然而然就淡定的隨著长辈们怎么改,他只需要在长辈们改好的时候,下决定的时候,喝彩的叫上一声好,这样所有人都哈皮的把婚给结了,就万事大吉。
半钟头不够,一个钟头过了依旧聊兴不减,
顾山都开始打哈欠了,这么明显的消息,李彩英就当没有看到,依旧是精神抖擞的和图门宝音热聊著。
顾山这边没人治住李彩英,但其木格家里可就不一样了。
“妈,你怎么还在聊呢,顾山妈坐飞机过来不累啊!”
其木格洗完澡出来,看到母亲依旧在聊著电话,不由张口说道。
这么一提醒,图门宝音才想起来,亲家今天坐飞机过来的,肯定要让人早点休息嘛。
於是,电话这才断了。
顾山这才轮到骑著大枣回家,至於车子则是留在这边,因为顾山那边有车子用,留在这边父亲第二天要开著去顾山舅舅家看看。